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229例血培养阳性结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血液感染的微生物种类分布及病因。方法5 m l血标本在优快双相血培养瓶内于恒温(35±1)℃培养箱孵育,分离阳性标本菌落,采用“第2代15 e系统”进行细菌鉴定,并做药敏试验。结果2 310例血培养标本共分离出229株细菌,其中革兰阴性菌198株占86.46%,革兰阳性菌27株占11.79%,真菌4株占1.74%,阳性率从高到低为甲副伤寒菌、大肠埃希菌、洋葱假单胞菌、产碱杆菌属、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别是55.89%、6.55%、5.24%、3.93%、2.62%。沙门菌占65.06%,分离自感染内科及门、急诊科,大肠埃希菌主要见于感染内科及内分泌科,常见菌阳性标本在孵育<24、24~48、48~76、≥76 h的阳性率依次为5.29%、46.47%、85.88%、99.40%。结论血液感染病原菌在沿海地区以沙门菌属尤其以甲副伤寒菌为主,其次为非发酵菌和葡萄球菌。快速血培养技术仍是血液感染病原学诊断的必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尿路感染患者尿液标本中病原菌的分布及其耐药状况分析,以促进临床合理选择抗生素,降低细菌的耐药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至2014年门诊及住院患者9 674例尿液培养阳性标本,采用WHONET5.6软件对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9 674株细菌中,检出率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大肠埃希菌(32.63%)、粪肠球菌(10.56%)、肺炎克雷伯菌(8.75%)、热带假丝酵母菌(6.63%)、奇异变形杆菌(5.82%)。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有较高的敏感率;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的平均耐药率分别为5.1%、4.6%、4.6%,且耐药率有下降的趋势(P0.05);热带假丝酵母菌对5-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B的平均耐药率为3.4%、2.2%,对5-氟胞嘧啶的耐药率有下降趋势(P0.05),对两性霉素B的耐药率有升高趋势(P0.05)。结论 5年间尿路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经过整治后大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有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回顾性分析近五年来医院住院及门诊病原菌感染患者中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趋势,探讨其对常规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和相关耐药机制。方法采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的Vitek-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进行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部分菌株采用微量生化管鉴定,部分药敏试验采用琼脂扩散法(KB),药敏结果判读按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制定的标准判读,纸片法表型确证试验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表型,EDTA双纸片法检测金属酶表型。结果五年间484株肺炎克雷伯菌部分药物耐药率正逐年上升,其常见药物平均耐药率如下:阿米卡星(3.0%),复方新诺明(31.1%),头孢三嗪(14.5%),环丙沙星(18.7%),氯霉素(21.6%),特治星(6.3%),头孢他啶(22.0%),头孢噻肟(23.6%),舒普深(4.2%),呋喃妥英(26.9%),美罗培南(2.1%),ESBLs阳性99株(20.4%),改良Hodge试验检测碳青霉烯酶表型阳性5株,EDTA双纸片法检测金属酶表型阳性2株。结论部分药物耐药率逐年上升的有复方新诺明、环丙沙星、头孢他啶、头孢噻肟;耐药率较低的有美罗培南、阿米卡星、舒普深、特治星、头孢三嗪。应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以及耐碳青霉烯酶筛查试验,为临床提供用药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3种前处理方法在基质辅助激光解析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 TOF-MS)鉴定假丝酵母菌属中的结果可靠性。方法以ITS测序鉴定结果为金标准,对临床分离的66株假丝酵母分别采用传统直涂法、改良直涂法和甲酸-乙腈蛋白提取法进行前处理,MALDI TOF-MS鉴定,比较3种方法的Biotyper Log值,分析质谱图的差异。结果传统直涂法、改良直涂法和甲酸-乙腈提取法对66株假丝酵母的属水平鉴定率分别为48.5%、50.0%和97.0%,Biotyper Log均值分别为1.628、1.674和2.010,其中甲酸-乙腈提取法对66株假丝酵母的种水平鉴定率为53.0%。甲酸-乙腈提取法得到的质谱图比另2种方法的质谱图离子峰更加密集,图像更复杂,鉴定结果可信度更高。结论甲酸-乙腈蛋白提取法对假丝酵母菌属的鉴定成功率和可靠性明显高于传统直涂法和改良直涂法,对临床假丝酵母菌病的准确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