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目的:研究不同级别宫颈腺体病变组织中黏蛋白MUC2、MUC5AC、MUC6、CD10的表达情况,进而分析其与宫颈腺体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将2005年2月至2012年2月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妇产科手术切除及活检的宫颈病变患者病理组织183例,根据国际妇产科学联盟(FIGO)标准分为宫颈微腺体增生(MGH)60例;宫颈腺体不典型增生(EGD)57例;宫颈腺癌(ECA)56例,以免疫组化法检测MUC2、MUC5AC、MUC6、CD10的表达情况。结果:MUC2和CD10的阳性细胞比例随着宫颈腺体病变程度级别的增高呈上升趋势(P=0.046),而MUC5AC的表达则随着宫颈腺体病变程度级别的增高呈下降趋势(P0.001);MUC6在三种宫颈病变组织中均呈低表达,不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黏蛋白表型可以作为评估宫颈腺体病变恶性潜能的有用的标记物。  相似文献   
2.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分析了补骨脂(Psoralea corylifolia)不同器官、不同发育时期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的含量变化规律。2种呋喃香豆素类物质在补骨脂的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中均有积累,其含量在果实中最高,根中最低,幼嫩茎叶高于成熟茎叶,成熟期果实高于幼嫩期果实。通过组织化学和荧光显微技术对呋喃香豆素类物质的定位研究,同时结合分泌腔的系数与2种呋喃香豆素的含量相关性分析,证明补骨脂中分泌腔是2种呋喃香豆素积累的主要场所。  相似文献   
3.
为探索基于高通量筛选抗性主效miRNA功能分子的方法应用于抗性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us)的选育,研究借助高通量测序鉴定分析感染GCRV前后的草鱼头肾组织中miRNAs.测序结果共鉴定出821个成熟miRNAs,其中118个在GCRV攻毒组特异表达,82个为未攻毒组特有;差异分析结果显示,G...  相似文献   
4.
草炭作为土壤改良剂,可有效调节土壤基质的理化性质.本研究利用草炭在盆栽条件下改良葡萄根际土壤理化性质,用Logistic方程对葡萄年生长节律进行了模拟,并用灰色关联法分析了草炭含量、土壤物理性状及葡萄生长相互关系.结果表明:增施草炭可以显著提高土壤孔隙度、粘粒性物理含量;不同土壤栽培条件下葡萄生长均可用Logistic函数曲线进行可靠描述(R~20.98),并用数学分析的方法确定不同处理梢蔓和梢蔓粗的速生期和速生点,将一年生葡萄生长分为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土壤施加草炭后,缓苗期缩短,盆栽葡萄较快进入快速生长期,使生长前期缩短4-7d;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土壤物理性粘粒含量、孔隙度对葡萄新梢生长影响最大,比重对其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6.
目的了解解放军第98医院临床分离的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抗菌药物耐药基因存在状况及菌株亲缘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及序列分析的方法检测50株MRSA中10种耐药相关基因,采用Average法对耐药基因进行聚类分析。结果50株MRSA中m ecA、aac(6')-aph(2')、tetM和erm基因均阳性,qacA、blaTEM、aph(3')-III和ant(4',4')基因阳性率分别为92.0%、40.0%、98.0%和4.0%,vanA和vanB基因均阴性。在1号、2号、3号菌株的qacA基因序列编码区域同一位点均有1个碱基发生有义突变(G→A),相应的苏氨酸(T)被异亮氨酸(I)所取代。根据耐药基因的聚类分析该50株MRSA可分为2个亚群,为院内感染所致。结论临床分离的MRSA耐药相关基因携带率很高;qacA基因存在有义突变为新的发现;MRSA可导致克隆传播院内感染,并存在暴发性流行。  相似文献   
7.
利用gus为报告基因,通过统计gus基因瞬时表达的GUS 位点数和形成的愈伤组织,快速检测外源基因是否导入植物细胞及转化效率,以及对苹果转化早期阶段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A281对苹果叶片的浸染率比LBA4404浸染率要高,转化效率要好;叶片近轴面接触培养基转化效率较好,显著高于远轴面;整叶划痕为最佳切割方式,有利于提高苹果叶片转化率;苹果基因型、菌液浓度和共培养天数对不同基因型苹果的转化效率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8.
植物基因转化技术在苹果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苹果基因转化技术研究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从转化体系,选择标记,报告基因及目的基因的遗传学行为等方面综述了苹果遗传转化研究发展现状,着重论述了其在苹果遗传改良中的应用,并对植物基因转化技术在莱果上的应用前景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