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1.
东营坊遗址位于天津蓟县境内。2007年,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200m2,出土石制品90件。石制品原料系就地取材于遗址附近的河床或基岩;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石器和断块;剥片采用锤击法;石器以小型为主,包括刮削器和雕刻器,由硬锤直接加工而成,方向以正向居多。根据文化层底部哺乳动物化石的测年结果,遗址年代为旧石器时代中晚期过渡阶段或旧石器时代晚期早段。  相似文献   
2.
朝阳洞遗址是天津市首个发掘的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该遗址在2015年旧石器专项调查中发现。2019年7-9月,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吉林大学考古学院对其进行发掘。该遗址由1号地点和2号地点组成,1号地点出土了陶器、石制品和动物化石,2号地点仅出土了石制品。本文只研究2号地点出土的石制品,包括石片和石器。从石片特征判断,2号地点剥片技术为直接锤击法。石器的类型简单,只有刮削器和凹缺器两类,均以石片为毛坯。通过地质地层对比以及石器工业面貌,推测其年代应为旧石器时代晚期。朝阳洞遗址的发现不仅为构建天津地区旧石器时代的年代序列增添了新材料,而且对揭示该地区的早期人类行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太子陵旧石器地点于2005年4月发现,2005年5月又对其进行了复查。该地点位于天津蓟县东北部孙各庄乡清太子陵东侧冲沟西面的黄土台地中,在其浅黄色粉砂质黏土层和地表发现石制品58件,包括石核、石片、断块和石器。古人类选择地点附近的阶地底部河卵石为原料进行剥片和加工石器;硬锤锤击法为剥片的主要技术;石制品总体以小型和微型居多;石器主要以石片为毛坯,刮削器是主要类型;石器多由古人类在石片的一侧采用锤击法正向加工而成。地貌与地层对比则显示遗址的时代大致属于晚更新世晚期之末或全新世早期。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量化方法,对桃花园墓地明清时期101例女性足骨形变方式、程度、对称性等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双侧足骨形变总体上是对称的。缠足对跗骨的影响主要在于整体尺寸缩小和关节面改变。第1跖骨除整体尺寸缩小外,还存在诸多明显的骨体形态改变;第2、3跖骨头部和底部尺寸缩小,但形变不大。第3至第5近节趾骨骨体长度和高度的侧别差异明显,特别是第3近节趾骨双侧整体不对称。该群体至少在18岁时已经缠足,25岁以后足骨已发生形变,35岁之后形变较明显。部分个体足骨形变程度较轻,其生前可能仅束足纤直,未经裹弯。足骨形变程度与陪葬品多寡并无相关性,其形变差异很可能与身体疾病、劳作需要、缠足方法或缠足观念差异有关。  相似文献   
5.
天津蓟县桃花园明清家族墓地人骨的身高推算(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天津蓟县桃花园墓地2004年和2005年出土的171例成年人骨标本的身高推算,得出桃花园组男性居民的平均身高约为167.19cm,女性居民的平均身高约为152.89cm。男性居民的平均身高普遍高于古代北方居民,而低于现代北方居民。女性居民身高水平低于古代北方居民和我国现代北方居民。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