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24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作为黄河三角洲关键建群物种之一,柽柳(Tamarixchinensis)在维持当地湿地生态系统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为更好地了解黄河三角洲柽柳居群的遗传结构和分化水平,本文利用10个ISSR分子标记,对来自三个柽柳居群的90个个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黄河三角洲的柽柳在物种水平存在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总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达85%,Nei’s基因多样度(H)和Shannon’s多样性指数(I)分别为0.276和0.419;遗传变异主要存在于居群之内,居群间遗传分化程度低(Gst=0.077,φst=0.072)。这种遗传结构和分化格局的形成除了和柽柳的生活型、交配体系以及种子传播模式紧密相关外,可能还与其生境,特别是土壤的含盐量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在格西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调查采样中,经过采集标本拍照记录并查阅相关文献共鉴定发现6科7属6种1亚种1变种四川省植物分布新记录,分别为长叶杨(Populus wuana C.Wang et Tung)、棘枝忍冬(Lonicera spinosa Jacq. ex Walp.)、囊谦杜鹃(Rhododendron przewalskii Maxim. subsp. yushuense Fang et S.X.Wang)、密花橐吾(Ligularia confertiflora Chang)、齿叶红景天(Rhodiola serrata H. Ohba)、刺瓣绿绒蒿(Meconopsis racemosa var. spinulifera(L.H.Zhou) C.Y.Wu et H.Chuang)、红角蒲公英(Taraxacum luridum Hagl.)、窄边蒲公英(Taraxacum pseudoatratum Oraz.),凭证标本保存于宜宾学院植物标本室。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