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0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16 毫秒
1.
为探索母婴皮肤细菌群落特征,本研究对8对母婴7个不同皮肤部位的细菌群落进行焦磷酸测序分析。结果显示,皮肤细菌主要属于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总体而言,母婴皮肤细菌群落的组成相似,但丰度存在差异。母亲皮肤表面的丙酸杆菌属(Propionibacterium)丰度显著高于婴儿(P<0.05)。在婴儿皮肤表面,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最丰富;剖宫产出生的婴儿额头表面葡萄球菌属的丰度显著高于自然分娩出生的婴儿(P<0.05)。婴儿皮肤表面特有的常驻菌属包括孪生球菌属(Gemella)、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罗思菌属(Rothia)和韦荣球菌属(Veillonella)与成人常见的口腔细菌一致,表明母亲的口腔细菌对婴儿早期皮肤微生态有一定的塑造作用。婴儿皮肤表面的细菌种类与自己母亲相近,各细菌的含量则与其他婴儿相近。母亲皮脂溢出部位(额头和背部)的细菌多样性较其他部位低,且皮肤潮湿、干燥、脂溢部位之间细菌群落差异较大;而婴儿背部细菌群落与肘窝相似,额头与手背相似。  相似文献   
2.
<正> 甲状腺素(T_4)在外周组织5′单脱碘为3.5.3′-三碘甲腺氨酸(T_3)而使其生物学活性大大提高,故催化此反应的碘化甲腺氨酸5′脱碘酶被视为甲状腺激素生物学作用的重要调节因子。不同胎令脏器该酶活性的研究将为了解胎儿期间甲状腺激素的代谢及共对胚胎生长发育的影响提供重要线索。本文将对人胎肝匀浆碘化甲腺氨酸5′脱碘酶研究结果作一简要报道。  相似文献   
3.
研究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强力霉素在斑点叉尾 (Ictalurus punctatus)体内的药物动力学与消除规律, 有助于制定合理用药方案和休药期, 为水产品质量安全提供理论依据。(1)单次口服剂量 20 mg/kg 强力霉素在斑点叉尾 体内的药时数据符合二室开放式模型。药-时曲线呈明显双峰现象: 第一次达峰时, 强力霉素在肾、血和肌肉中浓度迅速上升, 达峰时间 Tmax (1)出现在 30min, 强力霉素在肝脏中浓度上升缓慢, 出现在 1h; 肝、肾、血和肌肉第二次达峰的时间 Tmax (2)出现在 8h, 第二次达峰浓度 Cmax(2)大于第一次的浓度Cmax (1)。 药-时曲线下面积(AUC): 肾、肝、血和肌肉分别为 63.242、1282.077、142.379、62.348 μg·h /mL。消除半衰期[T1/2b]: 肾、肝、血和肌肉分别为 40.668、48.767、36.527、31.091h, 平均滞留时间(MRT): 肾、肝、血和肌肉分别为 46.585、56.989、48.859、42.428h; (2)连续口服剂量 20 mg/kg 的强力霉素 5d, 停药后强力霉素在斑点叉尾 肝脏中浓度最高, 肌肉+皮中浓度最低。在不同组织中强力霉素的消除速率不同(P<0.05), 药物消除速度由高到低依次为肌肉+皮、肾脏、肝脏。若以肝脏为靶组织, 最高残留限量 300 μg/kg,休药期不低于 30d; 若以可食组织肌肉+皮为靶组织, 最高残留限量 300 μg/kg, 休药期不低于 19d。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探讨四物汤通过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nsulin-ike growth factors-1,IGF-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雷帕霉素靶蛋白(Mammalian target of rapamycin,mTOR)mTOR信号通路发挥对4-乙烯基环己烯二环氧化合物(4-Vinylcyclohexene Diepoxide,VCD)诱导的卵巢衰老大鼠骨骼肌的保护作用及其分子机制。方法:选用28日龄雌性F-344大鼠,随机选取6只作为空白对照组,剩余大鼠连续腹腔注射VCD溶液(160 mg/kg/d)20天,每天阴道涂片检测动情周期,连续观察12 d无角化细胞或仅有少量角化细胞即符合"卵巢衰老"表现,经动情周期筛选出24只造模成功的大鼠,分为模型组(Model)、阳性(戊酸雌二醇,E2)对照组、四物汤高剂量(SWT-H)组和四物汤低剂量(SWT-L)组,每组6只,灌胃持续3周后取材。取大鼠骨骼肌组织进行HE染色观察病理组织结构;MASSON染色骨骼肌纤维形态变化;RT-PCR检测骨骼肌组织中各基因的mRNA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骨骼肌肌纤维排列疏松,分布不均且有断点,胞浆不均,细胞核增多,出现增生的结缔组织,胶原纤维逐渐增多且肌纤维间距变宽;与模型组相比,E2组、SWT-H组与SWT-L组肌纤维排列相对整齐,胞浆较为均匀。肌肉形态较规则,纤维间距缩短,胶原纤维减少。RT-PCR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IGF-1、PI3K、AKT、mTOR基因的mRNA表达量明显下调,E2组、SWT-H组与SWT-L组的IGF-1、PI3K、mTOR的表达明显上升,SWT-H组AKT表达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意义,SWT-L组AKT表达相对降低。与模型组相比,E2组、SWT-H组与SWT-L组的IGF-1、AKT、mTOR的表达明显增加,且具有剂量依赖性,PI3K表达增加,但无明显剂量依赖性。结论:四物汤可以明显改善VCD诱导的卵巢衰老大鼠的肌肉减少情况,其机制可能是通过IGF-1-PI3K-AKT-mTOR信号通路来发挥其抑制肌肉流失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孔倩  杨柳燕    肖琳  袁丽娜  张丹宁  张哲海 《生态学报》2008,28(5):2060-2060~2064
在黑暗条件下,利用不同形态的氮源(硝酸盐氮,氨氮,有机氮和硝酸盐氮,有机氮)培养蓝藻水华优势种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分析其氮代谢和对水体pH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不同氮源的培养液中铜绿微囊藻密度在最初的24 h内出现波动,之后下降.培养液中pH值在试验最初的24 h显著下降,之后趋于稳定,在硝态氮培养液中pH值下降最大,从8.18下降到7.19,其反硝化作用产生的NO-2浓度也最大.不同氮源培养液中总氮含量都有所下降,以混合氮源培养液中总氮减少量最大,说明化合态氮经过反硝化作用生成了氮气并溢出培养液,因此,在黑夜条件下藻华水体中存在反硝化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激发大鼠炎症反应建立新型动脉粥样硬化(AS)动物模型并观察人参皂苷Rb1的抗AS作用。方法模型组采用酵母多糖混悬液(20 mg/kg)每隔3d腹腔注射一次,引发大鼠持续性炎症;相同方法注射无菌石蜡液作为对照组;Rb1组同时腹腔注射Rb1(40 mg/kg);所有大鼠均喂食高脂饲料,实验共10周。分别通过苏丹染色、透射电镜、real time PCR、免疫组化、ELISA观察大鼠主动脉壁大体标本、超微结构、NFκB、TNFα、IL6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可见红染的脂纹、斑块形成,电镜显示内膜下层出现吞噬脂滴的泡沫细胞,NFκB/P65高表达于主动脉壁的内膜层,TNFα、IL6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Rb1干预后大体标本可见AS病变明显减轻,电镜下未见泡沫细胞,NFκB、TNFα、IL6水平均较模型组显著降低。结论在高脂喂饲的基础上持续炎症刺激能够成功诱导大鼠AS模型,人参皂苷Rb1能够通过抑制炎症反应抗AS。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雷公藤多苷对大鼠肺移植后的免疫排斥反应的抑制作用及对外周血细胞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100只SD大鼠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和治疗组,空白组20只大鼠,大鼠为正常大鼠,对照组共40只大鼠(其中20只为供体,20只为受体)和治疗组40只(其中20只为供体,20只为受体)大鼠均采用改良三袖套法吻合技术建立大鼠左肺原位移植的动物模型。移植手术后空白组和对照组采用生理盐水灌胃(1mL/d),治疗组用雷公藤多苷(50mg/kg-d)灌胃,连续灌胃5d。观察各组大鼠的肺的大体形态及镜下的病理变化,确定排斥反应的等级,并测量各组大鼠外周血中T细胞活化率。结果:对照组大鼠病理改变较治疗组严重,治疗组排斥反应等级低于对照组的级别,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T细胞活化率高于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的活化率高于空白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活化率于空白组相近,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274)。结论:雷公藤多苷对大鼠肺移植后的排斥反应有抑制作用,其抑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降低外周血T细胞活化率达到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突触融合蛋白6(syntaxin 6,STX6)蛋白在食管鳞状细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arcinoma,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41位食管癌病人的临床资料,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肿瘤组织和癌旁食管组织中STX6蛋白的表达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分析STX6的表达水平与各临床指标间的关系。结果:免疫组织化学法及Western blot结果均显示食管鳞状细胞癌组织中STX6的水平较临近的癌旁食管组织显著上升。食管癌患者病变组织中STX6的表达水平与性别、肿瘤分化程度、有无淋巴结转移以及肿瘤分期显著相关(P0.05),与患者的肿瘤大小、年龄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结论:STX6在食管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一个有价值的诊断及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
泡桐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泡桐4组栽培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表明, 它们之间存在着不同显著程度的典 型相关,其中的接干性状与树冠性状组显著相关的信息占两组性状间总信息的95.1%,是 相关程度最高的一组性状。泡桐21个无性系在生长、干形、接干和树冠性状上,存在不 同程度的差异。 Abstract:4 groups of cultival characters related to plywood making of 21 paulownia clones were analysed using canonical correlation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re were different degrees of correlation among 4 group characters.Correlation degree between trunk extension characters and tree crown characters was the highest in all character groups.Variations at different level in growth character,stem form,trunk extension and tree crown were found among 21 paulownia clones.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特点及其治疗,以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120例肝源性糖尿病(HD)患者,其中46例行OGTT试验,检测了血糖、胰岛素、C肽、胰岛素敏感指数(ISI),HOMA-IR及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PG/FINS)评估胰岛素抵抗,并与50例2型糖尿病(T2DM)患者进行对比分析.结果:21例(17.5%)HD患者有三多一少糖尿病典型症状.OGTT结果显示HD组空腹血糖低于T2DM组(P<0.05);胰岛素+C肽释放试验显示T2DM组和HD组胰岛素分泌呈高峰延迟型,HD患者各时段胰岛素及C肽水平高于T2DM患者(P<0.05,P<0.01).HD组的FPG/FINS及HOMA-IR低于HD组,ISI高于H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后血糖大部分控制在正常或接近正常水平,9例病例均死于肝病并发症.结论:胰岛素抵抗可能是肝源性糖尿病重要的发病机制.肝源性糖尿病以餐后高血糖为特征,临床症状不典型,短期不良预后主要与原发慢性肝病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