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随着人口老龄化、人类工作与生存等各种压力增大以及生存环境的恶化,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如何 使医学生在掌握神经系统基础理论的同时,提高对神经系统疾病独立分析与判断的能力,为今后更好地胜任临床工作打下扎实 的基础是神经病学教学面临的重要问题。在神经病学教学中通过探索和实践基于微课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把传统的学习过程 翻转过来,把知识传授的过程放在教室之外,而把知识内化的过程放在教室之内,改正了以往神经病学教学中学习内容枯燥难 懂、信息量大,学生难以消化、疲于上课等缺点,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激发了医学生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大大提高学习效果,对培养他们将来成为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高素质医学人才打下了扎实的基础,为其他教学的临床教学提供一 定的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2.
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是指不涉及DNA序列改变、可以通过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进行遗传的基因表达变化的遗传学分支领域。目前研究主要集中在DNA甲基化、组蛋白密码、染色质重塑和非编码RNA调控等方面。早期负性经历是指个体出生早年所经历的不良生活事件,还包括个体出生前所经历的负性生活事件。大量研究表明早期负性经历对个体成年后的行为会造成明显影响。本文将综述早期负性经历中表观遗传的各种机制。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种子植物区系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重庆市种子植物区系进行了研究,其区系特征如下:(1)植物种类和区系组成丰富,共分布有野生种子植物208科1 127属4 764种,其科包含12种分布型和13个变型,属包含15种分布型和23个变型;(2)科的区系组成以热带成分占主要,总共包含83科,达到重庆地区种子植物总科数的39.90%,这说明重庆种子植物区系带有一定的热带亲缘关系.属的区系组成以热带成分最多,达到454属,占重庆市种子植物总属数的40.28%,表明重庆地区种子植物区系的热带亲缘关系较强;(3)特有现象明显,虽然本地区分布的特有科属相对较少,但特有种丰富.  相似文献   
4.
一种高效的酵母菌培养基的设计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设计一种高效酵母菌培养基,以便在需要酵母菌快速生长繁殖时,使用该类培养基,在较短时间内获得大量酵母菌,分别以LB培养基、麦氏培养基作为最基本的培养基加入一定量的大豆提取物,配制成为一定浓度的培养基,并用于酵母菌的培养。根据酵母菌的生长情况,判定大豆提取物对酵母菌的生长繁殖是否有促进作用。实验证明,大豆提取物对酵母菌生长繁殖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尤其是浓度为6%时作用最明显。结果表明,采用LB或麦氏培养基加入6%的大豆提取物对酵母菌的生长促进作用最佳,是一种高效的酵母菌培养基。  相似文献   
5.
水体阿特拉津残留对水葱生物量及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利用营养液水培法, 研究了5个阿特拉津(atrazine)浓度(1、2、4、8和16 mg·L-1)下水葱(Scirpus tabernaemontani)鲜重、叶片相对含水量(RWC)、丙二醛(MDA)含量、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根系活力和叶绿素含量等的变化。结果表明, 水葱在阿特拉津胁迫下, 鲜重、RWC、叶绿素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根系活力和POD活性降低, 同时MDA含量上升, 膜脂过氧化程度加剧。由于阿特拉津的降解, 这种不良影响随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减弱。但其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具持久性; 培养60天内, 叶绿素含量仍显著低于正常水平。阿特拉津浓度越高, 对水葱的植物毒性越高, 当浓度高于8 mg·L-1时, 水葱的生长和生理活动受到显著影响(p < 0.05); 低于1 mg·L-1时, 与对照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是临床外科中的一个难题。尽管周围神经系统在损伤后具有内在的自我修复能力,但一般很难达到完全功能恢复,特别是近端的损伤或者大段的神经缺损。近年来,基于干细胞的细胞治疗为周围神经再生带来了曙光。大量研究表明干细胞可促进周围神经损伤的再生,然而其作用机制还不明确。为此,本文将对脂肪干细胞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中作用包括向雪旺细胞分化、神经营养、血管形成、神经元保护、靶器官保护和免疫调节等作用进行归纳,并进一步探讨其潜在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应激状态下人群心脏储备动用情况。方法:选择运动员81名进行心音图运动试验,分别记录其静息状态和运动后即刻的第1心音幅值与第2心音幅值之比(S1/S2)、舒张期与收缩期时限之比(D/S)和心率(HR);选择心血管病人以及对照组-健康人群各25名,健康孕妇320名(孕周≥28周)以及对照组-健康育龄妇女100名,记录静息状态下的S1/S2、D/S和HR。结果:运动员静息状态和运动后即刻S1/S2和HR升高,D/S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心血管病人相对于健康人S1/S2和HR较高,D/S较低(P均<0.01)相对于健康育龄妇女,孕妇S1/S2和HR较高,D/S较低(P均<0.01)。应激状态下D/S比值会减低,S1/S2升高,HR越快。结论:应激导致心脏负担加重、会调用心力储备和心率储备,心脏功能上调。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一蜜环菌菌种分离方法——天麻组织分离法,并对此法与常用分离法——菌索分离法进行比较试验。结果发现,天麻组织分离法分离成功率高(78%),远高于常用的菌索分离法(16%),且前者操作简便、难度低,所得菌种生活活力、生长形态均优于后法。  相似文献   
9.
伍莎  魏蓉  李芳  潘浩  李昌琪 《生物磁学》2009,(21):4146-4148,4132
目前已有许多临床流行病学研究和实验研究证实了人类的疼痛存在性别差异。临床迹象表明疼痛存在性别差异,许多慢性疼痛疾病(偏头痛、颞下颌关节痛、纤维肌痛、风湿痛等)的发生率女性明显高于男性。女性对一些实验性疼痛(机械刺激痛、电刺激痛、热刺激痛等)更加敏感,痛阈和对疼痛的耐受性比男性低,而且女性月经周期与疼痛有关。啮齿动物实验研究也发现存在疼痛的性别差异。但是在不同动物研究或不同实验性疼痛刺激下雌雄性别的反应不完全相同,这些差异可能是由很多影响因素所导致的。目前许多研究对疼痛存在性别差异的解释也有所不同,机制尚不清楚,可能的因素包括:生物因素(性激素、内源性镇痛、基因等)、社会心理因素以及两者的相互作用等。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人类睾丸新基因SPAG4L在人类不同发育阶段睾丸及隐睾中的表达,为了解该基因在精子发生中的功能奠定基础;方法:收集流产胎儿、成年人、老年人及隐睾患者的睾丸组织,应用RT-PCR和组织原位杂交技术检测SPAG4L mRNA的表达;结果:RT-PCR和组织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结果发现,SPAG4L在胎儿睾丸中几乎检测不到,在成年及老年男性睾丸中均有高表达,主要在精母细胞和圆形精子细胞中表达;在隐睾患者的睾丸中,精母细胞大量凋亡,SPAG4L表达明显下调;结论:SPAG4L主要在精子发生减数分裂阶段表达,受生长发育调控,提示该基因可能在精子发生减数分裂阶段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