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76篇
  免费   67篇
  国内免费   256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5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38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1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39篇
  2009年   49篇
  2008年   37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8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华  邵广达  高文鑫  顾彪 《植物学报》2020,55(2):182-191
基因瞬时表达是植物中研究目标基因功能的常用手段。在模式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中, 相比原生质体和农杆菌介导的基因异源表达技术, 利用粒子轰击进行基因瞬时表达一直鲜有报道。其主要原因是拟南芥叶型相对较小、基因枪操作相对烦琐以及基因表达效率差异较大。该研究通过优化双管基因枪系统, 在营养生长旺盛的拟南芥莲座叶中实现GFPGUS基因高效表达。同时, 通过GUS报告基因明确了坏死诱导因子BAX、Avh238和ATR13/Rpp13激发拟南芥细胞坏死的表型。但在本氏烟(Nicotiana benthamiana)中明显诱导细胞坏死的Avrblb1/RB基因对, 在拟南芥中却丧失了诱导细胞坏死的活性。由于双管基因枪系统每次轰击时设置平行对照, 可有效降低转化实验中的样本变异度, 为拟南芥及其突变体研究中准确评价基因功能和高通量筛选目标基因提供新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3.
对新型人白细胞介素-2(IL-2-ser-125)进行了精制和纯度指标的鉴定。蛋白质N端序列分析表明产品中l/3部分N端缺失Met,这种微观不均一性在等电聚焦和毛细管电泳中有所反映。此外,对新型人IL-2的含点突变残基的多肽进行氨基酸序列分析,证实确由Cys-125突变成ser。  相似文献   
4.
5.
噬菌蛭弧菌噬菌斑的鉴别与纯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王秀茹    梁钢  邵立新   《微生物学通报》1994,21(4):228-232
本文报告了使用1/500营养肉汤双层琼脂培养基,在含有宿主菌及寄生菌混合物的软琼脂层中,蛭弧菌、变形虫及鞭毛虫等均可形成噬菌斑,但其大小、形态、扩展速度不同。鉴别方法除依据噬菌斑形态特征外,主要靠相差显微镜下的形态学观察。蛭弧菌的纯化用单斑传代,一个直径为1mm的噬菌斑含有约105-6pfu/ml(每毫升噬菌斑形成单位)。  相似文献   
6.
白化病的遗传流行病学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龚瑶琴  邵常顺 《遗传学报》1994,21(3):169-172
本文应用分离分析和血缘分析方法,对山东省100余万人群遗传病调查中发现的37个白化病核心家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白化病存在遗传异质性,为多基因常染色体隐性遗传,最小基因数为8,平均基因频率为0.0023,群体中致病基因携带者频率为0.0383;近亲结婚大大提高白化病的患病率。  相似文献   
7.
蒺藜中氨基酸的含量测定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8.
丙型肝炎病毒RNA打点杂交检测方法同RT-PCR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CV基因组结构区C区cDNA探针和非结构区NS3-4区cDNA探针,建立了用打点杂交(dotblothybridization)检测血清中HCVRNA的方法,同采用HCV基因组5’端非编码区的一对寡核苷酸引物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检测血清中HCVRNA的方法相比较,发现两种方法都能快速早期和特异地检出血清中HCVRNA,但RT-PCR法敏感性优于RNA打点杂交法。对于无血清学指标的慢性NANB肝炎病人的诊断,可采用这两种方法。这两种方法的敏感性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引物和探针的敏感性,以及RNA提取方法。RT-PCR法适用于诊断病毒血症和复制,打点杂交法适用于研究HCVRNA量的变化,对治疗的评价,以及为实验筛选较高滴度的HCVRNA阳性样本。  相似文献   
9.
为了减少农业生产中化学肥料的使用,本研究利用无机磷培养基对富磷的茶树(Camellia sinensis L.)根际微生物进行筛选,获得一株对磷酸三钙具有高效降解能力的真菌菌株JL-1,经鉴定为产红青霉(Penicillium rubens)。通过检测菌株JL-1在溶磷过程中发酵液的pH值、磷含量和有机酸含量变化发现,该菌株在无机磷培养基中,发酵液pH值与葡萄糖酸含量、pH值与磷含量以及葡萄糖酸与磷含量分别呈显著负相关、显著负相关和显著正相关,且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磷酸三钙颗粒表面存在被侵蚀痕迹,深入分析发现菌株JL-1通过分泌葡糖糖酸实现侵蚀磷酸三钙与溶磷的目的。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设计试验、最陡爬坡试验和中心组合试验等一系列试验对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发现,菌株JL-1溶解磷酸三钙的最佳碳源和氮源分别是葡萄糖和硫酸铵。葡萄糖含量、磷酸三钙含量和温度是影响菌株JL-1溶磷能力的主要因素,在葡萄糖29.8 g/L,磷酸三钙7.1 g/L,温度31.9℃的条件下,菌株JL-1在无机磷培养基中的溶磷能力达到最佳,溶磷量达到1 194.15 mg/L,是初始值的近3倍。在...  相似文献   
10.
以我国东北地区4个纬度针叶树种红松和阔叶树种水曲柳为对象,研究两树种成熟叶碳(C)、氮(N)、磷(P)化学计量特征和养分重吸收率及其相关性,分析气候和土壤因子对叶化学计量特征及养分重吸收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叶化学计量特征的地理变异存在种间差异,随着纬度的升高,水曲柳叶C、N含量显著增加;水曲柳C∶N、红松N∶P均与纬度呈显著负相关,而水曲柳N∶P与纬度呈显著正相关。红松磷重吸收率与纬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分析表明,红松和水曲柳叶的生态化学计量特征主要受到气候因子(年均温和降水量)的影响,而养分重吸收率仅受少数土壤因子(pH和全氮)的影响。主成分分析表明,红松和水曲柳磷重吸收率与N∶P均呈显著负相关,与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氮重吸收率仅在红松中与P含量呈显著正相关,与N∶P呈显著负相关。水曲柳相比红松更倾向于具有快速投资-收益型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