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8篇
  免费   27篇
  国内免费   8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水松[Glyptostrobus pensilis(Staunt.)koch]为我国特产的孑遗树种。木材淡红黄色,木质轻软,纹理细,耐水湿,比重为0.37—0.42,可作建筑、桥梁、家具等用材。根部的木质松软,比重为0.12,浮力大,可做救生圈、瓶塞等软木用具。种鳞、树皮含单宁,可染鱼网或制皮革。枝叶可入药,有祛风湿、收敛止疼的效果。根系发达,  相似文献   
2.
答扁桃体是咽部较大的淋巴组织,包括咽、腭、舌等,一般是指腭扁桃体。它发炎的原因,多见于细菌感染,也有病毒感染。细菌多为溶血性链球菌、葡萄球菌和肺炎球菌等。这些细菌通常存在于人的咽部和扁桃体隐窝内。在正常情况下,由于扁桃体表面上皮完整和粘液腺的不断分泌,可将不同的  相似文献   
3.
植物样品中碳、硫稳定同位素的测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稳定同位素在其形成过程中记录了各种生态环境信息。进行植物中稳定同位素的分析,有助于植物的水分生理生态、光合作用、污染生态以及全球变化中的生态学研究。本文简要介绍了植物样品中稳定同位素碳、硫的形成过程、测试意义、样品制备及分析技术,碳同位素样品制备中的真空一高温炉法是在已有的安瓶小样法基础上改进而来,更具可操作性。标样测试表明该法分析的结果基本符合标准值。硫同位素分析样品的制备,采用艾氏卡试剂制取BaSO_4,三酸还原法制取Ag_2S,然后在高温炉中燃烧生成SO_2,在质谱仪上进行测定.  相似文献   
4.
蒙古族传统饮品山荆子幼叶的氨基酸含量及其评价山荆子(Malusbaccata(L.)Borkh.)主产于我国的东北和华北地区。民族植物学的研究发现,内蒙古的蒙古族有把山荆子的幼叶当茶饮用的传统。为了探索其开发利用的可能性,用日立835-50型氨基酸自...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人工生境与自然生境下白鹤Grus leucogeranus的行为差异及其可能对白鹤造成的影响,2021年1—2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对鄱阳湖2个人工生境(藕塘、稻田)和1个自然生境(常湖池)的越冬白鹤行为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越冬期白鹤在不同生境下均以觅食行为为主,在稻田中比例最高(94.6%),觅食频次显著高于藕塘(P<0.001);稻田中的警戒行为频次显著高于藕塘和常湖池(P<0.001;P=0.002),而藕塘和常湖池中的警戒行为频次无显著差异。白鹤在不同生境下食物的种类、营养成分、觅食方式均会影响白鹤越冬期行为及时间分配。本研究为加强越冬白鹤人工生境的保护与管理提供指导和依据。  相似文献   
6.
异色瓢虫若虫对麦三叉蚜的捕食作用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研究表明,异色瓢虫高龄若虫捕食麦二叉蚜的功能反应为HollingⅡ型反应,喜好捕食低龄若蚜;在40℃下捕食率最低,10℃次之,25℃最高.在10~25℃内捕食率y与温度x的关系为y=28.1303+2.6665x,在25~40℃内为y=199.9275-3.642x;在种内干扰条件下,其捕食作用率E与开敌密度P的关系为E=0.6897P-0.7930,搜索常数Q为0.6897,干扰系数m为0.7930;其分摊竞争强度I与异色瓢虫密度P的关系为I=0.0400+1.0383logP.  相似文献   
7.
在Nakamuta装置中,通过对两种我照照条件下(强光照3680-4620lx,弱光照130-220lx)异色标虫若虫搜索麦蚜行为轨迹的研究,得出摄食麦蚜前后0-15s搜索行为轨这弯曲角度总和之间差异均显著,摄食后大于摄前;摄食麦蚜前后0-15s、15-30s、30-45s、45-60s内的各对应停点间距离差异均显著,摄食前大于摄食后;其搜索速度,摄食前显著大于摄食后。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的成熟和不断革新,蚊虫基因组学、转录组学、小RNA组学也获得了快速发展。迄今为止,已有包括白纹伊蚊、埃及伊蚊、冈比按蚊在内约22种媒介蚊虫的基因组被解析报道。不同蚊种的基因组大小差异很大,且与基因组中的重复序列的多少呈正相关;蚊基因组的解析和比较基因组的分析有助于探索蚊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转录组的研究为蚊虫嗅觉、性别决定、胚胎发育等相关基因的研究提供了有效手段;小RNA组的研究揭示了miRNA和piRNA在蚊媒抗病毒免疫通路中具有重要作用。综上所述,蚊虫组学研究为防治媒介蚊虫和蚊媒传染病病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9.
研究江汉平原豆麦(大豆/小麦)和稻麦(水稻/小麦)轮作系统中冬小麦生长规律对氮肥运筹模式的响应,可为缩小两种轮作模式下的小麦产量差异提供理论依据。试验设置传统施肥(70%底肥,30%越冬期追肥)和优化施肥(1/3底肥,1/3越冬期追肥,1/3拔节期追肥)2个处理,并以不施氮处理为对照,分析了豆麦和稻麦轮作系统中冬小麦的生长规律、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肥料利用率和施肥效益等。结果表明: 施氮和轮作模式均对小麦产量有显著影响,优化施肥产量显著高于传统施肥,两者产量差异在豆麦轮作系统下为920 kg·hm-2,在稻麦轮作系统下为2195 kg·hm-2。相同轮作模式下,传统施肥冬季、春季群体茎蘖数高于优化施肥,而优化施肥在整个生育期干物质总积累量较传统施肥高5%~31%(豆麦)和14%~28%(稻麦)。传统施肥下豆茬小麦产量较高的原因是穗数、成穗率、群体干物质积累量等均高于稻茬小麦;优化施肥下稻茬小麦产量较豆茬小麦增加幅度更大,表明优化氮肥模式可缩小豆麦与稻麦轮作中小麦的产量差异。两种轮作模式中小麦花后粒重分别呈现“慢-快-中”(豆麦)和“中-快-慢”(稻麦)的增加趋势;氮肥农学效率、小麦季纯收益等指标均以稻麦轮作优化施肥处理最高。综上,在江汉平原地区,稻麦轮作优化施肥处理下小麦群体结构合理,干物质积累量较高,产量和施肥效益增加显著,是江汉平原地区兼顾产量与施肥效益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10.
毛彬彬  张巧仙  方云  林尽 《蛇志》2021,(1):74-76
目的探讨PDCA循环在提高肿瘤患者输液港护理依从性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8月我院收治的504例输液港置管的肿瘤患者按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240例和观察组264例,对照组给予一般治疗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管理,观察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输液港护理依从性,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输液港护理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PDCA循环能优化维护流程,降低并发症,提高患者输液港护理依从性,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