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探究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外周血巨噬细胞中脂质稳态与动脉粥样硬化指数的关联机制。方法:2015年1月至2020年9月,筛选78名2型冠心病合并糖尿病患者,根据血糖变异度分为3组:A组、B组及C组。检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空腹胰岛素(FINS)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评估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I)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并分析其相关性及独立危险因素。结果:B组较A组TC、LDL-C和AI升高,HDL-C降低,B组较C组TC、LDL-C和AI降低,HDL-C升高(P<0.05)。B组较A组hs-CRP、FINS、TG值升高,B组较C组hs-CRP、FINS、TG值降低(P<0.05)。B组较A组HOMA-IR值升高,B组较C组HOMA-IR值降低(P<0.05)。B组较A组AI和冠脉Gensini评分值升高,B组较C组AI和冠脉Gensini评分降低(P<0.05)。Person线性相关分析显示:hs-CRP、TG、Gensini评分、HOMA-IR值与AI正相关(P<0.05)。在逻辑回归模型中,结果显示:hs-CRP、TG、Gensini评分、HOMA-IR值是AI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Gensini评分与AI呈正相关,且hs-CRP、TG、Gensini评分、HOMA-IR值AI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Chemerin是2007年新确认的一种脂肪因子,其主要功能受体为ChemR23。近期研究发现chemerin可能是联系肥胖、糖尿病及动脉粥样硬化的潜在因子,有望为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的预防及治疗提供新的靶点。然而,chemerin及其受体ChemR23参与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本文将就目前研究中chemerin及其受体ChemR23与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关系作一综述,并从免疫及炎症反应、氧化应激、自噬、糖脂代谢和胰岛素抵抗等方面,分析chemerin分别对巨噬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脂肪细胞及骨骼肌细胞的影响,从而进一步阐述chemerin及其受体ChemR23参与糖尿病及其大血管病变的具体生物学机制。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左甲状腺素联合碘131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甲状腺体积、促甲状腺激素受体抗体(Thyrotropin receptor antibody,TR-Ab)和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hyroid peroxidase antibody,TPOAb)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2013年1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使用小剂量(111~148 MBq)的碘131,观察组在碘131的基础上,联合服用左甲状腺素,每次12.5μg,每日1次,均治疗3个月后观察疗效及甲状腺体积、TR-Ab和TPOAb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3个月后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甲状腺体积、TR-Ab和TPOAb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上述指标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清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ree triiodothyronine,FT3)、促甲状腺素(Thyroxine,TSH)和游离四碘甲状腺素(Free tetraiodothyroxine,FT4)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FT3和FT4水平明显降低(P0.05),血清TSH水平明显升高(P0.05),观察组更加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的血清甲状腺球蛋白(Thyroglobulin,Tg)和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eine protease inhibitor C,Cys C)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的血清Tg和Cys C水平明显降低(P0.05),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左甲状腺素联合碘131对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有确切的疗效,能有效阻碍甲状腺自身抗体产生,改善甲状腺功能,降低血清Tg和Cys C水平。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是危害人群健康的一种慢性疾病。糖尿病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的特异性病变,其并发症主要包括肾脏病变,视网膜病变及神经病变。而其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其发生机制研究已形成多种学说,主要有非酶糖基化、多元醇通路、氧化应激及己糖胺通路学说等。近年来硫辛酸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治疗作用是国内外研究的热点,硫辛酸是高效抗氧化剂,清除自由基和活性氧,再生体内谷胱甘肽等其他抗氧化剂,减弱氧化应激,从而硫辛酸可减弱多种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诱发因素,并干预多元醇通路与己糖胺通路,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中的相应靶器官有保护作用,本文就硫辛酸在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的应用做一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高龄老年患者抗凝治疗的安全性及其影响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选入2019年3月~2021年3月在我院老年科一病区接受抗凝治疗的128例高龄(≥80岁)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一般资料、病史、合并用药等,并对其进行3~12个月的随访,记录国际标准化比率(INR)以及出血、缺血性脑卒中等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128例患者共有不良事件39例(30.47 %),其中出血26例(20.31 %),新发缺血性脑卒中3例(2.34 %),PT高值2例(1.56 %),死亡11例(8.59 %)(其中2例大出血死亡,1例缺血性脑卒中死亡);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合用激素、合用抗血小板药以及新发恶性肿瘤是高龄老年患者抗凝治疗后发生不良事件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高龄老年患者根据综合评估后,采用小剂量、常规剂量等不同抗凝方案进行治疗均是合理的选择,其疗效及安全性无明显差异;但对于女性、合用激素和血小板药以及新发恶性肿瘤的患者要警惕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