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常所称的茗荷是属于甲壳纲(Crustacea)、蔓足亚纲(Cirripedia)、围胸目(Thoracica)、茗荷亚目(Lepadomorpha)的种类。漂浮生活的种类,也是污损生物主要的组成部分。我国迄今已发现7科27属63种,以花茗荷科的种类最多(23种),次为铠茗荷科(22种),现把沿岸习见的代表性种类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网纹藤壶Balanus reticulatus Utinomi是属甲壳动物蔓足类,系热带、亚热带暖水种,广泛分布在我国的东、南沿海,是船底主要污损生物之一,与国防、航运、水产养殖关系甚大。 国外对藤壶生物学的研究较多,但多偏重于欧美沿岸潮间带的温水种,如欧洲藤壶Balanus balanoides、缺刻藤壶B. crenatus、致密藤壶B. improvisus、B. hameri和小藤壶  相似文献   
3.
4.
中国沿岸的藤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如星 《生物学通报》1992,(11):8-11,43
  相似文献   
5.
白脊藤壶形态的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沿岸白脊藤壸Balanus albicostatus Pilsbry有圆锥形、陡圆锥形和圆柱形。其形态与年龄、浪击、群集度及基底的粗糙度有关。壁板表面的脊和色纹数也与年龄、浪击和基底的粗糙度有关。壳口面积小于40mm~2时,其面积增大缓慢,大于40mm~2时,其面积增大与基底面积增加呈正相关。随着年龄的增大,基底由椭圆形变为圆形。盖板的形状与年龄和腐蚀度有关。 白脊藤壶广泛分布在我国沿岸,是潮间带隐蔽岩岸的优势种。因其形态变化极大,故分类学家曾把其变异的个体订为不同的亚种。藤壶的形态变异问题,早就引起生态学家和古生物学家关注。因水生动物外壳的形态和结构可作为环境变化的指标,故可为生态学家、古生物学家和古地理学家提供重要的信息(Rhoads and Lutz,1980)。国外曾对半寒藤壶Semibalanus balanoides、缺刻藤壶B.crenatus、小藤壶Chthamalus challenger和C.depressus的形态变异进行了研究。本文着重讨论白脊藤壶的形态变异及产生变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由于化学农药在农作物上的长期、大量施用,对危害作物的害虫不仅不能消灭,反而增强了抗药性,污染了环境,影响了人畜的健康。青蛙是消灭害虫的能手,已为举世所公认,但是,由于化学农药的使用不当,烤田及其它农田管理的影响,以及捕捉为家禽饲料等,数量正在逐渐减少。在毛主席关于“以粮为纲,全面发展”方针指引下,为了保护和繁殖这种害虫的天敌,达到“以蛙治虫”的目的,在公社党委领导下,我们自1974年3月至1975年10月,进行了繁殖青蛙,消灭虫害的试验工作,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7.
蔓足类的生物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蔡如星 《生物学通报》1995,30(11):24-25
介绍我国沿海岸藤壶的某些生物学特性。繁殖和附着期与附着量和水温密切相关。附着量还与光、颜色、水深和水流有关。外壳的生长分为二个阶段,生长初期外壳基底的直径迅速增长,生长后期壁板增厚,壳重迅速增加。生活史包括6期无节幼虫和1期腺介幼虫。幼体的发育时间与水温密切相关。蔓足类是滤食性动物,以浮游生物和有机碎屑为主。共栖行为在蔓足类中极为普遍,有利于种群的分布和摄食,又可得到宿主的保护。蔓足类的定向与水流  相似文献   
8.
舟山虾塘纹藤壶生态及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虾塘纹藤壶的繁殖、附着和生长的研究表明,其繁殖期在4月中旬至10月间,附着期在5至10月间,水温18.9—20.5℃.附着量除与水温有关外,还与虾塘位置、附着基的粗糙度、颜色和角度有关,最大附着量为330137个·m-2,最大湿重为13868.33g·m-2.纹藤壶底径达10.5mm前生长快,其后生长变缓.纹藤壶在舟山海域分布的限制因子,是波浪和透明度.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