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4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1.
中国外来海洋生物及其影响   总被引:39,自引:1,他引:38  
梁玉波  王斌 《生物多样性》2001,9(4):458-465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从国外引进了鱼类10种、虾类2种、贝类9种、棘皮动物1种、藻类4种进行海水养殖;引进了抗盐植物2种进行盐碱地栽培;海洋水族馆业的发展,引进了数百种观赏性海洋生物;航运业中的船体附着及压舱水排放,无意中带入了几百种外来海洋生物。首先,外来海洋入侵生物与土著海洋生物争夺生存空间与食物,危害我国土著海洋生物的生存。其次,海洋外来生物通过与亲缘关系接近的物种进行杂交,降低我国海洋土著生物的遗传质量,造成遗传污染。再次,外来海洋生物可能带来病原生物,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巨大的危害。此外,近些年来,我国沿海赤潮越来越严重,其重要原因之一是外来生存能力较强的赤潮生物的危害。  相似文献   
2.
扇贝毒素pectenotoxins(PTXs)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仁沿  梁玉波 《生态学报》2010,30(19):5355-5370
扇贝毒素(pectenotoxins,PTXs)是一类聚醚大环内酯结构的脂溶性海洋生物毒素,是由海洋甲藻中的鳍藻属Dinophysisspp.的几个种产生的,1984年首次从日本的养殖扇贝Patinopecten yessoensis中发现鉴定,具有很高的小鼠腹腔注射致死毒性。近年发现的地理区域不断扩大,我国尚属空白。就这一毒素的结构、来源生物、毒性、携带生物、地理分布、降解代谢及风险评估等研究现状作一系统综述,并分析展望了今后我国藻毒素研究的重点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前,我国形成规模养殖的经济贝类有近20种,贝类增养殖已经成为沿海海水养殖业的支柱产业。资料显示,2004年全国海水贝类产量为1024万吨,占海水养殖总产量的77.82%。但是目前,由于气候变化、海洋环境污染、外来生物入侵等因素导致我国海产贝类病害越来越重,寄生虫就是主要病原之一,其中尼氏单孢子虫就是其中的一种原生动物寄生虫,寄生于很多种海产贝类体内。这种病害在很多地区都有暴发,国外对其研究较多,国内梁玉波等时这一病害进行了研究。因此,系统阐述国外贝类尼氏单孢子虫病害的研究现状与进展,对我国海产贝类病害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时尼氏单孢子虫的分类、病害的流行情况、尼氏单孢子虫的形态学,病害的主要症状。尼氏单孢子虫的检测方法,尼氏单孢子虫与寄主之间的交互作用,环境因素时病害流行的影响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为我国贝类病害的研究和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沿海主要经济贝类中典型人类肠道病毒的污染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国沿海主要经济贝类中肠道病毒的污染分布对保障贝类食用安全具有重要作用。【方法】通过建立5种典型人类肠道病毒的特异、灵敏、高通量的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开展全国范围内沿海主要海水增养殖区经济贝类体内肠道病毒的污染调查。【结果】采集的162份经济贝类中肠道病毒的阳性检出率分别为:甲肝病毒4.3%;诺如病毒14.8%;轮状病毒6.2%;星状病毒5.6%;腺病毒9.9%,其中诺如病毒污染居于首位,该检测结果与PCR结果高度一致。我国沿海省市主要养殖区内贝类均受到了肠道病毒不同程度的污染,且不同省市之间差异不显著。在选取的6类经济贝类中,牡蛎中肠道病毒阳性检出率最高,其次是毛蚶和泥蚶。【结论】本研究表明,在我国,沿海主要经济贝类受到肠道病毒污染是一种较普遍的现象,给人类健康带来了潜在的危害,本研究为贝类食品的安全监控提供了基础数据资料。  相似文献   
5.
Gymnodimine(GYM)是1994年从新西兰牡蛎中被鉴定出的藻毒素.其由凯伦藻(Karenia selliformis)产生,结构中含有一个位于螺环上的亚胺氮,属于环亚胺毒素.亚胺是GYM的毒理功能基团,具有很高的小鼠腹腔注射急性致死毒性,口服毒性很小,但详细的毒理作用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基于有限的研究资料,系统综述了GYM的结构、来源生物、毒性机理、携带生物、地理分布、降解代谢、剂量响应关系及风险评估等研究现状,并对今后藻毒素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目的]人类腺病毒(40/41)与人类急性胃肠炎显著相关,被用作娱乐水体中人类病毒污染的指示生物.粪大肠菌群(FC)作为传统的细菌指示生物,用来估计水环境中病原微生物的潜在风险.了解水传播的病原微生物的时空分布对公众健康和疾病的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方法]于2008年5月到10月,在中国10个典型海水浴场共采集30个表层海水样品,分别用定量PCR和细胞培养的方法分析人类腺病毒和FC.[结果]腺病毒的含量为1.7×106-1.1×108基因拷贝/L,其阳性检出率为30%,而普通PCR的阳性检出率为26.7%.其中7个海水浴场的FC超出了景观娱乐水质标准(2 000 CFU/L).时间分布趋势表明,人类腺病毒从8月份到10月份的污染较其他月份严重(P<0.05).在该实验条件下,不论是在同一浴场的不同站位还是在不同浴场,腺病毒的空间分布差异都不明显(P>0.05).同样,FC在不同浴场的时空分布也无明显差异(P>0.05),但是其分布与离岸距离的远近显著相关(P<0.05).此外,在我们所研究的浴场,细菌和病毒这两种指示生物之间并没有相关性.[结论]为避免在游泳季节胃肠道疾病的大规模爆发,必须加强卫生设施建设和肠道细菌、病毒两种指示生物的监测.  相似文献   
7.
2006—2007年对大窑湾养殖区的甲藻孢囊进行了研究,结果检出10种甲藻孢囊,分属于4大类9种甲藻孢囊,其中原多甲藻类孢囊2种,膝沟藻类孢囊5种,钙质类孢囊1种,裸甲藻类孢囊1种,一种艉杆藻(Ensiculifera Balech)和一种易碎藻(Fragilidium mexicanum)是中国沿海新记录的两个种类,此外还有一种无法鉴定到种的一种原多甲藻孢囊。膝沟藻类孢囊的种类数占绝对优势,占50%,其次是原多甲藻类孢囊占30%,钙质类孢囊和裸甲藻类孢囊各占10%。10种孢囊中有3种异养型孢囊和7种自养型孢囊。并发现两种产麻痹性贝毒(PSP)的孢囊—塔玛亚历山大藻/链状亚历山大藻复合体(Alexandrium tamarense/A.catenella)和链状裸甲藻(Gymnodinium catenatum)。孢囊密度的季节分布呈现明显的双峰型,在2007年1月份和2007年的8月份出现了两个高峰。2007年的1月份达到了调查全年的孢囊密度最高值,达到了1.09×103 cysts/g湿重,2007年的8月份出现的第二次高峰期孢囊密度达到了0.86×103 cysts/g湿重。孢囊密度最低值出现在2007年的10月,只有280 cysts/g湿重。全年孢囊平均密度为695.5 cysts/g湿重。甲藻孢囊的多样性指数除了2007年的9月和10月以外,相差不大,变化范围为0.17—0.55,全年的平均值为0.46。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