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利用COS7细胞暂时表达系统,研究转译起始序列对EPO-cDNA表达的影响。通过DNA重组技术,构建了原EP0-cDNA表达载体pCSV-EP0(1).其转译起始序列为5’AATTCATGG3’.同时通过定点突变技术,将起始序列改变成5’CCACCATGG3’,而构建了另一表达载体pCSv—EPO(2)。后者经序列分析证明无误后和前者均通过DEAE-dextran法转染COS7细胞,用ELlSA法定量洲量EP0表达水平.转染后48小时及72小时收集含pCSV—EP0(1)的COS7细胞上清.测定结果为1580pg/mI及954pg/mI,而含pCSV—EPO(2)的上清则为25 300pg/m1和17 450pg/ml。这表明经优化起始序列的基因表达远高于未经优化的。  相似文献   
2.
利用COS7细胞暂时表达系统,研究转译起始序列对EPO-cDNA表达的影响。通过DNA重组技术,构建了原EPO-cDNA表达载体pCSV-EPO(1),其转译起始序列为5'AATTCATGG3'。同时通过定点突变技术,将起始序列改变成5'CCACCATGG3',而构建了另一表达载体PCSV-EPO(2)。后经序列分析证明无误后和前均通过DEAE-dextran法转染COS7细胞上清,测定结果为  相似文献   
3.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人体红系造血的特异性调节因子,它具有促进红系祖细胞生长、分化发育的功能。许多资料表明,肾脏是EPO的主要来源,严重肾功能紊乱患者,血浆中  相似文献   
4.
D型氨基酸氧化酶活性对于D-硝基精氨酸手性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硝基精氨酸(D-NNA)可在大鼠体内发生手性转化生成其L型异构体,即L-NNA,后者可抑制一氧化氮合酶活性,减少一氧化氮生成,升高动脉血压.研究了D型氨基酸氧化酶(DAAO)在D-NNA手性转化中的作用及DAAO对不同(包括已报道在体内可发生手型转化的)D型氨基酸的选择活性.体内实验显示,DAAO的选择性抑制剂苯甲酸钠(400mg/kg)或肌酐(400mg/kg)均可在不同程度上抑制D-NNA升压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肾脏或肝脏DAAO酶液在外加DAAO后可提高D-NNA的手性转化约2倍,表明DAAO对于D-NNA在体内的手性转化是必需的.DAAO酶液对可在体内发生手性转化且转化率相似(30%~50%)的D型氨基酸(D-Phe,D-Leu和D-NNA)的选择性表现出显著差异(Kcat/Km相差可达约15倍左右),这从另一方面表明体内D-硝基精氨酸氧化是其发生手性转化的前提条件但非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5.
在大豆根瘤中有一种非常特殊的细胞质内含物,只存在于侵染细胞中,一个细胞通常只有一个,一般位于细胞的外周部分,常常靠近胞间隙。这种内含物通常为圆形,其直径在1—2μm之间,主要由颗粒状物质、管状和泡状成分组成。它经甲苯胺蓝O染色后呈深蓝色,苏丹黑B染色后呈深黑色,考马斯蓝染色后呈蓝色,因此它不是类聚核糖核蛋白体,也不是一般的蛋白体和脂滴或脂质体,而可能是一种蛋白质和脂的复合物。其作用可能与共生固氮中的能量转换和供应有关。  相似文献   
6.
在模拟生理条件下,利用紫外和荧光光谱法研究栀子苷和牛血清白蛋白相互作用。通过Stern-Volmer方程和Lineweaver-Burk考察栀子苷对牛血清白蛋白内源性荧光的猝灭机制,分别在298 K、310 K和322 K下利用结合常数和结合位点数计算反应体系的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当温度为298 K、302 K和322 K时,栀子苷对牛血清白蛋白的猝灭常数分别为4.632×104、3.515×104和3.575×104mol/L,结合常数KA分别为1.805×104、2.546×104和4.165×104,结合位点数分别为1.334、1.112和0.944,栀子苷对牛血清白蛋白的猝灭方式属于静态猝灭;热力学参数ΔG0,ΔH0,ΔS0,表明栀子苷与牛血清白蛋白结合作用力为静电引力,根据Frster非辐射共振能量转移理论,计算出栀子苷与牛血清白蛋白之间的结合距离为1.78 nm。  相似文献   
7.
8.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PCR)获得了萝卜 (RaphanussativusL .)抗真菌蛋白 1(Rs_AFP1)基因编码区核苷酸序列。将整个阅读框架片段和去除了N_端信号肽序列的片段分别装入原核表达载体pET_32b( )中 ,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发现带有信号肽的Rs_AFP1不能在大肠杆菌中表达 ,而当这一序列去除后 ,表达出约 2 7kD的Rs_AFP1的融合蛋白。用凝血酶处理融合蛋白以去除N_端His.tag的部分序列 ,然后用处理后的融合蛋白进行了抑制真菌生长的实验。结果表明 ,在加入 0 .3g/L的Rs_AFP1的融合蛋白的培养液中 ,大丽轮枝菌 (VerticilliumdahliaeKleb .)的生长受到抑制 ,分别比加入对照细菌蛋白和PBS下降 5 7.5 %和 6 9.8% ;孢子的萌发也受到抑制。显然 ,细菌表达的融合蛋白对大丽轮枝菌的生长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嵌合型E1B 55-kDa蛋白缺陷型腺病毒载体治疗肿瘤的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ONYX-015和H101为可复制E1B 55-kDa蛋白缺陷的C族腺病毒,它们正作为抗癌药物进行临床研究. 然而它们在癌症基因治疗中的应用却受到了C族腺病毒天然特性的制约,部分原因是由于在恶性肿瘤中C族腺病毒受体(coxsackievirus-adenovirus receptor,CAR) 的表达量较低. 构建了一个以H101为骨架的含有编码35型腺病毒鞭毛区域的基因,替代5型腺病毒鞭毛基因的嵌合型腺病毒载体. 这一改动使得腺病毒载体可以通过一种在肿瘤中高表达的膜蛋白CD46感染肿瘤细胞. 应用RT-PCR方法检测不同肿瘤细胞株中CAR和CD46表达量的区别. 在CAR受体低表达的细胞株中(MDA-MB-435和MCF-7),H101-F35表现出比H101和ONYX-015更强的细胞杀伤效果;在CAR受体高表达的细胞株中(A549,NCI-H446,Hep3B,LNCaP,ZR-75-30和Bcap-37),H101-F35、 H101和ONYX-015的细胞杀伤效果则相似. 在荷MDA-MB-435肿瘤的裸鼠模型中,注射H101-F35的抑瘤效果比注射H101的抑瘤效果更明显. 这些结果表明嵌合型溶瘤腺病毒载体H101-F35在肿瘤基因治疗中将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