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0年   1篇
  2013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尿素酶试验的最佳pH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尿素酶试验过去一直用来鉴别变形杆菌。由于变形杆菌的尿素酶活性很强,对于实验条件无特殊要求。除变形杆菌外,具有较强尿素酶活性的细菌还有克雷伯氏菌,耶尔森氏菌。而柠檬酸杆菌和阴沟杆菌,则被认为是尿素酶阴性的细菌,或少数为阳性或迟缓阳性,在菌属鉴  相似文献   
2.
本文报告应用弗氏柠檬酸细萄噬菌体3组,大肠埃希氏菌噬菌体4组,阴沟肠杆菌噬菌体1组和沙门氏菌O-I噬菌体快速诊断沙门氏菌的结果。沙门氏菌0-I噬菌体可裂解沙门氏菌属地方株1393株中的1351株(97%)。柠檬酸细菌属噬菌体和共可裂解柠橡酸细菌属地方株381株中的362株(95%)。阴沟肠杆菌噬菌体Ent可裂解阴淘肠杆菌地方株l 50株中的133株(84.2%)。埃希氏菌属噬菌体E—1、E一2、E-3和E-4共可裂解埃希氏菌属地方株683株中的567株(83%)。由于E一1和E一2噬菌体的联合使用,可使o I噬菌体对埃希氏菌属地方株的误诊率从6.3%下降到0.6%。E一4噬菌体对沙门氏菌属地方株的误诊率可因与。一I噬菌体的联合使用而从0.36%下降到0.07%。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揿针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江苏省第二中医院收治的96例急性扁桃体炎患儿,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48例,给予蓝芩口服液治疗,研究组48例,给予揿针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治疗前后WBC、CRP、NEU水平以及不良反应率。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7.92 % vs.83.88 %,P<0.05);研究组咽痛消失时间、扁桃体肿大消失时间、发热消失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WBC、CRP、NEU水平指标比较(P>0.05);治疗后WBC、CRP、NEU水平指标比较(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08 % vs.16.67 %,P<0.05)。结论:揿针联合蓝芩口服液治疗小儿急性扁桃体炎疗效显著,能有效的降低临床症状消失时间,控制炎症,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依据临床的几种常规的给药方式,对比研究京尼平苷不同给药途径对肝脏的毒性作用,为其进一步研究开发及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应用SD大鼠,采用口服(ig)、静注(iv)、肌注(im)、鼻腔(ns)四种给药途径给予京尼平苷溶液一个月.以肝脏指数、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为指标,考察不同给药途径下京尼平苷的肝脏毒性作用.结果:由肝脏指数得出:口服(ig)>静注(iv)>鼻腔(ns)≈肌注(im)>空白(P<0.05);由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及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活性得出:静注(iv)>口服(ig)>肌注(im)>鼻腔(ns)>空白(P<0.01).结论:综合上述指标分析,口服(ig)、静注(iv)、肌注(im)、鼻腔(ns)四种给药途径中,鼻腔(ns)给药方式的京尼平苷对肝脏的毒性作用较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