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4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建立前列腺癌细胞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模型,并探讨该侵袭模型在前列腺癌转移研究方面的意义。方法:将200μl2组前列腺癌细胞加入Transwell小室侵袭模型上室分别培养12、24、36、48h,加入侵袭模型上室的细胞取不同浓度(1.0×105、2.0×105、3.0×105、4.0×105/m1)温箱中培养,在不同时间点观察不同浓度的前列腺癌细胞穿过基质膜的细胞数,测定2组前列腺癌细胞系的侵袭能力。结果:穿过ECM胶聚碳酸酯膜的细胞在第12h较少,而随着时间的延长逐渐增多。细胞穿膜在24小时前后最显著;同时,穿过人工基底膜的细胞数随着细胞浓度增高而增多,但细胞浓度大于3.0×105/ml时,穿过人工基底膜的细胞数无明显变化。结论:本实验成功建立了前列腺癌细胞Transwell小室体外侵袭模型,其在前列腺癌研究方面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该侵袭模型的建立可间接判断肿瘤的侵袭力并且对探明前列腺癌的转移机制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可以想办法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创新意识。竞争意识的培养可以通过组间或个人间进行比赛的形式获得,如比比谁先观察到玻片标本上的东西。创新意识的培养主要体现在实验的设计方面,不拘泥于书本上的方案,根据现有条件重新设计方案。在此过程中,通过评选最佳方案又可以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诸如此类的情感教育,完全可以让学生全面体会到实验教学的功效,在情感的指引下唤起学生内部的学习动机,巩固实验的浓厚兴趣。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内源性κ-阿片受体(κ-OR)的激动剂强啡肽在触发缺血后处理(postconditioning,Postcon)中的抗凋亡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除了假手术组,SD大鼠(每组6只)制作缺血再灌注模型,进行了左冠状动脉前降支闭合30分钟后,再灌注2小时伴有或不伴有缺血后处理。在再灌注前5分钟静脉注射选择性κ-受体拮抗剂nor-binaltorphimine(nor-BNI)。氯化三苯四染色测定心肌梗死面积。用分光光度计测定血浆中肌酸激酶(CK)、乳酸脱氢酶(LDH)水平和心肌细胞凋亡蛋白酶-3(caspase-3)活性。TUNEL法检测心肌细胞凋亡。ELISA法检测血清和心肌中强啡肽含量。结果:缺血/再灌注(I/R组)组的梗死面积,caspase-3活性,细胞凋亡指数,CK和LDH活性等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与I/R组相比,Postcon明显减少梗死面积,caspase-3活性,细胞凋亡指数,CK及LDH活性(P<0.01)。Postcon可使强啡肽含量显著增加(P<0.01)。除强啡肽含量外,上述所有的作用均被nor-BNI所阻断。结论:心脏保护和后处理的抗凋亡作用是通过激活κ-OR,至少部分通过增加强啡肽的水平来介导的。  相似文献   
4.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重要的细菌性病原体,能引起人类各种各样的感染。由该微生物引起的浅表感染包括脓疱病,蜂窝组织炎和滤泡炎,更进一步侵入深层的葡萄球菌感染包括骨髓炎、肺炎、败血症和心内膜炎。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经常是医源性的。但社区感染的报道与日俱增。由于抗生素耐受菌株包括最新鉴定的对糖肽类抗生素敏感性减弱的分离株的出现,  相似文献   
5.
大肠杆菌-分枝杆菌穿梭表达质粒pBCG-2100的构建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了大肠杆菌-分枝杆菌穿梭表达质粒pBCG-2100,研究了编码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谷胱甘肽S-转移酶抗原基因在卡介苗中的表达,以含人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基因全长序列的质粒pMT-70为模板,扩增出hsp70启动子,测序选出无错配的启动子,将其定向克隆入E.coli-Mycobactrium穿梭质粒pBCG-2000中,构建成E.coli-Mycobacterium穿梭表达  相似文献   
6.
黑胸大蠊浓核病毒(pfDNV)是在我国首先发现并正式分类鉴定的蟑螂浓核病毒。该病毒属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浓核病毒亚科(Densovirinae)。但对该病毒的归属问题却一直没有确定,本文对此予以探讨。pfDNV的最新研究进展包括两个方面: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的测定,以及利用低温电镜技术和像重构方法对该病毒的三维重构(分辨率23A)。在此基础上,本文将pfDNV与其它病毒在基因组结构和三维结构方面进行了全面的对比分析,其结果并不支持目前对pfDNV的分类,因此建议对该病毒重新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7.
外源基因在耻垢分枝杆菌中表达效率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外源基因——日本血吸虫26K抗原(Schistosoma japonicum 26K antigen,Sj26GST)基因克隆到大肠杆菌-分枝杆菌穿梭质粒pBCG-2000中, 构建四个不同的表达载体, 研究了它们在耻垢分枝杆菌中的表达效率.首先将含人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hsp70)启动子的质粒pMT-70用NcoⅠ切, 进行两种不同的修饰, 得到不同的SD序列, 将Sj26GST基因克隆进去; 再将含hsp70启动子和Sj26GST的基因片段克隆到pBCG-2000中, 筛选出不同SD序列、不同方向和不同拷贝数的分枝杆菌表达载体四个.所表达的天然重组Sj26GST在SDS-PAGE上分子质量为26 ku处可见明显的表达蛋白带.通过薄层扫描分析, 发现表达质粒中, 双拷贝启动子-外源基因组合表达效率最高, 是单拷贝组合的1.6倍.而不同的克隆方向和不同的SD序列(两者相差3个碱基)对表达效率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利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构建了大肠杆菌分枝杆菌(E.coliMycobacterium)穿梭表达质粒pBCG-2100,研究了编码日本血吸虫中国大陆株谷胱甘肽S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抗原基因在卡介苗(Bacillus Calmette Guerin,BCG)中的表达。以含人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70基因全长序列的质粒pMT-70为模板,扩增出hsp70启动子,测序选出无错配的启动子,将其定向克隆入E.coliMycobacterium穿梭质粒pBCG-2000中,构建成E.coliMycobacterium穿梭表达质粒pBCG-2100。再将编码GST的cDNA按正确的阅读框顺序,克隆到pBCG-2100中hsp70启动子的下游,得到分枝杆菌表达质粒pBCG-GST。将pBCG-GST电转化入BCG中,筛选出重组BCG疫苗,经热诱导后所表达的重组GST(rGST)抗原,为可溶性蛋白,经纯化后,在SDS-PAGE上分子量为26kD处可见明显的表达蛋白带,其表达量占BCG菌体总蛋白的13%。Western blot提示rGST能与抗GST的抗体反应。  相似文献   
9.
日本血吸虫26kD抗原基因在BCG中的表达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了外源基因日本血吸虫26kD抗原(Sj26GST)在卡介苗(bacilusCalmete-Guerin,BCG)、耻垢分枝杆菌(M.smegmatis)和大肠杆菌(E.coli)中的表达.运用重组DNA和聚合酶链反应(PCR)等分子生物学技术,以表达Sj26GST的E.colipGEX衍生质粒为模板,经PCR得到编码Sj26GST的全长cDNA片段.将其按正确的阅读框顺序,克隆到人结核杆菌热休克蛋白(heatshockprotein,HSP)70的启动子下游,再将HSP70启动子和Sj26GST基因一起亚克隆到E.coli-分枝杆菌穿梭质粒pBCG-2000中,得到E.coli-分枝杆菌穿梭表达质粒pBCG-Sj26.pBCG-Sj26电转化入BCG和M.smegmatismc2155中表达Sj26GST抗原,所表达的天然重组Sj26GST(rSj26GST)为可溶性蛋白,在SDS-PAGE上分子量为26kD处可见明显的表达蛋白带.其表达量分别占BCG和M.smegmatis菌体总蛋白的15%和10%.可见,Sj26GST基因能在BCG中高效表达.  相似文献   
10.
幽门弯曲菌与胃炎及消化性溃疡关系的研究现状和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早在十九世纪末,就有人注意到人的胃粘膜组织中存在一种螺旋形细菌,其后陆续有类似报道,但均未引起人们重视。1983年Warren和Marshall报告,从人胃粘膜活检组织中分离出这种细菌,提出该菌很可能是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溃疡的病原菌,从而引起各国学者的极大关注。近年来,我国也开展了这方面的研究。这种细菌已被正式命名为幽门弯曲菌(Campylobacter pylori,简称CP)。国内外的研究提示,CP在胃炎及消化性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