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2 毫秒
1.
人──板系统最佳蹬伸动作的控制模型及数值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Hanavan模型和人体测量学参数,以人体各环节间的相对运动作为控制量,建立了人-板系统中起跳蹬伸动作的数学模型,给出了模型的数值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给出了实现最佳蹬伸用力过程的计算实验途径与运动技术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2.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全球生物多样性热点地区之一的横断山区, 是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区。本文利用红外相机影像和已发表文献对该保护区的大中型兽类和地面活动鸟类进行编目并提出未来监测建议。2011-2018年在97个1 km × 1 km的网格安放红外相机, 累计39,881个相机日, 获得独立有效照片20,932张, 其中野生兽类16,244张, 鸟类2,775张, 牲畜1,737张, 人176张。鉴定出野生兽类30种, 另有文献报道4种和观察3种, 分属于5目15科; 鸟类78种, 分属于9目22科; 牲畜6种。包括12种国家I级和28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被CITES附录I收录的有11种, 附录II收录的有12种。被IUCN红色名录评估为濒危(EN)和易危(VU)等级的分别有3种和8种。被《中国脊椎动物红色名录》评估为极危(CR)、濒危和易危等级的分别有5、5和11种。相对多度指数(relative abundance index, RAI)排名前三的兽类是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 147.39)、水鹿(Rusa unicolor, 66.10)、野猪(Sus scrofa, 36.03); 鸟类是血雉(Ithaginis cruentus, 14.64)、白马鸡(Crossoptilon crossoptilon, 10.43)、大噪鹛(Garrulax maximus, 8.05)。阔叶林、针阔混交林、高山灌丛草甸和高山流石滩是调查薄弱生境, 后期应开展重点调查, 以厘清本区域大中型兽类资源。  相似文献   
3.
蒋勇  张翼飞 《生命世界》2004,(12):36-40
在中国的淡水湖泊中,“八百里洞庭”一直是个骄傲的名号。并非是巧合,在古代汉语的词汇中,八百里应该是个丰满到极至的好词。  相似文献   
4.
乔江  贾国清  蒋勇  温安祥  王杰 《动物学杂志》2022,57(2):235-235,255
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九龙县猎塔湖景区布设的红外相机于2020年12月26日15:31时拍摄到金猫(Pardofelis temminckii).拍摄到的金猫体态壮实,头部、颊部有明显的白色条纹,体侧与四肢上部具斑状花纹,花斑形状不规则,中央黄褐色,周边黑褐色;背脊中央有黑褐色纵纹,尾背面有黑色横纹,尾末端背面黑色、腹...  相似文献   
5.
前列腺素E2在成人牙周炎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蒋勇  吴缨 《生物学杂志》1996,13(2):23-24
利用前列腺素E_2在成人牙周炎病变过程中含量的变化,采用Bayes逐步判别回归分析方法,首次建立了成人牙周炎的计量诊断模型。  相似文献   
6.
四川贡嘎山黄喉貂猎杀横斑锦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婷婷  蒋勇  陈贵英  丁利  王杰 《动物学杂志》2021,56(2):170, 189
正黄喉貂(Martes flavigula)也称青鼬,为食肉目大型鼬科动物,头体长45~65 cm,粗大显眼的尾长37~45cm(李晟2019),为相对严格的昼行性动物(Grassman et al. 2005,朱博伟等2019)。黄喉貂的食谱很广,包括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无脊椎动物、植物的果实、蜂蜜等,在部分地区被称为"蜜狗"。仅Zhou等(2011)在黄喉貂粪便中发现蛇的碎屑。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对箭叶淫羊藿13个居群(含箭叶淫羊藿光叶变种1个居群)、天平山淫羊藿7个居群进行花粉形态和外壁纹饰的观察及对比研究。结果表明:两个类群的花粉均为近球形,具三孔沟,大小相近。箭叶淫羊藿的花粉大小为(18.21~21.66)μm ×(19.55~23.63)μm, 天平山淫羊藿的花粉大小为(18.32~21.43)μm ×(19.73~23.48)μm。外壁纹饰是花粉形态的重要性状。不同居群间花粉外壁纹饰存在较大差异,主要分为网纹纹饰、条网纹纹饰和颗粒状纹饰三大类,继而根据网脊类型和网眼密度分为六亚类。其中,箭叶淫羊藿的花粉形态包含了全部的三大类六亚类,天平山淫羊藿包含其中的三大类四亚类。天平山淫羊藿花粉特征为箭叶淫羊藿花粉形态变异的子集。整体而言,外壁纹饰类型随纬度和海拔增加呈现出由网状纹饰向条网状纹饰过渡的趋势。花粉主要形态性状特征均与海拔存在密切相关性。在花粉形态及外壁纹饰特征上,天平山淫羊藿在箭叶淫羊藿变异范围之内,与其他宏观形态性状变异一致。花粉形态性状无法将两类群有效区分,未能提供天平山淫羊藿作为独立种的有力支撑。这暗示花粉形态证据在厘清近缘类群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意义相对有限,但能否对该属系统发育树大支的界定提供有力证据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本研究分析了贵州特异茶树种质资源——榕江茶的品质化学成分特征及其遗传多样性,为其开发利用和特异茶树新品种培育提供科学依据。以分布在贵州省黔东南州月亮山的121份榕江茶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水浸出物、茶多酚、游离氨基酸等21个主要品质化学成分指标进行检测分析,通过遗传多样性分析、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关性分析等对其品质性状特征和遗传多样性进行评价,并对其中的优异资源进行筛选。121份资源的21个品质化学成分指标的变异系数为5.70%~119.69%,平均为32.84%,遗传多样性指数为1.47~2.08,平均为1.95。21个品质化学成分指标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呈极显著正相关有42对性状,呈显著正相关的有14对,呈极显著负相关的有10对,呈显著负相关的有10对。主成分分析表明,前7个主成分特征值均大于1,且累计贡献率达76.84%,包含了原始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以因子得分系数矩阵求得每个单株资源的品质化学成分在各主成分上的综合得分,筛选出了12份品质化学成分综合得分高的单株资源。聚类分析显示,在欧式距离18.0处,可将121份榕江茶种质资源分为6个类群。优异种质资源筛选结果显示,121...  相似文献   
9.
报道了采自四川贡嘎山地区的3个藓类植物新记录种,包含尖叶梳藓(Ctenidium malacodes)、小卷叶藓(Ulota crispula)和居间卷叶藓(U. intermedia)。所有凭证标本均存放于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标本馆(PE)。提供了详细的形态描述和图片,并讨论了它们与邻近种的主要区别。本次调查发现贡嘎山地区的苔藓植物多样性很高,非常值得继续深入地调查与研究。  相似文献   
10.
淫羊藿是我国特有且传统的重要药用植物,逐渐步入大宗品种行列。物种的准确鉴定是药效保障和用药安全的前提,为促进其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该文对淫羊藿属分类学研究进行系统梳理,并对其中存在的问题及存疑类群进行阐述。淫羊藿属共发表68种,中国58种(85.3%),其中57种为特有分布,具有显著的资源优势。淫羊藿属中国类群的分类学研究较为特殊,共26种集中发表于1990s,共31种(53.4%)为国外研究者命名,且绝大多数依据少量栽培个体命名。由于缺乏广泛的形态调查和性状变异分析,导致大量类群的形态描述不准确或不全面,后续20个类群被归并或降级。依据栽培个体命名的类群是补充描述和分类修订的重点。花色、根茎类型、花茎叶的数量及着生方式等性状在中国类群中存在广泛变异。经分类修订后,该属目前包括46种、1亚种和2变种。淫羊藿属中国组类群仍处于活跃进化中,其形态变异复杂,种间关系无法得到解决,为该属分类的最大挑战。但种质资源的研究和利用需要建立在清晰的分类学基础上。未来研究应基于居群调查,完善各物种的形态描述;在此基础上,整合形态变异特征、地理分布格局和基因序列特征,检测自然种间杂交事件,从而揭示物种的分化和进化历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