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1.
目的:研究松茸在以淀粉为碳源的人工培养基上生长的可能性,初步了解共生菌根真菌松茸离体培养下的营养生长习性。方法:采用改良真菌合成培养基和单因子试验方法,比较了葡萄糖、麦芽糖、蔗糖、可溶性淀粉和普通玉米淀粉等不同碳源对松茸纯培养菌丝体生长的影响,描述了菌丝体萌动生长速度与菌落扩展的态势,定期收获并称量菌丝体生物量(干重),然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当查氏(Czapek)培养基以KNO3为供试氮源,供试碳源是普通玉米淀粉时,移植的松茸菌块萌发菌丝体相对延迟,长势较弱,松茸菌落扩展速度为0.13~0.2mm·d-1之间,生物量积累较少;以NH4Cl为优化氮源,松茸菌落扩展速度提高至0.37mm·d-1,1个月生物量积累27.3mg;进一步添加1‰(W/V)马铃薯汁,菌落扩展速度达到0.63mm·d-1,生物量积累达73.4mg。结论:共生真菌松茸可以利用淀粉作为单一碳源进行营养生长,但菌丝体扩展速度和生长态势较其它供试碳源条件下弱。而普通淀粉经改性加工成可溶性淀粉后,松茸长势有所改善。优化氮源,补充生长因子,则显著促进了松茸利用普通玉米淀粉的生长水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