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5 毫秒
1.
【摘要】 目的 通过建立抗生素诱导小鼠肠道菌群失调模型,应用PCR-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分析小鼠肠道菌群失调前后经服用中药砂仁调理后肠道菌群指纹图谱的变化。方法 选用10只昆明种小鼠,正常培养7 d,适应环境后每天取粪便1次,连续3 d;菌群稳定后按100 mg/kg的头孢拉啶灌胃,每天灌胃2次,连续5 d,每天取粪便1次;上述小鼠随机分为两个组,自然恢复组(饲喂基础饲料)和砂仁处理组,每组5只。3 d后每天取粪便1次,连续3 d,提取细菌总DNA,以16S rRNA基因V3区通用引物扩增,对扩增的PCR产物进行DGGE电泳及指纹图谱分析并切胶测序比对。结果 抗生素处理后小鼠肠道菌群与正常小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致病菌增加,砂仁处理组小鼠与正常小鼠的肠道菌群指纹图谱有很大的相似性,但与自然恢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抗生素可导致小鼠肠道菌群失调,而中药砂仁对肠道菌群失调有明显的恢复作用。  相似文献   
2.
獾油促进深Ⅱ度烫伤小鼠创面愈合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獾油对小鼠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制备小鼠深Ⅱ度烫伤模型,分为烫伤对照组(A组)、植物油治疗组(B组)和獾油治疗组(C组).创面依次用生理盐水纱布、植物油纱布、獾油纱布覆盖.无菌纱布包扎固定,每日换药一次.于伤后7天、10天、15天按照Nagelschmidt法观察并记录创面愈合面积,计算创面愈合率;取创面组织,制成石蜡切片,观察病理及组织形态学变化.结果:獾油能加速烫伤创面的再上皮化,促进创面的愈合;提高烫伤组织细胞的增殖活性;促进烫伤创面表皮干细胞的增殖分化.结论:獾油对深Ⅱ度烫伤创面愈合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属于蜗牛的壳聚糖水解酶的纯化方法,得到壳聚糖水解酶的纯品,从而为氨基酸序列分析、基因克隆及工业菌制备奠定前期基础。方法建立检测蜗牛壳聚糖水解酶活性的手段并考察影响酶活性的各种因素,比较现有层析方法纯化蜗牛壳聚糖水解酶的实际效果,确定纯化的最佳条件,从而设计出最合理的纯化方案。结果经苯基琼脂糖柱层析,DEAE-Sepharose离子交换层析和Sephacryl S-300凝胶过滤分离,得到高纯高活性蛋白质,在SDS-PAGE上用银染的方法呈单一蛋白质条带,比活性提高33.333倍,纯化倍数为18.272,得率为0.15。结论实验建立了1种从蜗牛中分离高效高纯度壳聚糖水解酶的方法,为壳寡糖的酶解工业生产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相似文献   
4.
彭岩  臧师竹  王亮  栾兰  李野  辛毅  张翠丽 《生物磁学》2011,(23):4447-4450
目的:探讨蝎毒粗粉及经初步纯化的蝎毒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Hela细胞株的抑制作用。方法:以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Western Blotting,免疫细胞化学以及荧光标记的方法,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Hela细胞株的凋亡相关蛋白进行检测。结果:蝎毒粗毒及经初步纯化的蝎毒具有诱导SMMC7721和Hela凋亡的作用。结论:蝎毒粗毒及经初步纯化的蝎毒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及Hela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蝎毒粗粉及经初步纯化的蝎毒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Hela细胞株的抑制作用。方法:以四甲基偶氮唑盐法(MTT),Western Blotting,免疫细胞化学以及荧光标记的方法,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和Hela细胞株的凋亡相关蛋白进行检测。结果:蝎毒粗毒及经初步纯化的蝎毒具有诱导SMMC7721和Hela凋亡的作用。结论:蝎毒粗毒及经初步纯化的蝎毒对人肝癌细胞(SMMC 7721)及Hela细胞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罗望子中葡聚木糖的结构与功能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乔木植物罗望子种子中富含木聚葡糖,是一种理想的膳食纤维来源。本文对该种子中所含的可溶性纤维进行了纤维素酶水解-HPLC分析和甲基化键型分析,证明其结构与在细胞壁中木聚葡糖基本相同。小白鼠动物实验初步确定了其促进肠蠕动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结核分枝杆茵glmU基因是分枝杆菌生长必需基因,其编码产物具有乙酰基转移酶活性和尿嘧啶转移酶活性,参与细胞壁前体物UDP-乙酰葡糖胺(UDP-GlcNAc)的生物合成,研究其空间结构可以定向设计酶抑制剂.方法:利用PCR方法定向突变结核分枝杆菌glmO基因,并用大肠杆菌BL21(DE3)高表达m-GlmU蛋白.结果:获得了定向突变的结核分枝杆菌glmU基因,m-glmU.纯化的m-GlmU蛋白仍具有乙酰基转移酶活性和尿嘧啶核苷转移酶活性.结论:纯化的m-GlmU蛋白为进一步研究其稳定性、测定其空间结构提供了物质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利用芯片数据分析工具对GEO基因芯片数据进行数据挖掘,系统分析肥胖与2型糖尿病患者肝组织相关基因表达的变化,探讨肥胖与2型糖尿病的联系及糖尿病早期预防和诊断的新靶点。方法:首先在公共芯片数据库中选择肥胖与2型糖尿病相关芯片数据(GSE15653),利用R等芯片数据分析工具分析肥胖与2型糖尿病患者肝组织基因的表达变化,并预测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在血中蛋白表达。结果:肥胖患者与正常人肝组织比较发现41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表达基因212个,下调表达基因200个,2型糖尿病患者中控制良好者与正常人肝组织比较发现486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表达基因253个,下调表达基因233个,而2型糖尿病患者中控制不良者与正常人肝组织比较发现1051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上调表达基因560个,下调表达基因491个;2型糖尿病控制良好者与肥胖患者肝组织有263个相同的表达变化基因,而2型糖尿病控制不良者与肥胖患者肝组织有131个相同的表达变化基因;结合蛋白质组学结果分析肥胖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中有30个蛋白表达产物是分泌型蛋白。结论:肥胖及2型糖尿病患者肝组织与正常肝组织比较基因表达均发生明显变化,其基因表达变化数目随疾病的严重性增加而增多,而且2型糖尿病的控制情况与肝组织基因表达变化有密切关系。肥胖与2型糖尿病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中表达分泌型蛋白的可进一步用于研发监测疾病发生发展的候选靶分子。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检测沙棘油作用高脂小鼠海马神经元内微管相关蛋白(Tau)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水平,探讨沙棘油对高脂小鼠并发阿尔兹海默综合征的预防作用。方法:40只KM小鼠,随机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30只以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高脂模型(HF),按10 mg/kg以生理盐水(阴性对照)、沙棘油(实验)、辛伐他丁(阳性对照)灌胃3 w。取小鼠海马组织进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蛋白印迹分析,检测不同组别小鼠海马神经元内Tau蛋白及BDNF表达的变化。结果:高脂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海马神经元结构在光镜下有明显差别;阴性对照组小鼠海马神经细胞数目减少,神经元内有黄色颗粒样沉淀;实验及阳性组海马损伤有改善,斑块状淀粉样蛋白减少;免疫组化及蛋白印迹显示各组间两种蛋白表达水平不同。结论:沙棘油对高脂小鼠海马体内Tau蛋白表达有抑制作用,加速淀粉样前体蛋白的代谢,降低了由β-淀粉样蛋白沉积诱发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而对BDNF表达有促进作用,能防止神经元受损伤死亡、改善神经元的病理状态、促进受损伤神经元再生。即沙棘油能有效预防高脂人群并发阿尔兹海默综合征。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裙带菜多糖及其寡糖对洛哌丁胺引起小鼠便秘的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给予小鼠9.6mg/kg浓度的洛哌丁胺每日2次连续灌胃14d,分别给予裙带菜多糖和裙带菜寡糖,通过PCRDGGE技术获得菌群指纹图谱和16SRNA测序,用Quantity One软件构建进化树,对图谱进行相似性及多样性分析,并选取差异条带进行测序。结果裙带菜多糖可以明显改善小鼠由洛哌丁胺引起的便秘并且增加菌群多样性,裙带菜寡糖虽然也可以改善但效果不是很明显(对便秘和菌群有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裙带菜多糖及其寡糖可以(通过改善肠道菌群从而)改善由洛哌丁胺引起的便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