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35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3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78年   1篇
  1974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土壤微生物各主要类羣的分布情况都以表土中最多,数量随溧度降低,但各类微生物降低的幅度大小不一。深耕施肥往不同程度上能促使下层各类微生物的数量增加,但就整个小麦生育期来看,一般不致改变上多下少的趋势。 2.所武土壤中各类微生物的一般含量及其优势类羣如下:(1)每克表土中所含真菌、硝化釉菌或固氮菌的数量常在数千至数万间变动。真菌的优势类羣是:Aspergillus,PeuicilHumFusarium。(2)放线菌的含量较高,每克表土一般合有数百万个。白色放线菌和灰色放线菌是其优势类羣。(3)氯化釉茵,每克表土中一般含有数百万至一两千万,芽孢杆菌所占的比例较大,螢光杆菌很少。(4)芽孢杆菌上下层数量的差异及深耕施肥对它们的影响不太显著。每克表土中一般为数+万个。优势种是:Bac. Mesentericus-subtilis,Bac. Idosus Bac.Megathetqum,(5)分解纤维素的粘液菌,每克表土中一般为数千个,但各小麦发育时期变动的幅度比较大,间或有超过一万或少于一千者。  相似文献   
2.
3.
4.
为了获得含人14号染色体的DT40细胞,用于人抗体基因的表达研究.本研究利用微细胞介导的染色体转移技术,将A9细胞中的人14号染色体转移至DT40细胞中.首先,摸索秋水仙胺诱导A9细胞微核形成最佳浓度与最佳时间,以终浓度为10 mg/mL的细胞松驰素B破坏细胞骨架,离心分离微细胞,获得的微细胞依次经8μm、5μm、3μm滤膜过滤后与受体细胞DT40融合,细胞铺板后加入G418筛选.然后,对长出的抗性克隆进行基因组DNA检测及FISH杂交,分析人14号染色体在DT40杂合细胞克隆中的存在情况.结果显示,成功获得含人14号染色体的DT40(#14)细胞,三轮试验共获得抗性克隆30个,人14号染色体有效转移率为1×10-6.实验结果表明,人14号染色体完整的自A9细胞转移至DT40细胞,获得的DT40(#14)细胞可用于制备含人抗体基因的人类人工染色体,用于人抗体基因的表达研究.  相似文献   
5.
冰核细菌在我国北方玉米上的消长动态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证明,菠萝欧文氏菌(Erwinia ananas)为我国北方玉米上优势冰核细菌种类,占总体INA细菌95 %以上。采用定量定性和定期取样分离方法,首次研究INA细菌在玉米上的消长动态规律。结果表明:玉米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是影响INA细菌在玉米上数量分布和消长动态变化的重要因素,以抽雄至成熟期间分布INA细菌数量最多,高达10 7~10 8CFU/ g,比拔节至抽雄期高出2~3个数量级,比苗期至拔节期高出4~5个数量级;同时还指出,玉米不同播期,对INA细菌数量分布影响显著,差异很大,其中INA细菌分布数量消长变化,以正常播种(1.9×10 7CFU / g) >中期播种(7.9×10 5CFU/ g) >晚期播种(5 .0×10 4 CFU/ g) ;研究指出,处于抽雄至成熟期间的玉米上分布的INA细菌数量最多,因此期间(8月上旬至9月下旬) ,气温逐渐降低,昼夜温差大,田间结露多,加上玉米处于成熟阶段,抗INA细菌能力弱,这些因素有利于低温(5~2 0℃范围内生长)型INA细菌生长繁殖,故使INA细菌分布数量最多  相似文献   
6.
对甜菜夜蛾高毒苏云金芽孢杆菌菌株的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物理诱变——虫体传代模式,选育获得一株对甜菜夜蛾高毒菌株BtCZE 99985。通过摇瓶和40t发酵罐3年10批发酵试验,表明该菌株具有良好的发酵性能。摇瓶试验表明,与出发菌株93005、对照菌株HD-1-580、GC-91相比较,该菌株对甜菜夜蛾的毒效分别提高429%、655%、114%。40t发酵罐发酵试验表明,该菌株对甜菜夜蛾测定的LC50平均值为0.076μL/mL,比GC-91菌株(平均0.213μL/mL)的毒效提高180%。  相似文献   
7.
陈震古教授与世长辞了,我们深感悲痛! 陈震古教授是我国激光生物学协作组和<激光生物学报>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是我国激光生物学科的开拓者之一.他为开创和发展激光生物学科事业,呕心沥血,倾注了毕生精力,作出了重大贡献.他的逝世,是激光生物学界的一大损失. 他的逝世,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朋友、好伙伴.我们要学习陈震古教授尽心敬业于科学事业的品格和作风,发扬团结协作精神,完成他未竞事业,为办好<激光生物学报>,发展激光生物学科而努力奋斗! 陈震古教授安息吧! 陈芳远胡能书王兰岚周志康廖映木分等 2001年3月16日  相似文献   
8.
本刊讯 :根据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的通知 ,由卫生部主管、全国卫生企业管理协会和湖南省人民政府经济技术协作办公室主办、湖南省卫生厅等单位协办的“第四届全国医疗卫生用品博览会”将于 2 0 0 1年 9月 5日至 1 3日在长沙举行 .为了推动生命科学在基础理论与应用领域里的发展 ,扩大生命科学对人类发展的影响和宣传 ,博览会组委会联合湖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共同主办的“2 1世纪生命科学世纪论坛”大会将于 9月 7日在千年学府岳麓书院隆重召开 ,这是 2 1世纪在中国首次召开的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大会 .大会以“生命科学与未来”作为…  相似文献   
9.
猪瘟病毒强弱毒株和野毒株E2全基因序列测定及比较分析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为了比较猪瘟病毒 (HCV)野毒株、疫苗株及标准株之间E2基因抗原区域的差异 ,采用RT PCR扩增了HCV石门株、兔化弱毒疫苗株、野毒 0 3及 0 7株的囊膜糖蛋白E2 (gp55)全基因的cDNA片段 ,分别克隆于pGEM T载体中并对其进行了核苷酸序列测定及氨基酸序列的推导 ,同时进行了同源性比较及E2结构与功能的分析。所测 4株HCVE2基因的长度均为1 2 73bp,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均包括部分信号肽序列和完整的跨膜区序列 ,共由 381个氨基酸组成 ;4个毒株E2蛋白N末端的 683位至 690位信号肽序列 (WLLLVTGA)和C末端 1 0 30~1 0 63位跨膜区均为保守序列 ,而且具疏水性 ;N末端抗原功能区中 ,4个E2蛋白与其它所比较序列在位于第 753位至 759位氨基酸处 ,均有一段保守序列RYLASLH ,无一氨基酸发生变异 ,为亲水性 ,在整个E2蛋白抗原谱中抗原性峰值为最高 ,推测对抗原性产生起重要作用 ;4个E2蛋白的氨基酸序列中均含有 1 5个半胱氨酸 (Cys)残基 ,其数量及位置与国外五株HCV(Brescia ,C ,Alfort.ALD和GPE)完全一致。表明…  相似文献   
10.
果糖和葡萄糖作碳源、硫酸铵作氮源、培养温度25℃以下,培养液初始pH5-7和少量通气都利于胞外冰核产生,最佳培养时间受培养温度和接种菌龄的制约,而低温处理,光照及加丝裂霉素C和HNPA对胞外冰核产生无明显影响。胞外冰核耐热(40℃处理后仍保持较高活性),酸碱适应性强(pH2-13);温度50℃以上,蛋白酶K和高浓度脲处理可完全失活或严重破坏其冰核活性,表明蛋白和真菌胞外冰核的必需成分;胞外冰核溶液中盐浓度高于50mmol/L时,活性才受抑制。25%冰乙醇可有效沉淀真菌胞外冰核,同时又保持较高活性;分离纯化的初步研究显示真菌胞外冰核分子量很大,电荷组成和分布上不均一,所带净电荷为负,本研究加深了对真菌胞外冰核的认识,为进一步纯化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