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为了研究人表皮生长因子显性负性突变体(dominant negative mutant of EGFR, dnEGFR)对胃癌细胞体内成瘤及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用目的质粒pEGFPN1 dnEGFR,空质粒载体pEGFP N1分别转染胃癌细胞NCI-N87.筛选出稳定转染株,实验共分3组:NCI-N87细胞未转染组(untreated NCI-N87,UN组),NCI-N87细胞pEGFP-N1转染组(EN组);NCI-N87细胞pEGFPN1-dnEGFR转染组(DN组).将3组细胞接种于裸鼠右后足垫,6周后测量移植瘤大小及对应腹股沟转移淋巴结数目,HE染色验证,real-time PCR和Western 印迹检测3组细胞中AKT1、MAPK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改变.结果发现,DN组移植瘤较UN、EN组明显缩小(P<0.05),且右腹股沟转移淋巴结数目较UN、EN组减少(P<0.05).DN组细胞中,AKT1、MAPK3 mRNA和蛋白水平较UN、EN组降低(P<0.05).提示pEGFPN1-dnEGFR可抑制裸鼠体内胃癌细胞成瘤及淋巴结转移,AKT1及MAPK3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2.
DNA甲基转移酶(DNA methyltransferase, DNMT)是表观遗传学研究热点. 本文分析DNMT1、DNMT2、DNMT3A、DNMT3B、 DNMT3L在成人胃粘膜的表达,并初步研究DNMT抑制剂对胃粘膜细胞的影响. 免疫组织化学法对60例成人胃粘膜组织分析发现 ,5种DNMT均在组织中表达,以DNMT2、DNMT3B表达率较高,DNMT3L、DNMT3A次之,DNMT1较低.进一步分析发现,幽门螺杆菌 感染与非感染的胃粘膜组织有DNMT表达差异,以感染组中DNMT1、DNMT2、DNMT3B表达增强较显著. 免疫荧光法及Western免 疫印迹法对胃粘膜细胞株GES 1分析发现,5种DNMT亦在细胞中表达;且DNMT1为胞核胞浆共表达,DNMT2为胞核表达, DNMT3A、DNMT3B、DNMT3L为胞浆表达. 噻唑蓝比色法研究GES-1发现,DNMT抑制剂5-氮杂-2′-脱氧胞苷可抑制GES 1增 殖,并呈时间剂量依赖. 研究提示,DNMT在成人胃粘膜表达并发挥作用,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可能与DNMT表达异常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表皮生长因子显性负性突变体(dominant negative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DNEGFR))对胃癌细胞促血管形成能力的影响及其分子机制,并检测其对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方法选用2株人胃癌细胞,分为如下6组:SGC-7901及NCI-N87细胞未转染组(US组,UN组),SGC-7901及NCI-N87细胞pEGFP-N1质粒转染组(ES组,EN组),SGC-7901及NCI-N87细胞pEGFPN1-DNEGFR质粒转染组(DS组,DN组)。采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umbilical vein endothelial cell,HUVEC)管腔结构形成实验检测体外促血管形成能力,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细胞培养液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水平,建立人胃癌细胞裸鼠移植瘤模型,标本微血管密度(microvessel density,MVD)检测体内促血管形成能力,标本体积检测其对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的影响。结果转染pEGFPN1-DNEGFR质粒的人胃癌细胞株出现HUVEC管腔结构形成抑制,培养液中VEGF水平降低,MVD计数降低,裸鼠皮下移植瘤体积变小。结论 DNEGFR可能通过下调VEGF分泌抑制胃癌细胞体外及裸鼠体内促血管形成能力,最终抑制裸鼠皮下移植瘤生长。  相似文献   
4.
探讨HMGA2、E-cadherin及N-cadherin在胃癌组织中差异性表达的临床意义及其与上皮细胞间质转化的关系.应用RT-PCR方法检测20例胃癌组织及对应的正常胃粘膜组织HMGA2 mRNA的表达,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71例胃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HMGA2、E-cadherin及N-cadherin的表达情况,与临床资料做统计学分析.HMGA2 mRNA在胃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在胃癌组织中HMGA2、E-cadherin及N-cadherin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4.7%、29.6%和43.7%,HMGA2和E-cadherin的表达成负相关(P<0.05),和N-cadherin的表达成正相关(P<0.05),HMGA2表达和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显著相关性(P<0.05).HMGA2高表达的胃癌组织中有明显的上皮细胞间质转化表型,其表达与胃癌侵润转移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5.
EGFR和KDR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探讨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EGFR)和含激酶插入区受体(kinase-insert domain-containing receptor,KDR)的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其临床意义.应用免疫组织化学PV法,检测60例胃癌组织中EGFR和KDR的表达情况,并且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胃癌组织中EGFR和KDR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8.3%(29/60)、63.3%(38/60),二者的阳性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相关(P〈0.05),并且存在共表达现象,表达强度呈正相关(rs=0.664,P〈0.05).EGFR和KDR在胃癌的进展中起协同作用,为靶向EGFR和KDR生物治疗制剂在胃癌生物治疗中的应用及联合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肿瘤干细胞对恶性肿瘤辅助治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郎  王子卫 《生命科学》2010,(8):801-805
放化疗是目前恶性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但是迄今为止,除了手术以外,几乎没有能单独根治恶性肿瘤的治疗方法,甚至一些恶性肿瘤在手术、化疗或放疗后会出现再生和侵袭能力增强,被称为恶性肿瘤治疗后再增殖,这可能是恶性肿瘤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其主要机制可能是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s,CSCs)对放化疗的耐受,以及放化疗导致肿瘤细胞的上皮细胞间质化,继而提高了肿瘤侵袭性。该文将从CSCs的角度重新探讨放化疗等辅助治疗对恶性肿瘤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张能  查郎  黄镇  王子卫 《生命科学研究》2011,15(2):154-157,183
观察E-cadherin,Krüppel-like factor 4(KLF4)蛋白在胃癌和正常胃黏膜组织中的表达,分析其与胃癌浸润、转移的关系.应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4例手术切除的胃癌标本及对应正常胃黏膜组织中E-cadherin,KLF4蛋白的表达.各指标之间相关因素的差异性比较采用χ2检验,E-cadherin,KLF4相关性研究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与正常胃组织相比,E-cadherin、KLF4蛋白在胃癌组织中均呈低表达或者缺失(分别42.9%vs.95.24%,8.3%vs 81%,P<0.05).E-cadherin、KLF4蛋白的阳性表达率与组织分级(P<0.05)、肿瘤浸润深度(P<0.05)、淋巴转移(P<0.05)明确相关.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KLF4蛋白与E-cadherin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因此,E-cadherin,KLF4蛋白水平低表达可能与胃癌浸润和转移有关,而联合检测更能有效判断胃癌这一生物学行为.  相似文献   
8.
人EGFR显性负性突变体负调控内源性EGFR功能的机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刚  王子卫  赵林  张能  董浦江 《生命科学研究》2010,14(3):203-207,239
通过定向克隆法构建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DNEGFR,脂质体介导下转染体外培养的SGC-7901细胞,应用Western blotting检测DNEGFR-EGFP蛋白的表达,激光共聚焦显微镜对DNEGFR-EGFP亚细胞结构定位检测;并经RT-PCR、Western blotting检测DNEGFR-EGFP对内源性EGFRmRNA水平、蛋白及磷酸化水平的影响.成功检测到DNEGFR-EGFP蛋白的表达,DNEGFR-EGFP蛋白主要定位于细胞膜,DNEGFR-EGFP能降低内源性EGFR蛋白磷酸化水平,而对内源性EGFRmRNA水平及蛋白水平无影响.研究证明DNEGFR通过降低内源性EGFR蛋白磷酸化水平负调控EGFR功能,为靶向EGFR显性负性策略在肿瘤生物治疗中的进一步研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人表皮生长因子显性负性突变体(dominant negative mutant of EGFR,dnEGFR)对胃癌细胞体内成瘤及淋巴结转移的影响,用目的质粒pEGFPN1-dnEGFR,空质粒载体pEGFP-N1分别转染胃癌细胞NCI-N87.筛选出稳定转染株,实验共分3组:NCI-N87细胞未转染组(untreated NCI-N87,UN组),NCI-N87细胞pEGFP-N1转染组(EN组);NCI-N87细胞pEGFPN1-dnEGFR转染组(DN组).将3组细胞接种于裸鼠右后足垫,6周后测量移植瘤大小及对应腹股沟转移淋巴结数目,HE染色验证,real-time 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3组细胞中AKT1、MAPK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改变.结果发现,DN组移植瘤较UN、EN组明显缩小(P0.05),且右腹股沟转移淋巴结数目较UN、EN组减少(P0.05).DN组细胞中,AKT1、MAPK3 mRNA和蛋白水平较UN、EN组降低(P0.05).提示pEGFPN1-dnEGFR可抑制裸鼠体内胃癌细胞成瘤及淋巴结转移,AKT1及MAPK3信号通路可能参与其中.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