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1.
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为药用木本植物。以栀子果皮、种子团和种子为外植体,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及不同培养方式对愈伤组织诱导和芽分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培养基成分为MS+0.5 mg·L–12,4-D+0.25 mg·L–16-BA较适宜果皮和种子愈伤组织的诱导,诱导率分别为83.3%和88.5%;培养基成分为MS+1.0 mg·L–12,4-D+1.0 mg·L–16-BA较适宜种子团愈伤组织的诱导,诱导率为78.1%。3种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中,只有种子愈伤组织能通过液体培养分化出芽;TDZ对芽分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最佳的芽分化培养基为MS+0.05 mg·L–1NAA+0.10 mg·L–1TDZ,其愈伤组织分化率为8.75%。该研究以栀子种子为外植体,并获得了再生植株,为药用植物栀子转基因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目前应用植物代谢工程在提高活性天然产物产量方面的研究成果,讨论了植物代谢工程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该研究对3个阳春砂栽培类型长果、圆果、仲华,海南砂和1个疑似阳春砂新栽培类型锦秋进行了植物学性状观察、RAPD分子鉴定,并测定了各砂仁种质的活性成分。结果表明:锦秋叶缘具有双边波状和单边波状两种现象,表现出处于长果、圆果与海南砂之间;锦秋叶舌的长度和开花物候期也介于海南砂和长果、圆果之间;果实的性状方面比较复杂,锦秋果实呈胖圆状与圆果、海南砂相似,不同于长果和仲华的长圆形;果实黑褐色,不同于长果、圆果的红色而与仲华和海南砂相近;果刺尖锐状与长果、圆果和仲华的相似,不同于海南砂的平钝形果刺。锦秋与仲华除果实形状外的生物学性状指标都相似。从91个引物中随机筛选出3个多态性丰富的引物,多态性比率为91.2%,显示该物种遗传变异较高;各个样品间的相似系数在0.235 3~0.970 6之间,说明五种砂仁种质是有差别的;聚类分析显示样品可分为3类,海南砂聚为一大类;长果、圆果、仲华和锦秋聚为另一大类,该大类中的长果和圆果聚为一小类,仲华和锦秋聚为另一小类。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锦秋是不同于已知三种栽培类型的阳春砂新栽培类型。锦秋种子千粒重最大、挥发油含量最高,但其乙酸龙脑酯含量与其它砂仁种质无差异。  相似文献   
4.
药用植物红芽大戟花的形态及种子繁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红芽大戟花的形态,发现存在花柱异长现象。具有长花柱型花和短花柱型花两种类型。还研究了红芽大戟种子萌发的过程及幼苗生长情况。用25ppm赤霉酸(GA3)浸种处理长花柱型花结的种子,用50ppmGA3浸种处理短花柱型花结的种子,可以较好地提高种子的萌发率,其种子萌发率分别达70.2%和64.1%。幼苗的生长以弱酸性的砂壤土更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不同成熟期栀子果实有效成分累积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果实颜色可以将栀子成熟期划分为全青期、2/3青1/3黄期、半青半黄期、1/3青2/3黄期、全黄期、枯黄期.采用HPLC法测定栀子果实在不同成熟时期3种主要有效成分栀子苷、绿原酸、西红花苷-1的含量.结果表明:栀子苷、绿原酸、西红花苷-1含量均出现两个高峰期,峰形陡峭;高峰出现的时期不完全一致.栀子苷的含量在全青期和1/3青2/3黄期最高,而西红花苷-1的含量在全青期和全黄期最高.全青期为栀子苷和西红花苷-1的最佳采收期.根据果实颜色及时采收才能获得高含量的目标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6.
栀子(Gardenia jasminoides)为药用木本植物。以栀子果皮、种子团和种子为外植体, 研究不同激素配比及不同培养方式对愈伤组织诱导和芽分化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培养基成分为MS+0.5 mg·L–12,4-D+0.25 mg·L–16-BA较适宜果皮和种子愈伤组织的诱导, 诱导率分别为83.3%和88.5%; 培养基成分为MS+1.0 mg·L–12,4-D+1.0 mg·L–16-BA较适宜种子团愈伤组织的诱导, 诱导率为78.1%。3种外植体诱导的愈伤组织中, 只有种子愈伤组织能通过液体培养分化出芽; TDZ对芽分化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最佳的芽分化培养基为MS+0.05 mg·L–1NAA+0.10 mg·L–1TDZ, 其愈伤组织分化率为8.75%。该研究以栀子种子为外植体, 并获得了再生植株, 为药用植物栀子转基因体系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药用植物红芽大戟的营养繁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药用植物红芽大戟的营养繁殖特性。扦插繁殖中使用IBA处理的最适浓度为25ppm,最适处理时间为05h。适用IBA处理插枝比IAA处理的生根效果更好。上段茎作材料比中段茎的生根效果更好。贮藏根分根繁殖中使用IBA处理的最适浓度为50ppm,最适处理时间为05h。扦插繁殖可以比自然繁殖速度提高4~5倍。贮藏根分根繁殖比自然繁殖速度提高2~3倍。经适当浓度、适当时间的IBA处理,扦插繁殖和贮藏根分根繁殖是加快红芽大戟药材生产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8.
药用植物阳春砂花器形态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解剖阳春砂(Amomum villosum)小花,以体视镜观察并测量长果、圆果和仲华3个阳春砂栽培类型小花的形态指标。结果表明,仲华的假合蕊柱与唇瓣间的纵向距离最小,但3个栽培类型之间的横向距离差异不显著。假合蕊柱与唇瓣的距离大小主要由假合蕊柱的挺直程度决定,角度γ值是栽培类型的特征参数。仲华的花粉囊最长,长果次之,圆果最小;而3个栽培类型间的花粉囊宽度差异不显著;花粉囊长度的差异是栽培类型的另一个特征。仲华柱头的开口面积与长果和圆果差异不显著;但长果柱头的开口面积比圆果大。3个栽培类型柱头的开口均高于花粉囊顶端;圆果柱头的开口与花粉囊顶端的距离(Dsp)显著大于长果和仲华,而长果与仲华的Dsp差异不显著。该研究建立了阳春砂花器形态的研究方法,比较了3个栽培类型小花的形态特征,为寻找适宜的传粉途径和提高产量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
以阳春砂根状茎茎尖、根状茎、直立茎芦头3种不同材料为插穗,研究不同浓度的ɑ-萘乙酸(NAA)对扦插效果的影响,以筛选出最佳的NAA处理浓度,寻找除分株繁殖外的高效营养繁殖方法。结果表明,未经NAA处理的根状茎茎尖、根状茎和直立茎芦头3种插穗的出芽率和生根率比较低,出芽率依次为10.0%、3.3%和23.3%;生根率依次为23.3%、10.0%和3.3%。而200 mg·L-1的NAA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根状茎茎尖、根状茎和直立茎芦头3种插穗的存活率、出芽率和生根率;与对照比较,3种插穗的存活率依次提高17.7%、23.4%和26.7%;出芽率依次提高13.3%、50.3%和53.3%;生根率依次提高43.3%、26.7%和53.4%。200 mg·L-1的NAA处理可以显著提高3种插穗再生根和再生芽的生长指标。根状茎茎尖再生根的数量、长度、直径分别比对照提高56.7%、82.6%和29.2%;根状茎的再生根长度显著比对照长203.5%;直立茎芦头的再生芽的长度和直径比对照提高25.2%和35.2%。NAA处理后的根状茎茎尖插穗的芽再生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原来的茎尖继续生长,另一种是从插穗的节上分化出新芽。阳春砂根状茎茎尖、根状茎和直立茎芦头3种插穗经200 mg·L-1NAA处理后可以显著提高成活率,这为阳春砂种苗生产建立了分株繁殖以外的另一种高繁殖系数的营养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