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探讨经颅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e,TMS)联合丙戊酸钠注射液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8月到2017年8月在我院诊治的癫痫持续状态患者79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0例与对照组39例。对照组给予丙戊酸钠注射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经颅磁刺激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比较其临床总有效率、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及治疗前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行为能力评分、被动肌动力评分及主动肌动力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7.5%和84.6%,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嗜睡、头痛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为12.8%,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TG、TC与LDL-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HDL-C含量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行为能力评分、被动肌动力评分、主动肌动力评分都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经颅磁刺激联合丙戊酸钠注射液治疗癫痫持续状态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神经行为功能,且不会影响患者的血脂水平与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探讨有氧运动训练是否会增进高龄小鼠的运动生理功能并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以80周龄大的C57BL/6J与CBA混种品系小鼠12只为实验对象,进行各项生理数值检测后,于小鼠22月龄时,以随机的方式分成运动组(每周5 d;每天50 min跑步机训练;共8周)与对照组,观察小鼠在训练后的各项生理数值变化,包含基础代谢率、最大摄氧量、血压及血液生化值等数据。本研究以SPSS 18.0统计软件为工具,以成对样本T检验分析进行统计分析。与前测比较,运动组小鼠在最大摄氧量、基础代谢率与高密度脂蛋白维持不变,但对照组皆显著下降;运动组血液中甘油三脂降低,但对照组则维持不变;运动组血压维持不变,但对照组却显著上升。8周有氧运动训练可推迟小鼠因老化所引起的基础代谢率与有氧能力衰退,并可通过稳定血压与降低血脂减少罹患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和比较托吡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对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5年9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脑炎继发癫痫患者80例,随机分为托吡酯组、卡马西平组和丙戊酸钠组,分别采用托吡酯、卡马西平与丙戊酸钠治疗,比较三组的治疗有效率、执行能力与视空间、命名、抽象、注意、定向、语言以及延迟回忆等认知功能评分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托吡酯组的有效率最高,为80.65%(25/31),卡马西平组的有效率最低,为70.00%(21/30),但三组间有效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托吡酯组患者的执行能力与视空间、命名、抽象、注意、定向、语言以及延迟回忆等认知功能评分均明显高于卡马西平组和丙戊酸钠组(P0.05);托吡酯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12.90%)明显低于卡马西平组(36.67%)和丙戊酸钠组的(29.62%)(P0.05)。结论:托吡酯、卡马西平以及丙戊酸钠治疗脑炎继发癫痫疗效相当,但托吡酯对患者认知功能损害最小,安全性最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经鼓膜穿刺与肌肉注射鼠神经生长因子对突发性耳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西安体育学院健康科学系进行诊治的75例突发性耳聋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鼓膜穿刺组(n=37例)和肌肉注射组(n=38例)。肌肉注射组患者采用肌肉注射的方法给予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每次20μg,每天1次;鼓膜穿刺组患者采用经鼓膜穿刺方法给予治疗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每次20μg,每天1次。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纯音听阈值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鼓膜穿刺组痊愈9例,显效14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有效率为91.89%(34/37),明显高于肌肉注射组[73.68%(28/38)](P0.05);两组纯音听阈值均与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0.05),且鼓膜穿刺组明显低于肌肉注射组(P0.05)。两组突发性耳聋患者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经鼓膜穿刺鼠神经生长因子治疗突发性耳聋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肌肉注射,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尼莫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和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95例血管性痴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口服尼莫地平治疗,每次30 mg,每天3次;观察组在服用尼莫地平的基础上,加服阿托伐他汀钙治疗,每次20 mg,每天1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SOD活性和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ctivity of daily living scale,ADL)和简易精神状态评价量表(Mini-mental state examination,MMSE)评分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SOD活性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均明显升高(P0.05),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和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均明显降低(P0.05),且上述指标的变化程度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莫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能明显提高血管性痴呆患者的SOD活性,改善血脂水平,改善智能认知能力和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