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03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1.
下丘脑是人体的摄食中枢,它通过抑制食欲的阿黑皮素原(POMC)神经元和促进食欲的神经肽相关蛋白(AgRP)神经元调节摄食及能量代谢。叉头转录因子O亚族1(FoxO1)是胰岛素信号通路和瘦素信号通路中重要的调节蛋白,FoxO1的生理作用是促进下丘脑Agrp基因表达、抑制Pomc基因表达,抑制瘦素信号通路的转录激活因子3(STAT3)蛋白对Pomc基因转录的促进作用,从而促进食欲。瘦素和胰岛素均可激活经典的IRS/PI(3)K/Akt信号通路,使FoxO1磷酸化失去活性,抑制食欲。此外,沉默信息调节因子Sirt1也可以通过去乙酰化,影响FoxO1的转录活性。本文综述了胰岛素、瘦素、Sirt1通过FoxO1调节下丘脑摄食中枢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微血管病变中常见的并发症,也是发展为终末期肾病(End stage renaldisease,ESRD)的主要原因之一,其病因与发病机制非常复杂,至今尚未完全阐明。理想的动物模型研究对于探索DN的病因、发病机制,发病早期作出诊断、发现临床相关治疗靶点并探索新的治疗方法,评价干预措施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现就目前国内外常用的DN啮齿动物模型展开综述,探讨不同DN啮齿动物模型的特点和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对Ⅰ、Ⅱ型糖尿病及透析患者的肠道内环境和血液指标进行了比较观察.肠内细菌群的检测采用光冈复合式法;氨和硫化物的测定,采用Terada的方法;吲哚及臭素等的测定方法采用同吉原方法.临床主要生化指标观察方法,采用美国康宁644电解质分析仪和美国RA-10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随机选取住院的Ⅰ、Ⅱ型糖尿病以及透析患者各10名对肠道内环境以及血离子、肾功能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1)肠内细菌群变化:Ⅰ型糖尿病患者,双歧杆菌数为7.73±0.44(log CFU/g),占肠内总菌数的百分率为(0.84±0.75)‰.腐败菌数亦为8.14±0.37.Ⅱ型糖尿病患者,双歧杆菌数为7.88±0.34(log CFU/g),占肠内总菌数的百分率为(2.40±3.18)‰.腐败菌数亦为7.99±1.15.透析患者,双歧杆菌数为7.76±0.42(log CFU/g),占肠内总菌数的百分率为(0.78±0.92)‰.腐败菌数亦为8.33±0.50.并检测到绿脓杆菌,其检出率为40%.(2)腐败物质的变化:Ⅰ型糖尿病患者粪便中氨为823±67.2(μg/g);硫化物为50.7±16.0;粪便中苯、甲酚、吲哚、粪臭素等的变化,吲哚、粪臭素分别为57.1±12.1、53.5±11.2(μg/g).Ⅱ糖尿病患者粪便中氨为759.9±62.9(μg/g);硫化物为30±8.3.吲哚、粪臭素分别为40.1±9.9、36.5±9.1(μg/g).透析患者粪便中的氨为1 006.6±164.9(μg/g);硫化物为80±9.9.吲哚、粪臭素分别为78.7±9.7、77.9±10.1(μg/g).(3)血清无机离子的检测结果:Ⅱ型糖尿病人的肾功、尿素、肌酐,尿素、肌酐、尿酸结果在正常范围内,肾脏无实质性损伤,但结果为正常值的上限,尿素:5.24±2.11(mmol/L),肌酐:93.8±6.15(μmol/L),尿酸:0.27±0.04(mmol/L),有肾损伤的可能.Ⅰ型糖尿病人的肾脏已有轻度的实质性损害,尿素:7.75±2.29(mmol/L),肌酐:120.1±62.91(μmol/L),尿酸:0.29±0.04(mmol/L).透析病人的肾脏已严重实质性损伤,尿素:44.2±10.50(mmol/L),肌酐:702.32±164.98(μmol/L),尿酸:0.43±0.13(mmol/L).  相似文献   
4.
随机抽取 型、 型糖尿病以及透析患者各 10例进行 CH- 1双歧杆菌制剂服用试验。并对前述患者服用 CH - 1双歧杆菌制剂的肠内细菌群和肠内腐败物质以及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 型糖尿病患者服用期间 ,双歧杆菌数占肠内总菌数的百分率由 (0 .84± 0 .75 )‰升高到服用 14 d后的 (7.2 5± 7.4 9)‰ ,差异有显著性。腐败菌数亦显著下降 ,卵磷脂酶阳性腐败梭菌由 8.14± 0 .37下降到服用 14 d后的 6 .0 9±0 .4 9(差异有十分显著性 )。 型糖尿病患者服用期间 ,双歧杆菌数占肠内总菌数的百分率由 (2 .4 0±3.18)‰升高到服用 14 d后的 (5 .5 6± 7.4 8)‰ ,差异有显著性。腐败菌数亦显著下降 ,卵膦脂酶阳性腐败梭菌由 7.99± 1.15下降到服用 14 d后的 5 .93± 0 .17(差异有十分显著性 )。透析患者患者服用期间 ,双歧杆菌数占肠内总菌数的百分率由 (0 .6 78± 0 .92 )‰升高到服用 14 d后的 (7.0 8± 6 .95 )‰ ,差异有显著性。腐败菌数亦显著下降 ,卵膦脂酶阳性腐败梭菌由 8.33± 0 .5 0下降到服用 14 d后的 5 .96± 0 .4 4 (差异有十分显著性 )。服用 CH- 1双歧杆菌制剂后粪便中腐败物质含量的变化 , 型糖尿病患者服用 CH- 1双歧杆菌制剂后 ,氨由 82 3± 76 .2 (μg/ g)下降到服用 14 d后的 4 71± 73.0 ,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骨化三醇对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模型大鼠甲状腺功能、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及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20只Lewis大鼠采用高碘饮水联合猪甲状腺球蛋白皮下注射的方法建立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和骨化三醇组。经10周灌胃后,检测各组大鼠甲状腺功能三项、甲状腺抗体,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大鼠脾脏T淋巴细胞亚群的比例。结果:(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及骨化三醇组大鼠促甲状腺激素(TSH)明显降低,血清游离甲状腺素(FT4)及TPOAb、TGAb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模型组大鼠相比,骨化三醇组大鼠TPOAb、TGAb明显降低(P0.01);(2)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表现为Th1、Th17细胞比例升高(P0.05),Th1/Th2、Th17/Treg比例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骨化三醇组大鼠Th1、Th17细胞比例降低(P0.05),Th2、Treg比例升高(P0.05),Th1/Th2、Th17/Treg比例降低(P0.01)。结论:骨化三醇可通过抑制Th1、Th17免疫亢进,改善Th1/Th2、Th17/Treg失调,改善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6.
目标导向和习惯化行为策略转换缺陷是习惯化觅药行为形成的主要原因.以往认为,前额叶皮层对负责目标导向系统的背内侧纹状体控制能力的减弱介导了习惯化行为.然而,最新研究发现,背外侧纹状体(DLS)的直接通路和间接通路可选择性调控目标导向和习惯化系统.并且,运动皮层对DLS的投射可通过双向调节多巴胺D1受体(D1DR)和D2受体(D2DR)神经元突触可塑性,调控直接通路和间接通路间的协同或拮抗作用.近期研究还发现,杏仁核作为调控情绪的关键脑区,可通过中央杏仁核与基底外侧杏仁核间的功能迁移,从而介导习惯化觅药行为中伏隔核与DLS间的功能连接.此外,纹状体内D1DR和D2DR神经元对习惯化觅药行为的调控存在竞争关系.鉴于此,本文将重点讨论伴随习惯化用药形成发生行为策略转换缺陷相关的细胞特异性和环路特异性的脑功能异常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疏血通联合依那普利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末端钠尿肽前体水平、血液流变学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5年5月到2017年5月我院接诊的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n=42)和对照组(n=42),对照组使用依那普利治疗,观察组采用疏血通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血清N末端钠尿肽前体、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收缩末期内径(LVESD)水平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5.24%vs. 73.81%,P0.05),观察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沉、红细胞压积及纤维蛋白原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N末端钠尿肽前体水平、LVEDd、LVESD明显低于对照组低(P0.05),而LVEF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4.76%(2/42)、16.67%(7/42),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疏血通联合依那普利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单用依那普利治疗,可能与其显著降低患者的血清N末端钠尿肽前体水平,改善患者的心功能和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有关  相似文献   
8.
随机抽取Ⅰ型、Ⅱ型糖尿病以及透析患者各10例进行CH-1双歧杆菌制剂服用试验.并对前述患者服用CH-1双歧杆菌制剂的肠内细菌群和肠内腐败物质以及生化指标进行检测分析.Ⅰ型糖尿病患者服用期间,双歧杆菌数占肠内总菌数的百分率由(0.84±0.75)‰升高到服用14 d后的(7.25±7.49)‰,差异有显著性.腐败菌数亦显著下降,卵磷脂酶阳性腐败梭菌由8.14±0.37下降到服用14 d后的6.09±0.49(差异有十分显著性).Ⅱ型糖尿病患者服用期间,双歧杆菌数占肠内总菌数的百分率由(2.40±3.18)‰升高到服用14 d后的(5.56±7.48)‰,差异有显著性.腐败菌数亦显著下降,卵膦脂酶阳性腐败梭菌由7.99±1.15下降到服用14 d后的5.93±0.17(差异有十分显著性).透析患者患者服用期间,双歧杆菌数占肠内总菌数的百分率由(0.678±0.92)‰升高到服用14 d后的(7.08±6.95)‰,差异有显著性.腐败菌数亦显著下降,卵膦脂酶阳性腐败梭菌由8.33±0.50下降到服用14 d后的5.96±0.44(差异有十分显著性).服用CH-1双歧杆菌制剂后粪便中腐败物质含量的变化,Ⅰ型糖尿病患者服用CH-1双歧杆菌制剂后,氨由823±76.2(μg/g)下降到服用14 d后的471±73.0,差异有十分显著性;硫化物由50.7±16.0下降到服用14 d后的28.0±9.1,差异有十分显著性.服用14 d后,苯、甲酚、吲哚、粪臭素等的量与服用前相比显著降低;特别是吲哚、粪臭素减少最为明显,由57.1±12.1(μg/g)、53.5±11.2下降到服用14 d后的28.6±8.5、31.4±9.0,差异有十分显著性.Ⅱ糖尿病患者服用CH-1双歧杆菌制剂后,氨由759.9±62.9(μg/g)下降到服用14 d后的534.8±109.1,差异有十分显著性;硫化物由30±8.3下降到服用14 d后的21.1±6.2,差异有十分显著性.服用14 d后,苯、甲酚、吲哚、粪臭素等的量与服用前相比显著降低;特别是吲哚、粪臭素减少最为明显,由40.1±9.9(μg/g)、36.5±9.1下降到服用14 d后的27.2±5.6、22.2±6.1,差异有十分显著性.透析患者服用CH-1双歧杆菌制剂后,氨由1 006.6±164.9(μg/g)下降到服用14 d后的530.5±85.1,差异有十分显著性.服用14 d后,苯、甲酚、吲哚、粪臭素等的量与服用前相比显著降低;特别是吲哚、粪臭素减少最为明显,由78.7±9.7(μg/g)、77.9±10.1下降到服用14 d后的39.6±5.4、39.56.2,差异有十分显著性.生化指标变化,在服用双歧杆菌后30例病人的肾功检测,Ⅰ、Ⅱ型糖尿病人尿素和肌酐及尿酸结果呈下降趋势,但不明显,而透析病人的尿素及肌酐呈明显的下降,虽然停服后略有上升但仍好于服用前.  相似文献   
9.
文章建立了一种毛细管电泳法并加以验证,分析免疫球蛋白G4(ImmunoglobulinG4,IgG4)型生物类似药的纯度。并对该方法的关键参数进行了优化,发现经优化方法的验证结果良好。该方法结果准确,适用于质量分析。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