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1.
芳香植物是经济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富含的精油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云南高原拥有丰富的芳香植物资源,本文介绍了其地理分布、资源概况和精油的生物活性,并从赋香、保湿、美白、防治痤疮、防晒、抗衰老等方面综述了高原芳香植物精油的应用进展,说明了云南高原芳香植物精油在化妆品领域有巨大的应用潜力。通过分析云南芳香产业发展的优势及存在的问题,展望了云南芳香植物及精油的基础研究和开发应用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从滑桃树内生真菌Fusarium sp.(1RGa—1b)的发酵代谢产物中分离得到6个一系列的萘醌类色素化合物,通过波谱分析将其结构鉴定为:3-methylether-fusarubin(1),anhydrofusarubin(2),2-aeetonyl-3-methyl-5-hydro—gen-7-methoxy—naphthazarin(3),2-acetonyl-3-methyl-7-methoxy-8-hydrogen—naphthazarin(4),2-acetonyl-3-methyl-7-methoxy—naphthazarin(5),2-isopropanol-3-methyl-7-methoxy-naphthazafin(6)。利用纸片扩散法对这些化合物的抗细菌及抗真菌活性进行了初步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化合物3和4具有弱的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活性。  相似文献   
3.
采用水蒸气蒸馏的方法,对采自云南4个不同地区(昆明,丽江,普洱,新平)的臭灵丹叶子进行挥发油提取,并利用GC MS和GC FID气相色谱联用技术分析其化学组成,分别从中鉴定出39、37、33、44个化合物。鉴定的化合物各占挥发油总量的9332% (昆明)、8057% (丽江)、9224% (普洱)和9385% (新平)。研究结果表明,采自这四个地区植物样品提取所得挥发油化学组成不尽相同:昆明产臭灵丹挥发油富含芳香族化合物(3806%);而从丽江和普洱样品中获得的挥发油化学成分以倍半萜(分别为1989%和4465%)和氧化倍半萜(分别为4085%和3511%)为主;非氧化单萜和非氧化倍半萜化合物(分别为4223%和3325%)则是新平产臭灵丹挥发油的主要化合物类型。同时,对这些不同产地的臭灵丹挥发油也进行了抗菌活性测试。从以上实验研究结果推测环境差异是影响臭灵丹挥发油化学组成差异的重要因素,而不同的化学组成可能是导致4种样品抗菌敏感程度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4.
综合运用大孔树脂D101、硅胶、葡聚糖凝胶LH-20柱层析以及半制备型高效液相等色谱方法对勐腊毛麝香(Adenosma buchneroides Bonati)的全株进行了化学成分分离纯化。从该植物的甲醇及甲醇-水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6个化合物,运用现代波谱技术分别鉴定为:乙酰地黄苷C(1)、1,3,5-三甲氧基苯(2)、对羟基苯甲酸甲酯(3)、对羟基苯甲醛(4)、对甲氧基苄醇(5)、松柏醛(6)、芥子醛(7)、吲哚-3-甲醛(8)、吲哚-3-甲酸(9)、丁香酚-β-D-葡萄糖苷(10)、丁香树脂醇-4-O-β-D-葡萄糖苷(11)、香芹酚-β-D-葡萄糖苷(12)、menthiafolic acid(13)、(8R)-evofolin B(14)、芹菜素(15)、4,4'-二羟基二苄基醚(16)。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且化合物1~16均为首次从毛麝香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5.
滑桃树果皮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从滑桃树 (Trewianudiflora)的果皮中分离到 5个化合物 ,经理化性质和波谱分析 ,分别确定为 :3β 乙酰石栗酸 (1)、16 碳酸 1 甘油酯 (2 )、莽草酸 (3)、β 谷甾醇 (4 )以及胡萝卜甙 (5 ) ,以上化合物均为首次从滑桃树果皮中分离得到。并对前人报导的 3β 乙酰石栗酸13 CNMR数据个别有误的碳信号进行了修正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