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1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目的】旨在研究鸡痘病毒ORF73和ORF214编码蛋白是否具有IL-18结合蛋白的功能,以及ORF73或ORF214基因缺失后对重组病毒诱导免疫应答的影响。【方法】以缺失ORF73或ORF214基因并表达H5亚型AIVHA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LP-△73LRH5A、rFPVLP-△214LRH5A)作为研究对象,以未缺失ORF73或ORF214基因而表达H5亚型AIVHA基因的重组鸡痘病毒(rFPVLP-12LSH5A)作为对照,检测重组病毒体外诱导SPF鸡脾细胞和外周血淋巴细胞产生IFN情况,同时检测重组病毒免疫SPF鸡后诱导的体液免疫、CD4+/CD8+比值、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和H5亚型AIV强毒攻击后的免疫保护效力。【结果】rFPVLP-△73LRH5A和rFPVLP-△214LRH5A体外诱导脾细胞产生的IFN量显著高于rFPVLP-12LSH5A,而免疫10d后的CD4+/CD8+比值显著低于rFPVLP-12LSH5A;3种重组鸡痘病毒诱导外周血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没有明显差异;3种重组病毒在SPF鸡均产生针对H5亚型AIV的HI抗体,免疫14d后rFPVLP-△214LRH5A组诱生的HI抗体水平显著低于rFPVLP-12LSH5A组的抗体,但3组在免疫21d后HPAIV的致死性攻击时,均100%被保护。【结论】鸡痘病毒ORF73和ORF214编码蛋白具有IL-18结合蛋白抑制IFN产生的功能,虽然缺失株和亲本株重组鸡痘病毒在细胞和体液免疫应答存在一定差异,但在SPF鸡均能诱导产生良好的免疫保护。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近年来,随着干细胞理论及技术的发展,很多科学家都致力于应用干细胞治疗糖尿病,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干细胞移植治疗糖尿病的关键是干细胞的来源和定向诱导分化的手段,该文简要综述了目前在这些方面取得了诸多成果以及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背景] 鸭疫里默氏杆菌感染是危害水禽业最严重的细菌传染性病之一,鹅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病的发病率有逐渐增高趋势,给养鹅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目的] 为更好地预防控制鹅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病、解决鹅养殖场临床用药问题及进一步探究鸭源和鹅源鸭疫里默氏杆菌之间的关系。[方法] 对江苏地区的发病鹅进行鸭疫里默氏杆菌的分离培养、多重PCR方法鉴定及生化试验,并对分离获得的10株鸭疫里默氏杆菌进行药敏试验、血清型鉴定及雏鸭致病性试验。[结果] 药敏试验结果显示,鹅源分离菌株对大观霉素、磺胺异噁唑、头孢曲松、头孢拉定、氟苯尼考最敏感,对新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和克林霉素耐药性最高且多重耐药性严重。血清型鉴定表明,江苏地区分离的10株鹅源鸭疫里默氏杆菌主要以血清型2型为主。雏鸭致病性试验表明,鹅源鸭疫里默氏杆菌分离株均引起雏鸭不同程度发病,其中3株鹅源临床分离株经1×107 CFU/羽攻毒后可引起雏鸭100%的致死率。[结论] 为鹅源鸭疫里默氏杆菌的预防控制、临床治疗及进一步研究鸭源和鹅源鸭疫里默氏杆菌之间的关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1)了解慢性盆腔炎患者宫颈局部分泌物及盆腔病原体培养结果的一致性;(2)了解盆腔炎患者盆腔与宫颈病原微生物感染的情况。方法对2009年12月至2010年3月因慢性盆腔炎住院患者,将其宫颈局部分泌物进行病原体培养,后经腹腔镜将其盆腔积液或盆腔冲洗液进行病原体培养,将培养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1)慢性盆腔炎患者盆腔与宫颈分泌物病原微生物培养有中度一致性,Kappa=0.494,Z<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PID患者中,UU检出率高,在宫颈局部及盆腔积液或冲洗液中的检出率分别为46.07%和27.45%;CT的检出率也较高,在宫颈局部及盆腔积液或冲洗液的检出率分别为19.60%和17.64%。结论慢性盆腔炎患者中严格按照操作行宫颈局部分泌物培养对盆腔炎用药有一定的指导意义,盆腔及宫颈局部UU感染率明显高于其他STD病原体。  相似文献   
5.
八种国产大戟属植物的核型报道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8种大戟属Euphorbia L.植物的核型分析结果表明,大戟属不同亚属的染色体基数与其形态变 异的复杂性有一定关系。地锦草亚属subgen.Chamaesyce 3个种染色体基数分别为x=8,9,11;一品红 亚属subgen.Poinsettia两个种染色体基数均为x=7,分别为四倍体和八倍体;乳浆大戟亚属subgen. Esula 3个种,染色体基数分别为x=7,10,10。根据以前学者发表的资料分析,一品红亚属和大戟亚属 Subgen. Euphorbia的染色体基数是很稳定的,分别为x=7和x=10;通奶草E.hypericifolia为x=8 的四倍体,它不仅有染色体整倍性的变异,还有异基数性的变化。结合以前学者的研究,笔者支持x= 10为大戟属的最原始基数的观点。齿裂大戟E.dentata和通奶草具不同的染色体倍性,猫眼草E. esula的细胞染色体数目观察证实了我国存在四倍体的居群,与欧洲和北美的植物构成一个典型的多倍体复合体。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