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18篇
  免费   114篇
  国内免费   328篇
  2024年   18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47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6篇
  2015年   51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5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4篇
  2005年   33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1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5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3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啮齿类是在生存竞争中最成功的一类哺乳动物.它们一直受到实验和进化生物学家的特别关注.最近几十年来,有关现生和化石啮齿类的新资料急剧增加.特别是关于啮齿目起源,进化以及它和其它有关门类的系统关系,许多有关学科(如古生物学、胚胎学、比较解剖学、分子生物学、遗传学、细胞发生学等)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意想不到的新见解、新设想,使关于啮齿类的研究呈现出一片生气勃勃的景  相似文献   
2.
3.
我国东北地区第一个老第三纪哺乳动物群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6,他引:2  
本文记述了在我国东北地区首次发现的老第三纪哺乳动物群——吉林桦甸哺乳动物群。计有食虫目盔猬亚科的中华晓猬(新属、新种)Eochenus sinensis gen. et sp. nov.,桦甸齿鼩猬(新种)Tupaiodon huadianensis sp. nov.,鼩鼱科的吉林蕾鼩(新属、新种)Ernosorex jilinensis gen. et sp. nov.,灵长目始镜亚科的长白亚洲镜猴(新属、新种)Asiomomys changbaicus gen. et sp. nov.和啮齿目先松鼠科的东方争胜鼠(新属、新种)Zelomys orientalis gen. et sp. nov.和纤细争胜鼠(新种)Z. gracilis. sp, nov.等。其中Eochenus可能代表目前已知最原始的盔猬类。Ernosorex可能是鼩鼱类具有原始特征的旁枝。桦甸哺乳动物群与北美尤因他动物群的关系较近,而与欧洲同期不同。表明当时亚洲与北美之间有直接的动物群交流。其中争胜鼠可能由北美迁来,而鼩鼱类可能从亚洲起源,然后迁往北美。桦甸动物群的时代为晚中始新世或晚始新世。当时桦甸盆地为森林沼泽湖泊景观,气候较温暖潮湿。  相似文献   
4.
 利用氨化还原的方法把高量子产率的荧光标记物——α-萘胺,接到异麦芽糖寡糖的还原端。用硅胶薄层色谱、荧光光谱及快原子轰击质谱证实反应物的完全性及其结构。高效液相色谱用Micropak si5硅胶柱,以乙腈-水(含0.05%三乙胺)为梯度洗脱液可使含有二到九个糖残基的异麦芽糖寡糖的α-萘胺衍生物全部分离。本法对异麦芽糖二糖的荧光检测灵敏测度为2.35Pmol。  相似文献   
5.
10μmol/的clotrimazole不仅抑制光合磷酸化活力,而且抑制各种类型的电子传递,是一个典型的电子传递抑制剂。经过它对叶绿体放氧,荧光和毫秒延迟发光影响的比较研究表明:clotri—mazole在光合电子传递链上的作用部位在Q与PQ之间,即与DGMU的作用部位相同或相近。  相似文献   
6.
芽孢杆菌原生质体的形成和质粒转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测定了芽孢杆菌属中21个种、68个菌株的原生质体形成率。在高渗缓冲液(SMMP 或SMN)中,原生质体形成率在90%以上的有37株。降低高渗缓冲液中钠离子浓度,有利于原生质体的形成。用质粒(pUB 110或pC194) DNA对16株芽孢杆菌的原生质体进行了转化试验。转化成功的共8株:纳豆芽孢杆菌AS 1.107、AS 1.921、幼虫芽孢杆菌AS 1.430、球芽孢杆菌AS 1.1362、迟缓芽孢杆菌#50、苏云金芽孢杆菌松蠋亚种AS 1.294、地衣芽孢杆菌# 18和坚强芽孢杆菌#28。原生质体在DM3再生培养基上的再生率分别为0.1%一19.2%,转化效率分别为1.4×102一1.0×105转化子/μgDNA。转化效率低或未转化成功的菌株,其原生质体的再生率一般都很低或不能再生,有的菌株在形成原生质体后发生自溶。  相似文献   
7.
在建立地鼠结肠炎模型的研究中,进行了地鼠盲肠内容物中难辨援状芽孢杆菌(Clostri-dium difficile)的分离、鉴定及其毒素的测定。儿种选择培养基的比较结果表明,环丝氨酸一噻孢习丁血琼脂分离阳性率最高。根据菌落及镜下形态、对氧敏感性、生化反应、抗生素敏感试验等结果证明分离物为棱状芽孢杆菌。用地鼠肾细胞培养物证明大部分病鼠盲肠内容物中含有该菌的细胞毒素,该毒索可被索氏梭状芽孢杆菌(Clostrtdium sordellii)的抗毒素所中和。  相似文献   
8.
抗生素HP-1在10~(-7)~10~(-6)M时可以有效地降低光合磷酸化活力,并促进电子传递。它象氯化铵一样能降低光照射时类囊体的质子吸收,但在降低光合磷酸化活力时,既不象氯化铵那样受反应液中磷酸盐浓度的影响,又不象尼日利亚菌素那样依赖反应液中K~+存在。抗生素HP-1可以作为一种新的解联剂而用于光合磷酸化及生物能量转换反应的研究。  相似文献   
9.
10.
关于细菌芽孢概念的三个错误认识卜祥通,刘桂兰(山东省平邑县第一中学273300)芽孢,是某些细菌生长到一定阶段,在一定条件下在中胞内由原生质失水浓缩而成的圆形或椭圆形的内生孢子.芽孢的结构复杂,新陈代谢几乎停止,处于休眠状态,对热、干燥、辐射、酸、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