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1.
自然科学课程思政的教学探索——以微生物学为例   总被引:7,自引:7,他引:0  
课程思政是近年来在我国高校广泛推广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其核心思想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各类课程教学之中。高校课程可以分为思想政治课程、通识教育课程、哲学社会科学课程、自然科学课程,其中自然科学课程与思政教育关系最为松散,思政元素的融入也最为困难。本文从微生物学融入课程思政的教学实践出发,分析高校自然科学类课程实施课程思政的必要性及难点,探索思政资源的挖掘路径,通过调查研究评估课程思政的教学效果,以及对课程思政的实践进行教学反思。此外,对专业课教师关于课程思政的观点分歧也做了初步探讨。本文旨在为微生物学相关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提供理论支撑、实证数据以及教学经验,并可为其他自然科学类课程参鉴。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植物生长素结合蛋白ABP1(auxin binding protein 1)对膜泡运输的调控,将烟草生长素结合蛋白基因ABP1 cDNA分别构建成可诱导型表达的过表达和干扰表达载体,并将绿色荧光蛋白GFP与烟草分泌载体膜蛋白SCAMP2(secretory carrier membrane protein 2)融合进行细胞的膜泡标记,转化植物模式细胞BY-2后分别获得了转ABP1和antiABP1的两类膜泡标记转基因细胞系。以雌二醇诱导ABP1、antiABP1表达后,结合生长素处理,通过扫描激光共聚焦观察了细胞的膜泡运输变化。当诱导ABP1在细胞内过量表达后,以吲哚-3-乙酸(indole-3-acetic acid,IAA)处理细胞,在细胞核膜及周围内质网膜、细胞质膜以及其他细胞内膜系统都观察到强烈的荧光信号,说明细胞内膜泡运输更为活跃;当诱导antiABP1在细胞内干扰表达时,在细胞核附近维持有较强烈的荧光信号,而细胞质膜及两细胞间隔的荧光信号明显减弱,表明抑制ABP1表达显著抑制了细胞膜泡的外排运输。在ABP1经诱导过表达后,加入IAA处理细胞,在0~6 min时间段内间隔性观察了细胞膜泡对生长素的时间响应,在这段时间内细胞核周围及内膜系统的荧光信号明显增强,细胞质膜的荧光强度没有明显的变化,表明细胞核与内膜系统间存在活跃的膜泡运输,内膜系统向细胞质膜间的外排膜泡运输也逐渐加强。因此,可以证明ABP1参与生长素信号响应,增强细胞膜泡的外排运输。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内毒素检测对颅脑外伤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151例颅脑外伤和颅脑疾病患者,采用鲎试验动态比浊法检测血浆内毒素,同时检查ALT、AST、CHE、CRP等生化项目指标,分析检测结果的相互关系和临床意义.结果 颅脑外伤组患者的内毒素、CRP结果高于颅脑疾病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0.038);颅脑外伤组患者的昏迷指数低于颅脑疾病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其余两组检测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内毒素检测结果与昏迷指数、CHE有负相关性(Pearson值=-0.293,-0.3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01).结论 检测血浆内毒素含量可有效评估颅脑疾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降低内毒素水平可防止并发症发生加重疾病.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分析血清肌钙蛋白T( troponin T,cTnT)、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1,IGF-1)在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中变化及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新生儿科收治的80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足月新生儿(观察组)以及80例非胆红素足月新生儿(对照组)为研究对象。收集住院资料,包括所有患儿的胎龄、日龄、出生体重、血清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CK-MB、cTnT、IGF-1、头颅核磁共振(skull magnetic resonance,MRI)、临床表现等及出院后随访资料。根据胆红素水平高低,将观察组分为轻度(33例)、中度组(27例)及重度组(20例),比较其:TBIL、IGF-1、CK-MB、cTnT水平。结果:各组新生儿TBIL、CK-MB、cTnT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黄疸组TBIL、CK-MB、cTnT值分别高于轻度、中度黄疸组和对照组,IGF-1低于轻度、中度黄疸组和对照组(P<0.05);中度黄疸组TBIL、CK-MB、cTnT高于轻度黄疸组和对照组,IGF-1低于轻度黄疸组和对照组(P<0.05);轻度黄疸组TBIL、CK-MB、cTnT高于对照组,IGF-1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cTnT与TBIL水平呈正相关(r=0.587,P<0.05);血清CK-MB与TBIL水平无明显相关性(r=0.220,P>0.05);血清IGF-1与TBIL水平呈负相关(r=-0.568,P<0.05)。苍白球异常信号组患儿血清IGF-1值为(11.05±0.51) ng/mL,明显低于苍白球正常信号组(14.22±2.67) ng/mL(P<0.05);苍白球异常信号组患儿血清TBIL水平为(347.62±33.01)μmol/L与苍白球正常信号组(341.75±35.14)μmol/L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检测血清cTnT和IGF-1水平分别有助于预测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心肌损伤和脑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为揭示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以不同林龄(28、37、46年生)樟子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以樟子松天然林为对照,研究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机碳、全氮和全磷含量及其化学计量比,分析土壤性质与土壤化学计量特征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在樟子松人工林中,根际效应显著影响土壤N∶P,林龄显著影响土壤有机碳含量;各林龄人工林的土壤有机碳含量均显著低于天然林。人工林的根际与非根际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均随林龄增加先降低再升高;全磷含量在根际土壤中先升高再降低,在非根际土壤中先降低再升高。C∶N与C∶P在根际土壤中呈显著正相关,但在非根际土壤中不存在显著相关关系,说明根际土壤氮磷限制具有更高的协同性。根际与非根际土壤N∶P均值分别为4.98与8.40,表明樟子松人工林的生长受土壤N限制,且根际土壤受N限制程度更高。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受土壤性质的显著影响,其中,速效磷是最主要的驱动因子。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生长受N限制,其植物根系对土壤养分的富集与维持有明显作用,建议在樟子松生长阶段适当补充土壤氮素,并根据根际土壤氮磷限制的协同性适当补充磷素。  相似文献   
6.
同龄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呈现明显的两性生长差异,即雄性个体的体长、体重皆大于雌性个体。而mTOR信号通路在细胞生长、发育以及蛋白合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为了了解黄颡鱼两性差异的营养生长机制与mTOR信号通路之间的关联性,本试验首先在生理生化特性方面对雌、雄黄颡鱼的肌肉营养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在雌、雄黄颡鱼的比较分析中,除了两者的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含量差别不大以外,在矿物元素、氨基酸组成、蛋白的氨基酸组成和脂肪酸组成等方面,雌性黄颡鱼肌肉的营养品质相对雄性更优。针对mTOR信号通路主要基因开展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结果显示,除性腺组织外,AKT1、AKT2、AKT3、mTOR、S6KA、S6KB、4E-BP1基因在雄性黄颡鱼的肌肉、肝、肾和心脏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高于雌性,这可能与雌雄黄颡鱼生长差异有关。本研究为进一步探索黄颡鱼两性生长差异的分子机制奠定了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7.
为揭示科尔沁沙地樟子松(Pinus sylvestris var.mongolica)人工林土壤真菌间相互作用,以不同林龄(中龄、近熟和成熟)、不同土层(0—10和10—20 cm)樟子松人工林土壤为研究对象,以未造林地为对照样地,采用分子生态网络分析法,基于随机矩阵理比较分析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真菌网络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1)中龄林到近熟林阶段,科尔沁沙地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真菌网络平均连通度增大,平均路径长减小,网络愈加复杂,而近熟林到成熟林阶段则相反,网络愈加简单;不同土层间,10—20 cm土层土壤真菌平均路径长度小于0—10 cm土层,平均连通度和聚类系数大于0—10 cm土层,10—20 cm较0—10 cm土壤真菌间相互联系更为密切;与樟子松人工林相比,未造林地土壤真菌网络中的平均连通度略低于近熟林,平均路径长低于樟子松人工林,未造林地土壤真菌群落更不稳定。(2)中龄、近熟和成熟樟子松人工林土壤真菌关键菌种分别为Guehomyces sp.、Oidiodendron sp.和Pseudeurotium sp.,未造林地关键菌种为Alphamyces sp.。在0—1...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