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1.
目的:通过检测沙棘油作用高脂小鼠海马神经元内微管相关蛋白(Tau)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表达水平,探讨沙棘油对高脂小鼠并发阿尔兹海默综合征的预防作用。方法:40只KM小鼠,随机取10只为正常对照组;30只以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高脂模型(HF),按10 mg/kg以生理盐水(阴性对照)、沙棘油(实验)、辛伐他丁(阳性对照)灌胃3 w。取小鼠海马组织进行HE染色、免疫组织化学检测和蛋白印迹分析,检测不同组别小鼠海马神经元内Tau蛋白及BDNF表达的变化。结果:高脂模型组与正常组比较,海马神经元结构在光镜下有明显差别;阴性对照组小鼠海马神经细胞数目减少,神经元内有黄色颗粒样沉淀;实验及阳性组海马损伤有改善,斑块状淀粉样蛋白减少;免疫组化及蛋白印迹显示各组间两种蛋白表达水平不同。结论:沙棘油对高脂小鼠海马体内Tau蛋白表达有抑制作用,加速淀粉样前体蛋白的代谢,降低了由β-淀粉样蛋白沉积诱发阿尔茨海默病的风险;而对BDNF表达有促进作用,能防止神经元受损伤死亡、改善神经元的病理状态、促进受损伤神经元再生。即沙棘油能有效预防高脂人群并发阿尔兹海默综合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豹皮樟(老鹰茶)不同溶剂提取物对小鼠抗生素相关性菌群失衡的调整作用,为豹皮樟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使用抗生素造模,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水提物组、醇提物组、模型组和自然恢复组,利用传统菌落计数法等观察各组肠道菌群失衡及恢复调整情况。结果豹皮樟不同提取物对改善小鼠肠道内菌群的效果不同:水提物具有显著调节肠杆菌及肠球菌等小鼠肠道表层需氧菌的作用,醇提物对小鼠肠道深层厌氧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调整作用显著,具有益生元特眭。结论豹皮樟可以调整肠道菌群,纠正抗生素相关性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基因扩增(ERIC-PCR)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研究大蒜素对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肠道菌群失调的预防作用。方法 SPF级昆明小鼠4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组、护肝片组、大蒜素高和低浓度组,每组8只。灌服相应药物30d,除正常对照组,其他组灌胃14 mL/kg红星二锅头,12h后收集鼠便,提取粪便细菌DNA,利用ERIC-PCR和PCR-DGGE电泳获得肠道菌群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UPGMA)研究肠道菌群整体差异并鉴定优势条带序列。结果 ERIC-PCR表明急性酒精性肝损伤小鼠肠道中细菌条带较少,以300bp和500bp左右的条带为特征条带,PCR-DGGE显示肠球菌为优势菌型;大蒜素灌胃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组成发生改变,优杆菌属为优势菌型。结论大蒜素预防给药可以扶持肠道中优杆菌属等益生菌生长,抑制肠球菌等病原菌的增殖,调节急性酒精性肝损伤伴有的肠道菌群失调。  相似文献   
4.
目的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研究水溶性壳聚糖对正常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使用SPF级昆明小鼠18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6只,依次为正常对照组(NC)、水溶性壳聚糖高(WSC-H)和低浓度组(WSC-L),灌服对应药物30d后收取鼠便,细菌基因组DNA提取,PCR-DGGE电泳得到肠道菌群图谱,计算菌群结构多样性指数,聚类分析相似性并鉴定优势条带序列。结果水溶性壳聚糖处理后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改变,多样性指数、丰富度和均匀度较低,乳杆菌成为肠道中的优势菌型。结论水溶性壳聚糖能够增加肠道中乳杆菌的种类和数量,起到益生元的作用来调节肠道微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5.
目的使用DGGE和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酸菜发酵液中乳酸菌的动态改变。方法采集传统天然发酵1~8周的酸菜发酵液50mL,抽提基因组DNA,使用DGGE对乳酸菌菌群进行多样性、相似性研究和优势菌的鉴定,实时荧光定量PCR测定乳酸菌含量。结果发酵周期加长,乳酸菌的含量随之也逐渐增大。清酒乳杆菌是酸菜自然发酵过程中的优势菌型,鼠李糖乳杆菌主要存在于发酵初期,发酵的中期(3~5周)、后期(6~8周)明显减少,同时发酵后期植物乳杆菌成为优势菌并完成全部发酵过程。发酵周期延长后,香农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较高,出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第7周达到最大值。结论在DNA水平上,DGGE和实时定量PCR检测了酸菜发酵液中乳酸菌的含量,进行菌群结构的动态分析,明确优势菌型,为实现酸菜标准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PCR-DGGE方法研究抗癌剂替吉奥对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取BALB/c小鼠10只,灌服替吉奥(441mg/kg)7d。应用PCR—DGGE方法获得肠道菌群分子指纹图谱,进行相似性、多样性分析及优势条带的序列分析。结果实验0d与实验7d的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替吉奥能够杀灭肠道中的有益菌,促使致病菌过度生长,导致肠道菌群严重失调。  相似文献   
7.
目的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及苏木精-伊红染色法(HE染色法)探究地塞米松对小鼠肠道菌群和脏器的影响。方法选用SPF级Balb/c小鼠10只,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只。实验组每日灌胃1.228 5 mg/kg地塞米松,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观察小鼠体质量、行为、皮毛和粪便等的变化。28 d后,无菌条件下取小鼠粪便提取细菌基因组DNA,应用PCR-DGGE技术进行肠道菌群多样性及差异性分析;取小鼠肺、脾、肝、小肠、盲肠等进行HE染色,观察其脏器变化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小鼠体质量有明显降低,肺指数升高,脾指数下降;PCR-DGGE结果表明实验组小鼠肠道菌群的多样性明显增加,优势菌群发生转变;实验组小鼠脏器出现了明显的炎症反应。结论服用地塞米松使小鼠肠道菌群的构成和多样性发生了显著改变;引起了小鼠脏器的炎症反应,可能会对小鼠生长发育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PCR-DGGE方法分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BALB/c小鼠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用SPF级BALB/c小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每组8只,分别灌喂红霉素(330 mg/kg)、罗红霉素(50 mg/kg)、阿奇霉素(165 mg/kg)10 d,停药7 d。在实验的0、3、10 d以及停药7 d收集每只小鼠粪便,提取基因组DNA,应用PCR-DGGE技术获得肠道菌群分子指纹图谱,进行相似性、多样性分析及优势条带的序列分析。结果不同给药周期小鼠(BALB/c雌性)各聚成一簇,且灌喂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的小鼠肠道菌群多样性指数减小。结论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BALB/c小鼠肠道菌群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应用肠杆菌基因间重复共有序列基因扩增(ERIC-PCR)和聚合酶链式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分析壳聚糖对抗生素致肠道菌群失调小鼠的影响。方法 SPF级昆明小鼠24只,每组8只,依次分为模型组(N)、壳聚糖高(CS-H)和低浓度组(CS-L),盐酸左氧氟沙星灌胃6d后使用相应药物灌胃24d,收集鼠便,提取粪便细菌DNA,利用ERIC-PCR和PCR-DGGE电泳获得肠道菌群指纹图谱,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UPGMA)研究肠道菌群整体差异,并鉴定优势条带序列。结果 ERIC-PCR表明菌群失调组小鼠肠道中细菌条带减少明显,以300bp左右的条带为特征条带,PCR-DGGE显示屎肠球菌为优势菌型;壳聚糖灌胃小鼠肠道菌群结构组成发生改变,乳酸菌成为优势菌型。结论壳聚糖扶持乳酸菌等益生菌、抑制肠球菌等病原菌的增殖,起到益生元的作用进而调节肠道微生态均衡。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益肾壮骨汤对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小鼠肾组织成骨细胞特异基因(Osterix)mRNA和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 SPF级昆明小鼠40只,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益肾壮骨汤对照组(YSZG组)、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组(Glu组)以及益肾壮骨汤低剂量组(1 g/kg, Glu+YSZG-L组)和高剂量组(4 g/kg, Glu+YSZG-H组),每组8只。除N组和YSZG组,其余各组小鼠臀肌注射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2.5 mg/kg)建立糖皮质激素性骨质疏松模型,每周注射2次,连续6周,之后Glu+YSZG-L组和Glu+YSZG-H组小鼠再分别灌胃1 g/kg和4 g/kg益肾壮骨汤6周。qRT-PCR法检测肾组织Osterix mRNA水平,ERIC-PCR和PCR-DGGE电泳获得肠道菌群指纹图谱,分析肠道菌群整体差异并鉴定优势条带序列。结果与N组小鼠比较,Glu组肾组织Osterix mRNA水平显著升高;与Glu组小鼠比较,益肾壮骨汤治疗组肾组织Osterix mRNA水平明显降低。ERIC-PCR图谱显示705 bp处条带为Glu组和益肾壮骨汤治疗组小鼠肠道菌群的差异条带。PCR-DGGE分析气单胞菌为骨质疏松小鼠肠道优势菌型,益肾壮骨汤给药后小鼠肠道菌群结构发生改变,气单胞菌消失。结论益肾壮骨汤通过下调肾组织Osterix mRNA水平,抑制气单胞菌等病原菌的增殖来治疗骨质疏松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