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
兔胃肠道正常微生物群超微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兔胃肠道正常微生物群超微观察山东农业大学泰安271018郭延奎,牛钟相本文描述了兔胃肠道上皮细胞表面微生物的分布,定植状况,为进行兔肠道正常菌群的深入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资料。1材料与方法1.1动物2.5-3.0kg哈白兔2只,购自山东农业大学教学实习...  相似文献   
2.
为进一步明确家蚕Bombyx mori变态期间消化系统的生理功能以及溶茧酶的来源器官,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和酶活性检测,对家蚕蛹 成虫变态期中肠和涎腺的超微结构、水解酶活力以及中肠内容物的变化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 蛹第7日到羽化前1日家蚕中肠细胞和刚羽化成虫的涎腺细胞中,均可观察到大量的分泌泡、分泌颗粒、微绒毛等分泌细胞的结构特征以及活跃的分泌现象。潜成虫的中肠和涎腺中都存在活性较高的水解酶活力,其中每毫克中肠组织中蛋白酶活力、酯酶活力和纤溶酶活力分别为726 U、751 U和263 U,每毫克涎腺组织中上述3种酶的活力分别为603 U、523 U和147 U,说明中肠和涎腺可能都具有分泌溶茧酶的功能。家蚕蛹期中肠内容物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脂质和糖,三者占内含物总量的95%以上,其中蛋白质含量占78.8%~80.2%。中肠内容物的重量在刚化蛹时为20.1~21.9 mg/头,化蛹后7日内无明显变化,化蛹第9日内容物重量减少63.01%~66.17%,到成虫羽化时已所剩无几,可能是因内容物被消化吸收所致。据此推测,在家蚕变态期中肠还具有贮存和释放营养物质的功能,而溶茧酶的另一个功能可能是分解消化中肠内容物。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来自苏云金芽胞杆菌库斯塔克亚种HD 1菌株的CrylAδ 内毒素对家蚕中肠柱状上皮细胞Mg2 腺苷三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细胞化学定位结果表明 ,该酶在家蚕中肠刷状缘的微绒毛膜上分布丰富、活性强。通过强迫饲喂过量CrylA毒素 ,中肠上皮细胞在短时间内出现了明显的病理特征 ,然而在肿胀、泡沫化的微绒毛膜乃至细胞碎片上Mg2 腺苷三磷酸酶仍具有很高的活性 ,而未观察到毒素对该酶的抑制作用。这说明Mg2 腺苷三磷酸酶可能不是δ 内毒素的作用靶子 ,也不是毒素所影响的天然的离子选择性通道。  相似文献   
4.
西瓜柱头乳突细胞分泌活动期间ATP酶活性超微结构定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研究了西瓜柱头乳突细胞ATP酶活性的超微结构定位。分泌活动旺盛的细胞中,质膜、内质网、质体的内部片层、胞间连丝以及多数大液泡的膜上面都有大量ATP酶活性反应产物,线粒体和小泡上只有少量酶活性反应产物。分泌活动停止后处于解体状态的细胞内,反应产物主要定位于液泡膜上。分泌旺盛的乳突细胞质膜具有高的ATP酶活性表明分泌物运出需要大量能量,内质网ATP酶活性强可能意味着该细胞参与分泌物合成。  相似文献   
5.
日光温室光温因子对黄瓜叶绿体超微结构及其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2  
在日光温室内,研究了光温因子对黄瓜叶绿体超微结构及其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因季节之间光、温条件不同,日光温室黄瓜叶片显微结构和叶绿体超微结构有一定差异,1月份光照弱叶肉细胞较大,而5月份光照强叶绿体数较多.在该试验条件下,未发现叶片光合速率与叶绿体超微结构之间有直接或密切的相关性.在各生长季节其光合速率均为第4叶>初展叶>基部叶,与叶龄及各叶位的受光量有关.如果将不同叶位叶放在相同的光照下,则差异明显减少.黄瓜叶片的叶肉细胞、叶绿体和淀粉粒的大小以及叶绿体数、基粒数、基粒厚度、基粒片层数都随叶位的下降而呈增加趋势。不同品种、同品种不同生长时期的叶片显微结构和叶绿体超微结构及其功能也有一定的差异.限制日光温室冬季黄瓜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弱、有效光照时数少,而在晴天温度的限制作用相对较小。阴天因光照弱而导致的室内低温则是限制黄瓜生长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6.
论述了在植物细胞学研究中应用荧光显微分析技术时常用的荧光分析仪器以及近年来荧光显微分析技术在植物细胞学研究中的应用,并对其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苏云金芽孢杆菌工程菌伴孢晶体的形态发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苏云金芽孢杆菌在有帮助蛋白存在的情况下杀虫晶体蛋白获得了超量表达。通过透射电镜观察了Cry1Ac超量表达工程菌伴孢晶体的形态发生以及不同芽孢发育时期的晶体形态变化。结果表明,该工程菌的伴孢晶体在细胞不对称分裂的隔膜形成前就已出现,而且晶体发生的部位与芽孢无关。但晶体在形成初期往往靠近母细胞膜。观察结果还表明,大量表达的晶体蛋白不能马上参与到晶体合成,晶体形成的最佳时期是芽孢皮层形成期。母细胞大量液泡的产生与消失可能与晶体形成有关。此外,在超量表达工程菌中,Cry1Ac蛋白能在一个细胞内形成多个伴孢晶体,这在天然菌株中是罕见的。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西瓜柱头乳突细胞ATP酶活性的超微结构定位。分泌活动旺盛的细胞中,质膜、内质网、质体的内部片层、胞间连丝以及多数大液泡的膜上面都有大量ATP 酶活性反应产物,线粒体和小泡上只有少量酶活性反应产物。分泌活动停止后处于解体状态的细胞内,反应产物主要定位于液泡膜上。分泌旺盛的乳突细胞质膜具有高的ATP酶活性表明分泌物运出需要大量能量,内质网 ATP 酶活性强可能意味着该细胞器参与分泌物合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