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张凯  欧拉 .柴智 《遗传》1988,10(3):35-35
酯酶D(Esterase D)简称“EsD”,是60年代Tashian等人先后发现人红细胞中含有能够分解羧酸酯键的一类酯酶,即A、B、C以及乙酰胆硷酯酶;70年代初期由Hophinson检测出来的。它是一种新型的红细胞同工酶型,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山西狭苞橐吾中倍半萜类化合物的生物学活性进行了筛选。用不同浓度的4种艾里莫芬烷型倍半萜干预携带有P53和SV40肿瘤病毒大T抗原基因的AH109菌液,采用酵母双杂交系统的β-半乳糖苷酶活力测定方法,分析了4种倍半萜对P53蛋白与SV40大T抗原之间相互作用力的影响。发现8β-methoxyeremophil-7(11)-ene-12,8α(4β,6α)-diolide(1)和8β-hydroxyl-6β-angloxyeremophil-7(11)-ene-12,8α-olide-15-oic acid(2)对P53蛋白及SV40-大T抗原相互作用没有显著影响,但是中、高浓度的furanoeremophilan-4β,6α-olide(3)和低、中、高浓度的8β-hydroxyeremophil-7(11)-ene-12,8α(4β,6α)-diolide(4)对P53蛋白与SV40大T抗原之间相互作用有抑制效应。说明从山西狭苞橐吾中提取出的化合物3和4对酵母双杂交系统中的P53和SV40-大T抗原的相互作用有生物学抑制活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制能够同时检测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 野生株和多种变异株的单克隆抗体(mAb),将筛选出的mAb进行纯度、免疫学性状鉴定,并对其应用效果及质量做初步评价。方法:用中国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中分离的HBsAg免疫小鼠,利用杂交瘤细胞融合技术制备抗HBsAg野生株和多种变异株的mAb,将筛选出的mAb经饱和硫酸铵纯化后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ELISA鉴定其纯度、特性,初步评价其应用效果及质量。结果:获得了一株能够同时检测HBsAg野生株和多种变异株的mAb,命名为D12。其纯度较高,特异性强,灵敏度好,Ig亚类测定结果为IgG1,识别位点存在于自然抗原上,其检测HBsAg野生株的能力优于现行3种国产试剂盒,检测HBsAg变异株的能力明显优于现行5种国产试剂盒。结论:成功研制了可以同时识别HBsAg野生株和大多数变异株的mAb,为进一步提高我国当前乙型肝炎病毒变异株的检出率以及加强预防和控制乙型肝炎病毒的传播奠定新的基础。  相似文献   
4.
蛹虫草Cordyceps militaris是我国著名的中药,而虫草素是蛹虫草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之一。通过转录物组分析野生型C.militaris、虫草素高产菌株C.militaris GYS60和低产菌株C.militaris GYS80虫草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和功能变化。利用Illumina NovaSeq 6000测序获得3株菌株的转录物组数据,以鉴定差异表达基因。与C.militaris相比,在GYS60和GYS80中,分别有145和470个上调基因及96和594个下调基因;GYS60与GYS80相比,GYS60有306个上调基因和207个下调基因。这些基因经过GO和KEGG分析,与C.militaris相比,GYS60和GYS80分别有10和8个与嘌呤途径相关的基因差异表达;与GYS80相比,GYS60有12个基因差异表达。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验证8个关键酶的基因表达与转录物组分析一致。在GYS60中,参与虫草素生物合成的嘌呤核苷酸代谢中的氧化还原酶(CCM_07507,cmORE)、3′,5′-环AMP磷酸二酯酶(CCM_02777,cmAPE)、转移酶(CCM_0472...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