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4篇
  201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6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4篇
  197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经越冬调查,高山、飞机、海面捕捉以及发生季节中虫源性质的解剖和气象资料分析,表明褐飞虱,白背飞虱具有随气流远距离迁飞的习性。每年春、夏季节,褐飞虱、白背飞虱随偏南气流向北迁移,秋季又随偏北气流向南回迁。  相似文献   
2.
3.
双斑萤叶甲研究简报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近几年来,河北省张家口地区坝下几县,普遍发生一种甲虫,主要以成虫为害玉米花丝、高梁、谷子花药,影响作物授粉。它还咬食上述作物刚灌浆的嫩粒,造成籽粒破碎。同时为害豆类、马铃薯、蔬菜、白麻及向日葵等多种作物。据阳原县统计,1976年发生面积达8万多亩。据群众反映,此虫发生已有几十年的历史,早年不为害庄稼,自1964年发现为害谷子,故称为“谷罗子”,它的发生程度与8月份降水量有密切关系,降水量愈少,发生程度愈重。在同一地区,旱坡地一般重于水浇地和盐碱地。 此虫经过鉴定为双斑萤叶甲,学名是 Monoepta hieroglyphica(Motschulsky),属鞘翅目叶甲总科(Chrysomeloidea)叶甲科(Chrysomelidae)萤叶甲亚科(Galerucinae)。 双斑萤叶甲在我国分布极广,现已知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宁夏、甘肃、河北、山西、陕西、江苏、  相似文献   
4.
马尾松毛虫性引诱外激素活性组分的柱层析分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低温沉淀,去除马尾松毛虫性外激素粗提油的非活性杂质,将所得的活性上清油分别用葡聚糖凝胶柱和硅胶柱进行柱层析。用触角电位(EAG)技术和林间生物测定方法鉴定柱层析馏份的活性,同时对这些馏份进行了硅胶薄层层析分析。实验结果表明,马尾松毛虫性外激素系统可能是多组分的,最少包括两种成份,其一极性较强,另一则较弱。前者可能具有醇的功能团,因为粗提油皂化后,无论是EAG检测或是林间生物测定都证明具有活性。  相似文献   
5.
生态农业是当今世界农业发展的方向,是适合我国国情、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现农业现代化重要途径。1995年深圳市龙岗区人民政府批准由龙岗区农业局、华南农业大学和香港环保组织生态视野有限公司(慈善)合作建设龙岗区生态农业示范场(简称碧岭生态村或龙岗生态村),作为集科学研究、生态教育及生态农业技术示范于一体的综合基地。1996年列为广东省高教厅高校校外实习基地。经过4年的建设已初具规模,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及技术示范方面已取得不少成果,获得国内外专家学者、我国国家和省科技部门的高度重视。已建成的碧岭生态村占地60hm2,…  相似文献   
6.
7.
在江西省首次发现了杉木细菌性叶枯病。其主要症状是针叶或嫩梢变褐,最后使针叶或嫩梢枯死。病原菌主要由伤口侵入,在活针叶上越冬。分离了该病原菌,并对一系列寄主植物进行了接种试验。对该病原菌的鉴定试验表明,该菌为假单孢杆菌属的一个新种,暂定名为杉太假单孢杆菌(Psudomonas cunninghamiae sp. Nov.)。  相似文献   
8.
六星瓢虫成虫代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工作分别用:1.鲜猪肝加蜂蜜(5:1,重量比,下同),2.鲜猪肝加蜂蜜和蔗糖(5:1:1),3.鲜猪肝加蜂蜜、蔗糖、蜂王浆和维生素E(20:4:4:1.5:0.1),4.鲜猪肝、鲜猪胎盘加蜂蜜和蔗糖(5:5:2:2)在组织捣碎机中捣成匀浆,制成四种代饲料喂养采自田间的越冬代和第一代(采蛹羽化而成)七星瓢虫(雌雄配对饲养于玻缸中),用喂蚜虫的作为对照,观察产卵的情况。此外,还用越冬代和第一代成虫喂蚜虫5天后改喂代饲料,观察对产卵的影响。结果见到以这四种代饲料喂养的越冬代和第一代成虫均能产卵。越冬代成虫的产卵百分率高于第一代,但平均产卵量较低。第一代成虫先喂5天蚜虫的各组产卵百分率略高于直接喂代饲料的各组,但平均产卵量并不高。这四种代饲料在促使产卵的效果方面是相近似的,但和喂蚜虫的比较时可见到产卵前期长,产卵次数少和间隔长,卵块小。改变饲料的试验表明瓢虫嗜食蚜虫,取食量大,故短期取食能提高产卵百分率。从瓢虫对代饲料的取食反应可见它们嗜食新鲜饲料;在长期饲养中开始时比较嗜食,继之减少,然后略有增加。作者等认为配制瓢虫代饲料时非但要注意营养成分的完整,并且也要注意助食因素的存在;要提高瓢虫的产卵百分率和产卵量,须提高代饲料的诱食作用和瓢虫的取食量。此外,试验材料在当时的生理条件和个体差异也有重大关系,应该同时注意。  相似文献   
9.
10.
布氏姜片虫(Fasciolopsis buski)是人、猪共患的寄生虫。近几年来,我省由于大力发展养猪,广辟饲料来源,推广水生饲料(水浮莲、水胡芦、水芹菜、红浮萍等)喂猪和饲料生喂,猪姜片虫的感染率显著上升,对养猪业的危害日益严重。猪姜片虫病的预防,过去着重于消灭中间宿主扁蜷螺,应用药物灭螺,既增加了成本,消耗大量人力物力,有时又会造成药害,大面积推广使用又牵涉到药物的来源,以致影响其推广使用。因此,对消灭布氏姜片虫囊蚴的措施,有进行研究的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