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2019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2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天华洞旧石器遗址是金沙江中游地区财丰河流域旧石器地点群的代表性遗址之一。本文研究的材料来源于该遗址2010、2013和2016三年度的野外调查和试掘。天华洞遗址试掘位置为洞前缓坡区域,地层堆积可划分为5层,其中2-5层为遗址文化层,属红色亚黏土沉积。遗址文化层沉积结构稳定,年代数据分布在距今9.5-5万年之间。遗址共发现石制品1122件,以玄武岩为主要原料。石制品组合的内涵丰富,剥片技术和工具类型多样,一些特殊类型的石制品标本如预制石核、长石片、似-勒瓦娄哇石片、盘状石核石片、似-基纳型刮削器等代表了天华洞遗址石工业独特的技术文化面貌,也表现出西方旧石器时代中期文化的一些技术特点和因素。  相似文献   
2.
木质素降解酶是糙皮侧耳Pleurotus ostreatus分解木质素的关键酶。本文以糙皮侧耳栽培菌株New831为试验材料,通过固体培养法和液体培养法测定了不同浓度锰离子Mn(II)对其菌丝生长、偶氮染料橙黄II降解率、木质素降解酶活性和原基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Mn(II)可促进糙皮侧耳菌丝生长,GP-Orange液体培养时的最适Mn(II)浓度为50μmol/L,GP-Urea-Orange固体培养时的最适Mn(II)浓度为70μmol/L;添加Mn(II)可加速橙黄II的降解,Mn(II)浓度为70μmol/L时,橙黄II降解率最高、脱色圈最大;漆酶和锰过氧化物酶活性均随Mn(II)浓度增加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活性则随Mn(II)浓度的增加而降低;添加Mn(II)可诱导原基形成,Mn(II)浓度为70μmol/L时,原基数量最多。此外,平板培养结果揭示木质素降解酶活性与菌丝生物量之间无相关性,其主要是在营养限制条件下表达。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宫颈电环切除术(LEEP术)联合保妇康栓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合并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持续感染的疗效.方法 158例病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9例,治疗组79例.治疗组患者在LEEP术后于阴道内放置保妇康栓,对照组未放置任何药物.观察两组患者宫颈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CIN消退及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的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官颈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CIN消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LEEP术联合保妇康栓治疗CIN合并高危型HPV持续感染疗效满意,是较为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别从不同的植物中分离出豆根瘤血红蛋白,对这些不同来源的豆根瘤血红蛋白的结构以及免疫化学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取得豆根瘤血红蛋白的植物是:三种不同栽培品种的大豆,三种不同栽培品种的三叶草、蛇豆、蚕豆、白羽扇豆以及serradella等共十种植物。检验过的性质包括:免疫化学交叉反应、吸收、热能差异,偏光圆二色性光谱以及这些光谱的配体粘合效应等。这篇报告里还提出了两种新的大豆的豆根瘤血红蛋白的氨基酸序列。 这些豆根瘤血红蛋白都具有比较稳定的。螺旋成份而且含量很高(60—70%),这表明这些豆根瘤血红蛋白的整个分子是摺叠的。这些摺叠的分子性状,不但彼此类似,而且与较高级的肌红蛋白与血红蛋白相一致。可是,血红素部分,在豆根瘤血红蛋白中的位置却与较高级的肌红蛋白不相同,在肌红蛋白这一类较高级的高分子化合物里,血红素是紧密地与蛋白质“口袋”联系在一起的,这种“口袋”是比较容易吸水的;而豆根瘤血红蛋白中的血红素与其蛋白质“口袋”的联系就不那么紧密。两者间的这种差异,就可能说明豆根瘤血红蛋白所具不寻常的配体粘合性能,包括它的高度氧亲合力。 在从同一株植物体内所分离出来的各组豆根瘤血红蛋白或从同一种的不同栽培品种植物所分离出来的各组豆根瘤血红蛋白间,存在着完  相似文献   
5.
桃山遗址发现于2011年,2013年6-7月对遗址展开试掘,发掘面积24m2;共获得石制品982件,陶片46件,装饰品2件,未见动物骨骼。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刮削器、锯齿刃器、凹缺器、钻具、石镞、细石核、细石叶、石叶等,类型较为丰富。石制品原料以凝灰岩、玛瑙、白云岩、玄武岩和燧石为主,原料较为多样。石制品的剥片方法以锤击法为主,压制法也有使用;工具的修理方面主要采用锤击法,同时具有压制法修理的石镞和刮削器等工具。该遗址所处年代位于晚更新世末期向全新世早期转变的时期,环境变化剧烈;遗址石制品的文化内涵丰富,性质较为独特,总体呈现出从旧石器晚期向新石器时代过渡的文化面貌,层序清楚,对研究我国东北地区新旧石器文化过渡的演变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并为探讨这一阶段东北亚与北美地区的人群迁徙与文化传播等学术问题提供了新的重要证据。  相似文献   
6.
乌兰木伦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康巴什新区的乌兰木伦河左岸,该遗址主要包括第1(Loc.1)、第2(Loc.2)和第3(Loc.3)三处旧石器地点。其中,第2地点发现于2010年,并于2011年进行试掘。2014年开始,在试掘基础上将发掘面积扩大至25m2,并进行系统发掘,截至2015年,第2地点共揭露文化层位5个,出土石制品318件,动物化石8件,并发现大面积动物脚印化石遗迹两处。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断块/片和工具(锯齿刃器、凹缺器、刮削器、尖状器、端刮器、石锥)等。乌兰木伦遗址第2地点发掘材料的详细研究,增加了我们对于遗址环境和文化面貌的认识,为我们探讨中国北方晚更新世阶段古人类技术与适应性行为等提供了重要材料。光释光测年表明第2地点的年代距今约6万年,处于晚更新世中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