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7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极长城站微生物区系调查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1992~1993年的夏季,对南极中国长城站的陆地进行了微生物区系的现场调查。先后采集各种类型上样多个。其中对有生态意义的25个样进行了不同类型微生物的分离和计数;中温培养下每克湿土壤菌量为102~106,用马丁培养基对真菌进行分离培养和计数,每克湿土含菌量为102~104;0℃下分离计数,发现低温下微生物的数量较中温的多,每克湿土壤含菌为103~106。对该地区烃氧化菌进行了特别调查,以长城站为中心东西宽0.4Km,南北长1Km的范围内烃氧化菌发育最为活跃,但距长城站距离越远,烃氧化菌数量越少。  相似文献   
2.
南极地区海底沉积物中低温菌的鉴定与生长温度特征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从南极半岛及舍得兰群岛海底沉积物的13个样品中分离到23株细菌,进行了0、5、10、15、18 20、25℃温度梯度培养试验及耐盐度试验。由生长温度曲线得知,其中15株菌在0℃生长,依据菌株不同,其最适生长温度范围均在5—20℃以内;25℃下生长明显下降(9株)或缓慢下降(6株),属于耐冷菌。经鉴定,假单胞菌11株;弧菌1株;芽孢杆菌2株及黄杆菌1株。这15株菌中2,11(均为假单胞菌)及15(黄杆菌)的最适生长温度均为5℃;且前两株菌对中温较敏感;10 (假单胞菌);14(芽孢杆菌)的最适生长温度为10℃。本文还讨论了菌的分布与地区,以及与样点水源和距陆地远近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薛盈文  张英华  黄琴  王志敏 《生态学报》2015,35(16):5545-5555
为了明确行距和行内种子分布形式对华北平原晚播冬小麦群体生长的影响,以济麦22为试验材料,在晚播条件下设置3种行距(10、15、20 cm)和2种行内种子分布形式[随机分布(R)和均匀分布(A)]处理,考察了不同处理冬小麦的冠层结构与环境特征、个体性状、生物量累积及产量性能。结果表明:在相同播种量下较小行距比较大行距、种子均匀分布比非均匀分布群体叶面积较大,冠层下部漏光较少,温度较低且相对湿度较高;缩小行距或增加行内种子分布均匀度使群体内个体间植株性状差异缩小,穗层分布趋向均匀,花后物质积累量增加,穗粒重增加,最终产量提高。10 cm行距的产量高于15 cm行距、显著高于20 cm行距;在15 cm和20 cm行距下植株均匀分布处理产量显著高于非均匀分布处理的产量。综合研究认为,窄行匀播是华北平原干旱缺水地区提高晚播小麦群体产量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嗜碱芽孢杆菌XE22-4-1碱性弹性蛋白酶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西藏天然碱湖中筛选到一株产碱性弹性蛋白酶 (alkalineelastase)菌株 ,最适生长pH为 1 0 0 ,经鉴定为Bacillussp .,编号XE2 2 4 1。该菌产酶最适碳源为 2 %葡萄糖 ,氮源为0 2 5%酵母粉 ,豆饼粉对发酵产酶有促进作用。 2L发酵罐实验表明 ,溶解氧是影响该菌株产酶的重要因素。通过提高通气量和改变搅拌速度 ,该菌株可在发酵 48h内达到产酶高峰 ,酶活力最高达 2 66u mL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微生物产生的弹性蛋白酶的来源、性质结构、克隆表达、蛋白质工程改造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其在生产开发方面的前景。  相似文献   
6.
新疆冬小麦籽粒灌浆和品质性状对滴灌用水量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给滴灌冬小麦节水高产优质栽培提供科学依据,于2012—2013和2013—2014年连续两个冬小麦生长季,以‘新冬22号’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滴灌条件下,设置了灌水量为3150、3900、4650、5400和0 m3·hm-2共5个处理(分别用W1、W2、W3、W4和CK表示),研究了不同滴灌量对冬小麦籽粒灌浆及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 不同处理滴灌冬小麦籽粒灌浆特性呈“S”型变化曲线,均符合Logistic生长函数模型,且拟合度较高;籽粒灌浆快增期出现在花后12~20 d,最大灌浆速率(Vm)随滴灌量的增加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且两年均以W3处理最大,分别为2.16和2.59 g·d-1.随着滴灌量的增加,籽粒容重、蛋白质含量、出粉率、湿面筋含量、面团稳定时间、弱化度及面团拉伸阻力和拉伸比均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均在W3处理下达到最高;而面团吸水率和延伸度则呈“先降后增”的变化趋势,在W3处理最低;沉降值逐渐增大,面团形成时间逐渐变短;籽粒产量均以W3处理最高,为8913(2013年)和8602 kg·hm-2(2014年),分别较同年W1、W2、W4、CK高25.0%、14.8%、4.4%、35.6%和12.4%、2.8%、1.1%、33.0%.综上,在本试验条件下冬小麦滴灌量在4650 m3·hm-2时可达到高产和优质的统一.  相似文献   
7.
从洗衣粉生产废水中分离到一株高效降解LAS(Linear Sodium A]kylbenzenesulfonate)菌GZ6,经初步鉴定其为杰氏棒杆菌(Corynebactenunjeikeiun GZ6).该菌株最高可以降解700mg/L左右的LAS,降解LAS的最适pH值和温度分别为7.0和30℃,最适LAS浓度为400 mg/L,所需时间为24h,降解率可达98.7%.实验还表明一些重金属离子如-Hg2+、Co2+、Cd2+等对该菌株降解LAS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微生物产生的弹性蛋白酶研究现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介绍了微生物产生的弹性蛋白酶的来源,性质结构。克隆表达,蛋白质工程改造及其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展望其在生产开发方面的前景。  相似文献   
9.
一个可降解直链烷基苯磺酸盐的新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本文鉴定了一株可完全降解直链烷基苯磺酸盐(Linear Alkylbenzene Sulphonate,简称LAS)的菌株GZ6。革兰氏染色阴性,细胞为杆状或短杆状,大小为0.5μm~0.8 μm×1.0μm~2.0 μm,其生长pH范围为pH6.0~10.0,最适生长pH为7.0,生长温度范围为4℃~40℃,最适生长温度为30℃。生化特征测定除过氧化氢酶、尿酶、精氨酸脱羧酶反应为阳性,其它均为阴性。可利用Chloridazon、安替比林(antipyrin)以及LAS等为碳源。不能利用大多数糖醇。醌组分以泛醌Q10为主。菌体脂肪酸主要为C18∶1、C16∶0及C16∶1。DNA中G+C mol%含量为7010。16S rRNA 序列分析表明菌株GZ6 与其亲缘关系最近的菌株Phenylobacterium immobile DSM1986T序列相似值为9749%,DNADNA杂交率为40%。菌株GZ6具极生鞭毛,可运动,两者在细胞形态有很大差异。故将菌株GZ6定为苯基杆菌属的新种可动苯基杆菌(Phenylobaterium mobile) GZ6。  相似文献   
10.
张永平  张英华  黄琴  王志敏 《生态学报》2013,33(12):3657-3667
建立高光效低耗水的群体结构是小麦节水高产栽培的核心内容。为此,需要明确节水高产群体的适宜调控指标。以穗叶比(单位面积穗数与上三叶总面积之比,穗/m2)为指标,在不同品种、不同灌水和种植密度条件下研究了小麦群体穗叶比的变化,并分析了穗叶比与群体光合性能、水分利用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相同密度下,随着灌水减少,孕穗、开花和灌浆期的穗叶比均相应增大;在限水灌溉下,随密度增加穗叶比也相应增加。不同品种的穗叶比也存在明显差异。在适宜叶面积基础上,随穗叶比增加,群体中非叶面积指数(NAI)增加,冠层内光照状况明显改善,群体光合效率提高;非叶器官贮藏物质转移率增加,收获指数提高。在一定范围内,随穗叶比增加产量明显增加,而耗水量显著减少,从而使水分利用效率得到提高。研究认为,群体穗/叶比是衡量小麦节水栽培库源关系是否协调的适宜指标。试验中小麦节水省肥高产栽培适宜的穗叶比值为230—270穗/m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