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0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3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高原鼠兔实验繁殖成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野栖鼠兔属动物的饲养繁殖和实验动物化研究始自Colorado Pika(Dice,1927),而后Ochotona hyperborea yescenis(芳贺良一,1958)、O.princeps(Underhill,1962)、O.rufescensrufescens(Puget,1969)和O.dauriru)(徐植岚等,1982)分别被研究,其中O.r.rufescens在法、美和日等国成为新型实验动物广泛地应用于实验生物学和医学研究。为开发利用野生动物资源提供了依  相似文献   
2.
为寻找小桐子果壳的杀虫活性物质,以小桐子果壳乙醇粗提物的正丁醇萃取相为实验材料,对其采用硅胶柱反复柱层析,同时对各阶段分离产物进行活性追踪,筛选出具有杀虫作用的活性部位WD1,最后采用HPLC MS分析,初步鉴定出活性部位主体成分。结果表明,WD1活性组分在浓度为8 g?L 1时,对桃蚜(Myzus persicae)和菜青虫(Pieris rapae)的24 h(72 h)校正死亡率均大于70%,显示出极高的毒杀活性。通过对WD1进行HPLC MS分析,鉴定了含量较高的7个化合物,为总量的80.72%,初步鉴定为2a,3a,24 三羟基 12 20(30) 〖JP2〗二烯 28 乌索酸、环辛肽B、牡荆素、松香烷二萜、麻疯树酚酮A、Curcusone A或Curcusone B。  相似文献   
3.
利用SSR标记与毛细管电泳对甘蔗属进行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讨甘蔗属内不同种之间的遗传多样性,利用SSR标记与毛细管电泳技术,对来自甘蔗属3个不同种的12个材料19对引物进行检测,共检测到229个DNA多态性条带,19对引物扩增的DNA条带范围集中在100~260bp之间。12个甘蔗材料的Jaccard遗传相似度,最小0.09,最大0.65,平均为0.26。通过遗传相似性系数分析,UPGMA聚类图内12个甘蔗材料可分为两个群,三个割手密种材料分为一个亚群,甘蔗栽培品种与甘蔗热带种合为一个亚群。结果表明:热带种比割手密种具有和甘蔗栽培品种更亲近的遗传关系;SSR分子标记与毛细管技术结合,相比别的分子标记技术或电泳技术,具有更准确、简便、自动化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首次报道中国蜘蛛抱蛋属一新记录种——合瓣蜘蛛抱蛋Aspidistra connata H.-J.Tillich,该种与辐花蜘蛛抱蛋A.subrotata Y.Wanet C.C.Huang相似,但叶片长椭圆形至长卵状椭圆形,花被顶端8~10裂,裂片线形,顶端联合不分开,形成一个笼状包围着雌蕊可与后者区别。凭证标本存放于广西植物标本馆(IBK)。  相似文献   
5.
根据大尺度的物种分布信息,利用聚类分析和数理统计的方法分析了云南哀牢山蕨类植物区系的垂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海拔的升高,热带区系成分所占比重呈显著递减趋势,而温带区系成分所占比重呈明显递增趋势。在整个海拔梯度上,东亚分布和热带亚洲分布成分始终占主导地位。区系过渡性随着海拔的升高呈先增强后减弱的单峰分布格局,平衡点出现于海拔1700 m左右。基于区系成分比重的聚类分析表明,在海拔1300 m,1900 m和2600 m左右,将海拔梯度上的蕨类植物分为4组,这与各海拔段内的物种组成和区系成分性质是一致的。  相似文献   
6.
以矮晚柚种子萌发的无菌苗为实验材料,利用茎尖和上胚轴诱导丛生芽的发生,利用丛生芽获得再生植株。实验表明:矮晚柚成熟和未成熟种子在1/2MS、MS上均能萌发,萌发率最高可达96%,成熟种子萌发的无菌苗更利于后期的分化。最适外植体为无菌苗的上胚轴,筛选出丛生芽最佳增殖培养方案为MS+6-BA 2.0 mg·L~(-1)+NAA 0.1 mg·L~(-1)+蔗糖40 g·L~(-1)+靠近茎尖上胚轴,最高增殖系数达8.4,最佳生根培养基为1/2MS+NAA 0.2 mg·L~(-1)+IBA 0.2 mg·L~(-1)+活性炭0.2 g·L~(-1),生根率达90%以上。移栽至蛭石+珍珠岩+营养土(1:1:2)的营养砵上,成活率可达80%。  相似文献   
7.
对贵阳地区碳酸盐岩表生地衣资源进行初步调查,鉴定出4科,4属,共计7个种。其中两个是中国新记录种,即:蓝藻橙衣和石灰瓶口衣。瓶口衣属、黄烛衣属、凹盘衣属以及该文所描述的7个种都是贵州首次报道。对壳状地衣体在碳酸盐岩风化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
荞麦属植物淀粉酶和甲酸脱氢酶同功酶研究(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方法研究了荞麦属植物8个种42个收集系干种子和发芽种子的淀粉酶和甲酸脱氢酶同功酶。结果表明,荞麦淀粉酶在于种子中缺乏活性,但是在发芽种子中活性很强。在供试材料的发芽种子中共发现23个淀粉酶谱带,其中甜荞和苦荞分别有10条和8条。不同荞麦种间淀粉酶谱带差异很大,但是同种内不同收集系间差异较小。谱带聚类分析表明大野荞和毛野荞分别与甜荞和苦荞较近缘,支持它们分别为甜荞和苦荞祖先种的假说。在干种子和发芽种子中,发现所有荞麦种类均只有1条位置一致的甲酸脱氢酶谱带,暗示该酶在进化中具有高度稳定性。  相似文献   
9.
以茎尖组培苗检测甘蔗体内内生固氮菌的固氮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巴西引进的甘蔗品种‘B1’、‘B3’、‘B5’、‘B8’以及广西地区栽培品种‘新台糖16号’和‘桂糖11号’的茎尖进行组织培养,对其继代4次的茎尖组培苗进行有氮与无氮培养比较以及于温室中无氮盆栽品种比较试验的结果表明,经茎尖培养的甘蔗品种其原有的固氮能力不丧失,4个巴西甘蔗品种的固氮能力和在无氮下的生长能力强于广西主栽品种‘新台糖16号’和‘桂糖11号’,无氮培养的巴西甘蔗品种氮含量较高,固氮活性较强,缺氮症状出现时间较迟;无氮盆栽的巴西甘蔗品种株高、分蘖、叶片的固氮活性等均优于‘新台糖16号’和‘桂糖11号’。  相似文献   
10.
米兰山小橘(芸香科)的分类订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芸香科山小橘属米兰山小橘进行了分类订正,根据模式标本查阅及原始文献相关特征描述,该种属于楝科割舌树属已知种类,将其处理为割舌树的异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