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2005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1.
都氏颚口线虫(Gnathostoma doloresi Tubangui 1925)是1959年以来在雅安、名山等县的家猪胃内发现的。为了解其感染情况,又于1976年12月8日在雅安冻肉厂调查,共检查164个猪胃(多收购于名山县),其中感染该虫的胃34个,占20.73%,感染强度1—48条,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描述了寄生在四川家养林麝肠道内的艾美属原虫二新种:麝艾美虫,新种(Eimeriamoschussp.nov.)和金风山艾美虫,新种(E.jinfengshanenisissp.nov.)。  相似文献   
3.
成都市动物园野生动物寄生虫调查报告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弄清成都市动物园野生动物感染寄生虫情况,以便今后制订合理的防治措施,我们于1982年2月至5月对成都市动物园内的72种265只野生动物(其中包括肉食类14种28只;灵长类11种79只;杂食类13种42只;草食类28种101只和禽类6种15只)进行了寄生虫调查,现将调查方法和结果报告于后。调查方法一、用沉淀法、漂浮法和部分采用贝尔曼法或法依德法检查各种动物粪便内蠕虫的虫卵和幼虫,原虫的卵囊或包囊。规定沉淀法每份标本检查三张沉淀宽涂片;漂浮法每份标本检查全部沾取液膜的盖玻片(或用铜丝圈沾取两滴液膜的涂片);贝尔曼法和法依德法则检查全部去掉…  相似文献   
4.
报道寄生于四川17种动物体内的钩口线虫12种,它们隶属于钩口科的6个属,亦记述了部份宿主的感染情况。  相似文献   
5.
四川蛙类吸虫二新种记述(复殖目:蛙蠕科、脐宫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82年至1984年,作者在四川省雅安市解剖双团棘胸蛙Rana Phrynoides Boulenger时,获得吸虫数种。其中两种经鉴定系新种,分隶于蛙蠕科Batrachotrematidae的蛙蠕属Batrachotrema和脐宫科Omphalometridae、脐宫亚科Omphalometrinae的树蛙吸虫属Rhacophotrema。现描述如下。模式标本保存在四川农学院牧医系。文中量度单位为毫米,括号内为平均值。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采自四川家养林麝肠道内寄生的食道口线虫一新种--细小食道口线虫Oesophagostomum pavula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四川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相似文献   
7.
1983年10—11月,在西藏林芝县八一镇解剖高山蛙Altirana parkeri Stejneger 45只,在肠道内获得一种吸虫共68条。经鉴定,认为系似巨颈科Marcroderoididae McMullea,1937单宫亚科Haplometrinae Pratt,1902累智属Rauschiella Babero,1951一新种。描述如下。文中测量单位为毫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