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通过研究海水中不同浓度重金属胁迫对海洋青鳉(Oryzias melastigma)生理生化的影响, 探讨与分析各指标间的相互关系, 为海洋重金属污染的生物监测提供参考。按海水水质标准分别设定铜(Cu)和镉(Cd)离子各3个浓度梯度, 测定海洋青鳉中乳酸(LA)、乳酸脱氢酶(LDH)、睾酮(T)、促卵泡素(FSH)、促黄体生成素(LH))及产卵量的动态变化。海洋青鳉中的LA含量随铜胁迫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 随镉胁迫浓度的增加而升高; LDH活性在铜胁迫下变化不大, 而随镉胁迫时间的延长略有上升; T含量在短期铜胁迫下有所升高, 但随胁迫时间的延长呈显著下降趋势, 却随镉胁迫浓度升高及胁迫时间延长而上升; FSH与LH含量随铜胁迫浓度增加呈显著下降, 随镉胁迫浓度增加呈先降后升趋势, 两者的含量变化与T的动态密切相关。与此同时, 随铜胁迫时间的延长和胁迫浓度的增加, 青鳉的产卵量也呈显著下降趋势。综合表明, 铜或镉胁迫均能显著影响雌性青鳉的LA含量, 增加能量消耗, 进而影响性激素水平, 最终影响到产卵量, 但两类离子的影响存在较大的差异性。因此, 一定浓度的铜或镉胁迫会导致海洋青鳉鱼体内生理生化的变化, 且存在两性差异性, 雌鱼对铜或镉胁迫的响应敏感强, 可选择雌鱼开展相关污染监测。  相似文献   
2.
3.
为探究大海马(Hippocampus kuda Bleeker)幼体在高盐、低盐胁迫条件下的基因表达水平的变化规律, 对实验条件下的大海马幼体的肝脏样品进行了转录组测序。对照组(CK, 25‰)、高盐(HS-test, 31‰)和低盐 (LS-test, 17‰)胁迫组共获得71794个单基因簇(Unigenes), N50为1780 bp, 平均长度为820.71 bp。高盐胁迫组与对照组比较, 共获得2740个差异表达基因 (DEGs), 其中495个DEGs上调, 2245个DEGs下调; 与对照组相比, 低盐胁迫组共获得3715个DEGs, 其中1854个DEGs上调, 1861个DEGs下调。高/低盐胁迫组DEGs经 KEGG 数据库富集发现, 高/低盐度胁迫均能导致大海马幼体体内氨基酸代谢、免疫代谢、能量和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受到影响。其中, 低盐胁迫时能量代谢和氨基酸代谢的相关基因显著上调, 高盐胁迫时脂肪酸代谢的相关基因显著下调, 而高/低盐胁迫时免疫代谢的相关基因都显著上调。从经过盐度胁迫的大海马幼体的肝脏转录组中分别筛选到免疫相关基因Gst、Hsp70、Hsp90、Sod、Bcl-2、Gadd45α、Tcrβ、Tap2和Traf3, 脂肪酸代谢相关基因Fadsd6、Fas、Sqle、Cyp51、Elovl6和Slc27a6, 能量代谢相关基因Vlcad、Pdha1、Mdh1、Idh3b、G6pd和Sdhd, 及一些氨基酸代谢相关基因Gldc、Atp6v1e1、Sms、Fadh、Asl、Ass1和Glud1等, 可作为大海马幼体响应环境盐度变化应激的候选基因。研究结果为盐度胁迫下大海马幼体的稳态调控机制的研究奠定了一定基础, 有助于在养殖实践中预防极端的盐度改变对大海马幼体所造成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D-半乳糖皮下注射致Wistar大鼠亚急性衰老模型,观察AP液对大鼠衰老指标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AP液能明显增加胸腺重/体重的比值,提高血清SOD活性和降低血清LPO活性。AP液抗衰老组血清SOD活性比衰老模型组增加25.29%,血清LPO活性下降6.24%,提示AP液可能具有抗衰老作用。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应用理论分布模型和5个聚集强度指标,研究百山祖北坡中山常绿阔叶林多脉青冈种群分布格局。结果表明:多脉青冈种群结构呈基部和中部宽、顶部窄的形状,龄级完整,属于稳定型,但存在波动性;从整个种群和不同发育阶段来看,多脉青冈的分布格局主要呈聚集分布,且随年龄增长,聚集度逐渐降低,呈现扩散趋势,到大树期为随机分布。种群自身生物学特性、种群生境以及环境资源等综合因素影响多脉青冈的年龄结构和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6.
以海洋青鳉(Oryzias melastigma)为试验动物, 分析了铜和镉两种重金属离子胁迫对海洋青鳉摄食行为特征的影响, 包括摄食响应时间、摄食量、摄食成功率和摄食效率等参数。结果显示, 随着Cu2+浓度的升高, 开始时, 海洋青鳉的摄食量有所升高, 当Cu2+浓度达到0.087 mg/L时有最大的摄食量和最短的摄食响应时间。随后, 摄食量出现下降, 在0.174 mg/L时达到最低。低浓度的Cu2+还能提高海洋青鳉的摄食成功率和摄食效率, 而Cu2+的高浓度和长时间暴露则降低海洋青鳉的摄食成功率和摄食效率。Cd2+对海洋青鳉的摄食行为具有明显的抑制效应, Cd2+抑制海洋青鳉摄食的最低可见效应浓度为 0.65 mg/L, 摄食量、摄食成功率和摄食效率均随着Cd2+浓度的升高而降低。此外, 在Cu2+和Cd2+胁迫下, 对食物的响应时间有性别差异, 雌性显著短于雄性, 还存在群体显著短于个体等现象。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究虚拟导航支气管镜联合EBUS-GS技术在直径≤2 cm的肺外周结节诊断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选取2019年5月-2022年5月期间在我院就诊的140例直径≤2 cm的肺外周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7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支气管镜技术进行诊断,实验组使用虚拟导航支气管镜联合EBUS-GS技术进行诊断,并进行随访实验。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可视率、操作时间、诊断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对照组和实验组中的病灶位置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病变大小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可视率高于对照组。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支气管镜操作总时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探及病灶位置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中恶性病变的诊断率为89.74%,良性肺结节的诊断率为83.87%,而对照组恶性病变的诊断率为60%,良性结节的诊断率为50%,两组间病变性质的良性和恶性诊断率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18.5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拟导航支气管镜联合EBUS-GS技术是一种可行且有效的方法,可用于直径≤2 cm的肺外周结节的诊断。该技术既可提高诊断准确性,又可减少不必要的切除手术,对患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硫利达嗪作为吩噻嗪类抗精神病类药物,具有诱导肿瘤发生免疫原性死亡(ICD)、激活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潜力。本研究利用A549和H1299细胞探讨了硫利达嗪诱导肺腺癌细胞免疫原性死亡及其分子机制。将不同浓度的硫利达嗪与A549和H1299细胞共孵育24 h后,利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细胞的存活及生长情况,利用流式细胞术分析细胞凋亡率,利用ATP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上清中的ATP含量,利用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表面钙网蛋白(CRT)的表达,利用蛋白质印迹(Western blot)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裂解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 3)、B淋巴细胞瘤-2(Bcl-2)、Bcl-2相关X蛋白(Bax)、细胞色素C(Cyt C)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硫利达嗪能够显著抑制A549和H1299细胞的增殖,促进细胞凋亡,细胞增殖抑制及凋亡呈浓度依赖性。ATP分泌量增加及细胞表面CRT的表达水平上调,表明上述细胞发生了免疫原性死亡。而Bcl-2表达水平下降,Bax和Cyt C以及Cleaved caspase 3表达水平上调,进一步证明了硫利达嗪可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上述结果表明,硫利达嗪可通过线粒体应激信号通路诱导肺腺癌细胞发生免疫原性死亡,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