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2018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用三氯醋酸和硫酸铵从布氏菌菌液中提取了纯化的布氏菌蛋白衍生物,对动物及布氏菌病病人、布氏菌隐性感染者、布氏菌苗免疫者、肺结核和其他病人及健康人群做皮内变态反应试验。结果证明,该制品具有良好的皮肤变态反应原性,其特异性和敏感性与国际相关标准品完全一致;其显著特点是安全性好,无副作用,非特异性反应也大大低于现行菌素;同时提出了临床判定的阳性参考标准。  相似文献   
2.
小分子重编程是使用化学限定的条件对体细胞重新编程,不使用基因操作,可生成临床疾病相关的细胞类型,在再生医学和临床药物发现方面有非常好的应用前景。然而,使用小分子从体细胞诱导干细胞和神经细胞需跨越体细胞特异性谱系的障碍。本文详细回顾了使用小分子化学诱导产生神经干细胞、神经元和星形胶质细胞的方法,还讨论了小分子作用的主要机制和调节化学重编程的途径。  相似文献   
3.
小胶质细胞是脑中重要的免疫细胞,与许多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然而由于人小胶质细胞稀有且难以从人中枢神经系统获得,使得对小胶质细胞的研究受到挑战。人诱导多潜能干细胞(human 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hiPSCs)可以通过编程成人体细胞获得,其具有多种分化潜能、体外大量扩增、具有个体基因背景等优势。近两年有研究人员通过重复小胶质细胞在体内发育过程,使用限定条件培养、共培养、3D培养等方式诱导分化出形态、功能、基因类型、蛋白表达、分泌因子与原代人小胶质细胞相似的细胞。本文就近两年hiPSCs诱导分化成小胶质细胞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个体疾病的研究、药物筛选及个性化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