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5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于西方社会人们长期食用高醣、高蛋白、低纤维食物,因而导致输尿管结石和肾结石病人的普遍增加,在西欧,尿路结石患者的发病率估计约占人口的3~4%。据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健康保险公司统计,每年做肾结石和输尿管结石手术的人数竟达46,000人。因此,控制尿路结石在医学上是非常重要的。常规排除肾结石和大多数输尿管结石需要一个损伤性的外科手术,还需要1~3个星期的住院治疗及1~3个月的恢复期。此外,病人的腰部还会留下个切口。近年来,经皮肾结石去除术和体外碎石术已逐渐被临床采用。这两种技术的应用大大减少了肾结石的复发率,缩短了常规结石手术的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性胃癌组织中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D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6年12月到2018年6月期间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接受治疗的胃癌患者80例,收集其手术切除的病理组织。采用C-14呼气试验和改良Giemsa染色检测患者HP感染的情况,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癌组织中cyclinD1、MMP-9表达情况。分析HP感染、cyclinD1、MMP-9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分析胃癌患者HP感染与cyclinD1、MMP-9表达的相关性。结果:80例胃癌患者HP感染阳性56例(70.00%),阴性24例(30.00%)。有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为T3+T4的胃癌患者的HP感染阳性率高于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为T1+T2的胃癌患者(P0.05)。80例胃癌患者cyclinD1阳性表达45例(56.25%),阴性表达35例(43.75%),MMP-9阳性表达65例(81.25%),阴性表达15例(18.75%),TNM临床分期为III+IV期、分化程度为低分化、有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为T3+T4的胃癌患者的cyclinD1、MMP-9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TNM临床分期为I+II期、分化程度为中高分化、无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为T1+T2的胃癌患者(P0.05)。HP感染阳性患者的cyclinD1阳性表达率和MMP-9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HP感染阴性患者(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胃癌患者HP感染与cyclinD1、MMP-9表达均呈正相关(P0.05)。结论:胃癌患者的HP感染情况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有关,cyclinD1和MMP-9的表达与TNM临床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有关,且胃癌患者HP感染与cyclinD1、MMP-9表达均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水稻粒长QTL定位与主效基因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研究利用短粒普通野生稻矮杆突变体和长粒栽培稻品种KJ01组配杂交组合F_1,构建分离群体F_2;并对该群体粒长进行性状遗传分析,利用平均分布于水稻的12条染色体上的132对多态分子标记对该群体进行QTL定位及主效QTLs遗传分析,为进一步克隆新的主效粒长基因奠定基础,并为水稻粒形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所构建的水稻杂交组合分离群体F_2的粒长性状为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2)对543株F_2分离群体进行QTL连锁分析,构建了控制水稻粒长的连锁遗传图谱,总长为1 713.94 cM,共检测出24个QTLs,只有3个表现为加性遗传效应,其余位点均表现为遗传负效应。(3)检测到的3个主效QTLs分别位于3号染色体的分子标记PSM379~RID24455、RID24455~RM15689和RM571~RM16238之间,且三者对表型的贡献率分别为54.85%、31.02%和7.62%。(4)在标记PSM379~RID24455之间已克隆到的粒长基因为该研究新发现的主效QTL位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中国首例输入性D8基因型麻疹病毒基因特征进行分析。用ELISA法检测血清麻疹病毒IgM抗体;用Vero/Slam细胞对采集的咽拭子标本进行病毒分离,分离到的麻疹毒株用RT-PCR方法扩增其核蛋白基因3′端的部分序列,并对扩增产物进行核苷酸序列测定和分析,以3′端456个核苷酸为目的片段进行基因亲缘性关系分析。结果表明,上海市2012年共报告1 105疑似麻疹病例,其中实验室确诊590例,临床符合病例2例,排除513例,报告发病率为2.52/10万;共采集到984份疑似麻疹病例咽拭子标本,分离到247株麻疹病毒,病毒分离阳性率为25.3%;除Shanghai12-239为D8基因型外,其他均为H1a基因亚型。Shanghai12-239与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参考株(Manchester.UNK30.94(D8)AF280803)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7.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8.6%。与WHO其他基因型参考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89.6%~94.5%,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88.7%~95.3%。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环磷酰胺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4(IL-4)及单核细胞趋化蛋白4(MCP-4)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5月收治的7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对照组使用环磷酰胺联合强的松的治疗,观察组采用人免疫球蛋白、环磷酰胺及强的松联合治疗,应用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评价疾病程度,记录治疗前后两组24h尿蛋白、血清IL-4及MCP-4水平,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SLEDAI评分、24h尿蛋白及血清IL-4及MCP-4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磷酰胺联合人免疫球蛋白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患者血清IL-4及MCP-4的水平,对患者的预后有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痛风是一种由高尿酸血症引起的关节炎类型。研究其流行病学,使临床对高尿酸血症及痛风性关节炎的病理生理学有了新的见解。研究表明,遗传倾向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痛风的临床表现分为无症状高尿酸血症,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间期和慢性痛风性关节炎。痛风的诊断基于实验室和放射学特征,其中偏振光显微镜发现滑液中针状或杆状的单钠尿酸盐晶体是诊断的金标准。其成像方法主要有常规放射成像、超声检查、双能CT。其中超声和双能CT应用的进步使该领域的诊断、分期、随访和临床研究有了显著的提高。深入了解痛风的发病机制,不断优化诊断方式,有助于提高痛风的临床诊疗水平。痛风的管理一直是医学史上对医学技能的挑战,当前需要不断深入了解痛风的发病机制,不断优化诊断方式,以寻求不同寻常的治疗方案。在秋水仙碱、泼尼松、别嘌醇、非布司他、雷西纳德等药物的临床应用取得不错效果的同时,存在的一些不良反应值得重视。随着精准医疗时代的到来,相信痛风的个体化诊疗有着更加乐观的未来。  相似文献   
7.
5406抗生菌肥特性及使用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5406菌肥的使用有多种方法,可与绿肥、厩肥混用或浸种、拌种、催芽和作为基肥使用等,都能起到很好的增产作用,如在缺磷地区使用,作物的增产效果更加明显。5406菌肥的浸出液也可以用于水稻与小麦浸种、浸根和喷施等,都能起到很好的增产效果。  相似文献   
8.
神经生长因子的信号转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神经生长因子的信号转导李智任一萍(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上海200062)关键词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营养蛋白神经营养因子信号转导图1NGF的信号转导机制A.NGF的信号转导概况B.Ras的激活?未知转录调节因子.——转导途径.促进.抑制神经生长因子(n...  相似文献   
9.
小鼠胚胎体外培养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探讨小鼠胚胎在体外发育过程中的最佳方案,我们将从超排昆明小鼠取出的543枚受精卵经过不同的培养液(M16、M16+OEC、Glu-FreeM16和Glu-FreeM16+OEC)及不同的培养微环境处理后,观察胚胎体外发育的过程。结果表明,葡萄糖在胚胎发育早期(2细胞期)有比较明显的发育阻断作用,同种输卵管上皮(OEC)共同培养能够有效地抑制这种阻断作用;葡萄糖对胚胎8-16细胞期及以后阶段的发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此时OEC的作用则不明显;除了葡萄糖外,在早期可能还有其它一些象磷酸盐、重金属离子的物质也能起胚胎发育阻断作用。同时还发现培养微环境的稳定也是胚胎发育的重要保证条件,石蜡油的封盖能够保持某种特定微环境而支持胚胎的体外发育。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重楼皂甙Ⅱ对狼疮性肾炎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分泌的细胞因子IL-10和TGF-β的影响。方法:10例健康人为正常对照组,20例LN病人随机分为四组:LN对照组(n=5)、重楼干预组1(n=5,接种细胞数为1×105/1.5ml/孔)、重楼干预组2(n=5,接种细胞数为2×105/1.5ml/孔)、重楼干预组3(n=5,接种细胞数为5×105/1.5ml/孔)。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利用免疫磁珠法分离CD4+CD25+Treg。重楼干预组予重楼皂甙Ⅱ干预,正常对照组和LN对照组不予处理,各组培养72h。取各组上清,用ELISA分别检测IL-10和TGF-β的水平。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其余各组TGF-β和IL-10的水平明显降低(P〈0.01)。与LN对照组比较,重楼皂甙Ⅱ干预后各组TGF-β和IL-10的水平升高(P〈0.05)。重楼干预组之间比较,重楼干预组2的TGF-β和IL-10水平较其他两组明显升高(P〈0.01),而重楼干预组1和3的TGF-β和IL-10水平变化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重楼皂甙Ⅱ可上调LN患者TGF-β和IL-10的水平,上调的幅度受接种细胞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