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2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埋藏式人工心脏起搏器在我国已日益推广应用,据初步估计1991年安置起搏器的人数北京约有500人,上海约有450人左右。因此对已安置起搏器病人的随访工作中,检测起搏器工作状况的体表检测仪的需求亦日益增多,不少病人也有要求自备一个价廉、轻便、可自行测定的仪器。70年代,国外已有可测定起搏器的脉冲频率(次/分)、脉冲周期(ms)和宽度(ms)的检测仪,而我国至今尚无相应的产品,目前国产的检测仪只能显示脉冲周期和宽度,不能直接显示脉  相似文献   
2.
3.
分别以斑马鱼(Danio rerio)和鲤(Cyprinus carpio L.)为研究材料, 通过克隆斑马鱼和鲤miR-1-2和133a-1的基因间增强子序列, 利用活体和离体实验探讨其是否具有肌肉特异性; 并通过荧光素酶报告系统等研究转录因子MyoD是否调控该序列。研究结果显示: 在活体实验中, 无论斑马鱼还是鲤, miR-1-2/133a-1基因间序列均有肌肉特异性, 且保留有保守区域(cr, 含有E-box)的序列, 注射72h后GFP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突变体。体外细胞实验也显示, 转染含有cr序列的实验组, 分化后的荧光素酶活性明显高于分化前。进一步探讨MyoD对miR-1-2/133a-1基因间序列的调控作用结果显示: 无论是斑马鱼还是鲤, miR-1-2/133a-1基因间序列活性均受MyoD调控。结果为完善鱼类肌肉发育机理, 及未来的鱼类分子育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4.
曾艾  张琴  刘炜  何梅  王聪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9,19(11):2144-2147
目的:探讨超声联合钼靶X线对直径小于1 cm的乳腺癌诊断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66例乳腺疾病患者,所有患者术前均经钼靶X线及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分析其病理结果,分析钼靶X线、彩色多普勒超声及二者联合对乳腺肿块的检查结果(边缘毛刺征、血管、淋巴结、微小钙化),比较其对乳腺癌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66例患者中,经病理检查发现恶性肿瘤34例,良性肿瘤32例。与病理检测相比,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X线对乳腺肿块的良恶性检出率无差异性(P0.05),而彩色多普勒超声,钼靶X线的良恶性检出率均显著降低(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良恶性检出率对比无差异(P0.05),但均低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X线的检出率(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对乳腺癌的边缘毛刺征的检出率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血管和淋巴结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钼靶X线,而微小钙化的检出率明显低于钼靶X线,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彩色多普勒超声联合钼靶X线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均明显高于彩色多普勒超声及钼靶X线(P0.05),钼靶X线及彩色多普勒超声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与钼靶X线对直径小于1 cm乳腺癌的诊断各有优势,二者联合应用的诊断价值优于单一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5.
从鸡组织中获得了一株分离物,能凝集鸡红细胞,经负染后电镜观察可见球形、外被囊膜的病毒颗粒,直径约 90~100nm;经血凝抑制和神经氨酸酶抑制试验鉴定为H7N2亚型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命名 为A/Chicken/Hebei/1/2002(H7N2)(简称CK/HB/1/02)。将该病毒接种SPF鸡,测得静脉接种致病指数(IVPI) 为0.00,剖检可见实验鸡多种组织器官有出血性变化,判为低致病力AIV;接种后7d从实验鸡泄殖腔棉拭中回收 到病毒,并在血清中检测到H7亚型AIV抗体。经RT-PCR扩增了病毒HA1基因片段(约1.1kb),测定其核苷酸 序列并与GenBank中的序列比较。结果表明,该病毒的HA1基因序列与AIV标准株A/Afri.Star./Eng-Q/79 (H7N1)的HA1基因同源性最高,为99.4%;与以色列和意大利H7N2 AIV的同源性较高,为96.8%~98.2%;与 美国H7N2病毒的同源性很低,约为81.0%;其HA裂解位点的氨基酸序列为-KGR-GLF-,符合低致病力AIV的 特征。  相似文献   
6.
蚤消化系统的研究:14种蚤前胃的结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萍 《昆虫学报》1994,37(1):51-58
蚤的前胃结构与其传病机制密切相关。 本文应用解剖、组织切片和扫描电镜研究14种蚤的前胃。前胃的外部形态可分为:球状、椭球状、管状和圆台状。前胃刺内部有原生质。 前胃刺的末端形态可分为:钩形、弯叉形、叶形、针形、矛形、喇叭口形、“W”形、大叉形、小叉形、马刀形、锥形和舌形。 前胃刺包括有齿刺和无齿刺两类,有齿刺上齿的分布茫固有:1/2、1/3、1/4、2/3和刺全长。未观察到花蠕形蚤 yermipsylla alakurt 和缓慢细蚤Leptopsylla sehnis的前胃刺上有齿。 前胃刺末端形态和齿的分布呈现出科的相似性。 前胃刺基部的形态有:四棱形、正方形、五边形、不规则五边形、六边形、卵形和圆形。致痒蚤Pulex irrirans和印鼠客蚤Xenopsylla cheopis的前胃刺较粗长、骨化强、在刺两侧具较密的齿且多分布于刺的一半以上,这些特征可能适宜于鼠疫杆菌的生存与大量聚集。没有观察到俊潜蚤Tunga callida的前胃和前胃刺。  相似文献   
7.
宋晓军  谢凯斌  张艳萍  金萍 《遗传》2014,36(10):1027-1035
植物在进化过程中为了适应外界环境,已经具有一套完整的抵抗外界特殊环境的调控系统。但是,关于水稻抗逆相关基因的分子进化方面的研究还未见报道。文章通过Plant Tolerance Gene Database数据库,获得22个水稻抗逆相关基因。利用比较基因组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对水稻抗逆相关基因的进化动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水稻抗逆相关基因在低等植物中比较保守;随着植物的不断进化和生存环境的改变,其基因数量也随之增加。具有相似抗性功能的基因往往具有相似的基因结构和基序(motif)结构。文章还发现4个保守motif 的存在:HRDXK、DXXSXG、LLPR和GXGXXG(X代表任意氨基酸)。在GSK1、RAN2抗逆基因中发现了3个特有的motif结构:GSK1特有的P-rich motif,RAN2特有的G-rich motif和E-rich motif。推测这些保守的motif结构与基因的抗逆功能密切相关。进化速率分析结果表明,尽管植物抗逆性相关基因在进化过程中受到较强的纯化选择作用,但是仍然有50%的抗逆性相关基因存在正选择位点。这些正选择位点的存在有可能为基因适应外界环境变化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载脂蛋白E(apolipoproteinE ,apoE)由 2 99个氨基酸组成 ,分子量 34kD ,是维持人体正常脂质代谢的必需蛋白质 .它是乳糜微粒 (CM )、极低密度脂蛋白 (VLDL)和高密度脂蛋白 (HDL)的组分 ,是极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重要配体 ,是脂质进入细胞不可缺少的中介 .apoE有 3种同分异构体 :apoE2、apoE3、apoE4 ,分别具有不同的生理作用 .apoE4与血浆高胆固醇、心血管疾病和老年痴呆等疾病关联[1~ 3 ] .apoE2与Ⅲ型高脂血症有关 ,并对老年痴呆有防治作用[4,5] .apoE3是大多数健康人所具有…  相似文献   
9.
以3个芋品种(‘石川早生’、‘虾籽芋’、‘叶用芋)球茎茎尖为外植体,进行脱病毒和快繁的结果表明,外植体表面灭菌的最佳方法是剥鳞片→乙醇→新洁尔灭→剥幼叶→氯化汞;适宜茎尖分化的培养基为MS+1.0-2.0mg·L^-16-BA+0.2mg·L^-1 NAA。生物学方法和电镜观察显示:连续3代0.5-0.7mm茎尖剥离培养对芋花叶病毒(DMV)的脱毒率达100%。在培养基MS+0.2mg·L^-1 NAA中,适量添加6-BA和TDZ,三品种芋的试管苗增殖效果好;附加KT,试管苗生长健壮且利于生根:添加20-100mg·L^-1的精胺(spm),可促进不定芽的发生,与KT配合使用可促使继代增殖和成苗一步完成。完整植株在草炭土:蛭石=1:1的基质中,移栽成活率超过97%,且苗生长健壮。  相似文献   
10.
周学  杜宜兰  金萍  马飞 《遗传》2015,37(9):855-864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长度约为22nt的内源性非编码RNA,通过与靶基因转录本互补结合调控基因的表达。近年来,研究发现miRNA与癌症发生密切相关,miRNA可以直接充当癌基因或者抑癌基因而影响肿瘤的发生和生长。为更进一步揭示癌症相关miRNA的特征及靶基因的功能,文章通过数据库搜索及文献检索,在人类基因组中发现了475个癌症相关miRNA,系统地比较了癌症相关miRNA与非癌症miRNA以及基因内和基因间区癌症相关miRNA在保守性、SNP位点分布、癌谱及转录调控等特性。研究发现,癌症相关miRNA比非癌症miRNA保守性要强,发生SNP概率比较低,同时发现miRNA所涉及癌症数目与保守性成正相关。基因组定位分析发现,癌症相关miRNA比非癌症miRNA更倾向于成簇存在。进一步对宿主基因、癌症相关miRNA及作用的靶基因与癌症发生进行关联分析,发现一些非癌症miRNA的宿主基因倾向于被癌症miRNA作用。本研究结果为深入理解miRNA与癌症之间的关系,以及进一步为miRNA作为癌症诊断指示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