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 大熊猫是我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其种群面临着传染病和栖息地破碎化等持续威胁,其中生殖系统的细菌感染和菌群失衡会影响大熊猫生殖健康,严重者可导致流产,是引起大熊猫繁殖障碍的原因之一。本研究对精液与包皮分泌物样本的菌群组成情况及分离培养潜在致病菌开展研究。[方法] 通过采集13份大熊猫包皮分泌物和12份精液样本,采用16S rRNA扩增子测序技术、细菌培养及PCR鉴定的方法,确定样本中的细菌种类。[结果] 菌群组成分析结果显示,在门水平上,厚壁菌门(Firmicutes)的细菌丰度在大熊猫包皮与精液中均为最高;在属水平上,不同时期的雄性大熊猫包皮的菌群可能会发生改变,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和Dolosicoccus是Ⅰ期包皮样本中最丰富的微生物菌群,相对丰度分别为15.45%和12.40%;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和埃希氏菌属(Escherichia)是Ⅱ期包皮样本中最丰富的微生物菌群,相对分度分别为37.94%和9.68%;拟杆菌属(Bacteroides)和普雷沃氏菌属(Prevotella)是精液样本中最丰富的微生物菌群,相对丰度分别为14.40%和12.88%。菌群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精液样品高于Ⅰ期包皮样品和Ⅱ期包皮样品,Ⅰ期包皮样品和Ⅱ期包皮样品之间无显著差异。通过细菌分离培养得到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在内的多种潜在性致病菌。[结论] 本研究分析了大熊猫精液和不同时期包皮分泌物的菌群组成,其优势菌属存在差异,大熊猫包皮与精液中存在潜在性致病菌,这可能对大熊猫的生殖系统健康带来威胁,其致病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按病种管理在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对妇科4个病区5个常见病种(子宫平滑肌瘤、卵巢囊肿、卵巢恶性肿瘤、子宫内膜恶性肿瘤和宫颈恶性肿瘤)使用抗菌药物的对比分析,找到问题症结所在,对妇科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存在问题进行改进,并将改进前后状况进行比较。结果 妇科抗菌药物使用强度从42DDD下降到38DDD,达到国家标准。结论 按病种管理在降低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管理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大熊猫是中国特有的珍稀物种,西氏贝蛔虫是危害大熊猫最为严重的一种肠道寄生性线虫。针对目前长期药物驱虫导致的大熊猫西氏贝蛔虫耐药及生态污染问题,苏力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Bt)晶体蛋白Cry5B因其特异的线虫杀灭活性,是一种理想的新型抗蛔虫病药物候选。本研究拟通过原核表达方式产生Bt YBT-1518重组Cry5B蛋白,并评价其对大熊猫西氏贝蛔虫的离体杀灭活性。结果表明,Bt YBT-1518 Cry5B由1 246个氨基酸组成,分子量(MW)为139.889 kDa,包含Endotoxin_N、δ-Endotoxin_C、Endotoxin_C、Endotoxin_C2、Cry1Ac_D5结构域,与Bt PS86Q3晶体蛋白关系最近。重组Cry5B蛋白在IPTG浓度为1.4 mmol/L时表达量最大,表达于菌体上清液。离体杀灭活性实验表明,重组Cry5B蛋白的大熊猫西氏贝蛔虫抑杀效果具有显著的剂量依赖性,对肠道L4期幼虫第3天的ED50值为14.5 μg/mL,第7天的ED50值为0.16 μg/mL;但对成虫更敏感,仅作用2 d便可显著下降虫体活性,直至死亡,证实重组Cry5B蛋白对大熊猫蛔虫具有较强的毒杀作用。这些结果为后续论证Bt YBT-1518重组Cry5B蛋白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环保的抗大熊猫西氏贝蛔虫病药物提供了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4.
伪狂犬病毒对神经系统的传导具有跨突触传导、自我复制和宿主范围广等特性,自20世纪70年代起,便开始运用于神经解剖学研究领域。四十年的应用实践使伪狂犬病毒神经传导有了许多新的进展,无论是在病毒神经传导机理上,还是在传导应用中。伪狂犬病毒神经传导机理,着重于阐释病毒对初级神经细胞的侵染过程和对次级神经细胞的传导方向;传导应用则着重于探索新的神经传导毒株和对病毒传导技术进行革新。目前,伪狂犬病毒神经传导理论和应用尚有许多未知的领域需要研究,结合分子生物学技术的探索会使神经传导研究事半功倍。  相似文献   
5.
3种常见园林树木幼苗生长与生物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山杜英Elaeocarpus sylvestris、铁冬青Ilex rotunda 3种常见园林树木幼苗为研究对象,对其形态特征和生物量分配进行测量评估及相关分析。结果表明,3种植物幼苗株高、地径的生长较为整齐,但其生物量表现不一;铁冬青的地下生物量显著高于其他两种树木(P0.05);而阴香的地上生物量和总生物量最高,且与其他两种树木差异显著(P0.05)。三种树木幼苗茎质量比差异不显著;根质量比从高到低依次为铁冬青、山杜英、阴香,铁冬青显著高于山杜英和阴香(P0.05);叶质量比与根质量比相反,且三者差异显著(P0.05);体积指数、Dickson质量指数与树木幼苗生物量显著相关(P0.05),其中又以Dickson质量指数相关性更强,可用于园林树木幼苗指标评估;地上干重与总生物量之间存在极显著相关性(P0.01)。  相似文献   
6.
为使龙船花属Ixora 植物在园林配置中得到合理、科学的应用,采用层次分析法(AHP法)构建龙船花属植物园林应用综合评价体系。从观赏性、适应性、配置应用等3方面选取花色、花序大小、小花数量、花冠裂片形状、花期、花叶比例、叶色、株高、株型、耐寒性、光照适应性、耐湿性、耐旱性、丛植或片植、孤植、盆栽等16个指标,通过构建判断矩阵计算各层次指标权重,准则层的权重范围为0.2017~0.4547,指标层的权重范围为0.0159~0.1308。采用3个标度赋值各指标的相对重要性,制定评价体系的评分标准。为检验该评价体系的可行性,选取9种常见龙船花植物进行综合评价,评价显示:邦德红仙丹草I. coccinea var. bandhuca、橙红龙船花I. coccinea、龙船花I. chinensis得分最高,具有较好的园林应用前景。该评价体系具有可行性,可为龙船花属植物引种及园林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龙船花两变种橙红龙船花Ixora coccinea var. coccinea、邦德胡卡红仙丹草I. coccinea var. bandhuca的成熟叶为材料,利用WinFolia软件测定多项叶形态指标,并对叶面积进行回归分析,分别建立其8种回归方程以及总的适用回归方程。结果表明,龙船花两变种的叶片长×叶水平宽、叶周长、叶垂直长、叶片长、叶水平宽、叶片长×叶片长以及叶水平宽×叶水平宽与叶面积之间的相关系数及复相关系数均呈极显著水平(P<0.01),可分别用来建立龙船花的叶面积回归方程;叶面积与叶片长×叶水平宽的相关系数及复相关系数最高,基于叶片长×叶水平宽的8种叶面积回归方程更好地估测两种龙船花的叶面积。经检验发现,二次函数、复合函数、幂函数能更准确地估测叶面积;由两种龙船花共同建立的3种总的回归方程中,复合函数与幂函数能更好地模拟估测叶面积。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