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1.
摘要 目的:评估维持性腹膜透析(PD)患者血管钙化(VC)情况,分析血清骨硬化蛋白(sclerostin)、成纤维生长因子-23(FGF-23)测定对VC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21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维持性PD患者103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观察VC情况,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维持性PD患者VC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sclerostin、FGF-23单独及联合测定对VC的预测价值。结果:103例维持性PD患者中有69例(66.99%)存在不同部位、不同程度的VC。根据是否出现VC进行分组,其中VC患者69例(VC组),未出现VC患者34例(无VC组)。与无VC组患者相比,VC组年龄、合并糖尿病人数占比、血清sclerostin、FGF-23、血钙(Ca)水平明显更高,透析时间明显更长,全段甲状旁腺激素水平明显更低(P<0.05)。透析时间≥32月、年龄≥55岁、合并糖尿病、血清FGF-23≥80 pg/mL、Ca≥1.3 mmol/L、血清sclerostin≥7 ng/mL是维持性PD患者并发VC的危险因素(P<0.05)。血清sclerostin、FGF-23的曲线下面积(AUC)(0.95CI)分别为0.783(0.691~0.858)、0.793(0.702~0.866),有一定的预测效能,而两指标联合应用时:AUC(0.95CI)为0.867(0.786~0.926),预测效能更高。结论:维持性PD患者VC的发生与透析时间、年龄、合并糖尿病、FGF-23、Ca、sclerostin有关,sclerostin、FGF-23联合测定对VC发生风险的预测价值较高,对于此类患者VC的评估具有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2.
2022年5—10月,利用夹夜法和陷阱法对四川西岭雪山小型兽类群落的海拔梯度变化进行了研究,在海拔1 000~4 600 m设置102个样方,捕获小型兽类32种884只。以400 m海拔梯度分析小型兽类群落:随海拔梯度升高,群落第一优势种形成了从北社鼠Niviventer confucianus(海拔1 000~1 800 m),转变成中华姬鼠Apodemus draco(海拔1 800~3 400 m),再到松田鼠属未定名种Neodon sp.(海拔3 400 m以上)的替换现象;物种多样性垂直分布格局为中峰格局,物种丰富度在海拔1 800~3 400 m最高;发现松田鼠属Neodon一新物种,确认壮鼩鼹Uropsilus robustus Wan, 2015新种地位成立。本研究强调了对完整海拔梯度进行全面抽样调查的重要性,从而能够较为客观地反映真实的生物多样性海拔分布格局。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中对药物致敏性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实验基于我国新药评价指导原则,分析探讨SFDA颁布的指导原则中豚鼠全身过敏实验方案中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问题和因素。方法在GLP条件下,以体重为300~400克的豚鼠为实验对象,以牛血清白蛋白、生理盐水等受试物为对照,研究不同致敏剂量、激发剂量、激发时间、激发途径和激发次数等条件下,豚鼠全身过敏的发生情况。结果在一定剂量范围内,豚鼠全身过敏反应的发生率与致敏剂量、激发剂量和激发途径无关,但症状发生的严重程度与致敏剂量、激发剂量和激发途径有关。结论新药过敏性评价研究应参照指导原则,注意试验的剂量设计和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4.
诱导多能干细胞(i PS细胞)在小鼠和人上的成功获取,使干细胞领域的研究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干细胞研究是再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干细胞的最终目的是应用干细胞治疗疾病,其在疾病模型建立、药物筛选、细胞移植等方面具有极大的应用潜力。i PSCs是由体细胞诱导分化而成的"多能细胞",具备和胚胎干细胞类似的功能,既解决了ESCs的伦理障碍,又为ESCs的获得提供了一条全新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应用价值。i PS细胞不仅打破了道德理论的束缚,而且在再生医学、组织工程和药物发现及评价等方面具有积极的价值。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发病率居各系统遗传病之首,但其发病的分子机制仍不完全清楚,运用体细胞重编程技术建立的疾病特异性诱导多能干细胞模型将有助于揭示神经系统遗传性疾病的发病机理。近几年i PS细胞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利用疾病患者i PS细胞模型已逐渐应用于帕金森氏病、老年性痴呆症、脊髓侧索硬化症、脊髓肌肉萎缩症及舞蹈症等5种常见神经性退行性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本文主要对i PSc的发展历程,避免病毒基因干扰诱导i PS细胞进行的优化,以及干细胞尤其是i PS细胞移植治疗帕金森病等神经系统疾病的现状及应用前景进行系统阐述与论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