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2014年   1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78 毫秒
1
1.
青海湖东-克图地区普氏原羚生境适宜性评价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普氏原羚(Procapraprzewalskii)是我国特有珍稀濒危动物,历史上曾分布于我国的内蒙古、甘肃、宁夏和青海等地,现仅分布在青海湖周边地区。作者通过2002–2004年不同季节的实地调查,在地理信息系统(GIS)的支持下,以可食植物丰富度、坡度、隐蔽条件和人类活动等为评价因子,采用生境评价模型,对普氏原羚的主要分布区之一青海湖东-克图地区进行了适宜性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不考虑人类活动影响时普氏原羚的适宜和次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2493.76hm2和18624.06hm2,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05%和60.15%;考虑人类活动影响时,普氏原羚的适宜和次适宜生境面积分别减少了5.81%和33.09%,而不适宜生境面积增加了38.90%。由于普氏原羚的生境受到居民地、道路、围栏等人类活动的强烈影响,导致大量适宜生境丧失,生境隔离和破碎化日益加剧,建议重新规划保护区,将普氏原羚的适宜生境划入保护区的核心区;建立生境廊道,拆除部分围栏,以提高普氏原羚的生境质量,促进其种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吕晨阳  金崑  王秀磊 《生态科学》2014,33(5):931-936
赛加羚羊(Saiga tatarica)是一种濒危动物, 在我国已近 50 年未发现野生种群。为了其野生种群的恢复, 国家林业局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中心于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由国外引入进行人工饲养, 现已经达到一百余只。武威东沙窝地区曾是赛加羚羊的历史分布区 , 现为甘肃濒危动物保护与繁育中心所在地。通过对该中心半散放种群的行为进行观察和对植被、地形等数据的分析, 显示不考虑人类活动因素影响时, 最适宜与适宜的面积分别为 30.87 km²和 23.25 km²,分别占研究区总面积的 31.076%和 23.404%; 考虑人类活动影响因素时, 最适宜与适宜的面积分别减少了 4.903%和3.268%, 人类活动影响因素对东沙窝地区赛加羚羊潜在生境适宜性影响较小。结果表明该地区比较适宜作为赛加羚羊野外放归后的栖息地。为了进一步提高赛加羚羊放归时的存活率, 建议对东沙窝地区进行适当的生境改造及保护 ; 在适宜性强的斑块之间建立廊道, 在繁殖季节和冬季补饲等。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