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6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原核生物如细菌,其原始RNA转录物就是信使核糖核酸(mRNA),新RNA分子一生成就与核糖体结合,并开始合成蛋白质。真核生物的细胞,原始转录物并不被直接用作mRNA,而是mRNA的前身——核不均核糖核酸(hnRNA),它要经过一系列的转录后加工,其中包括5‘端的“戴帽”——增加一甲基化的低聚核苷酸结构,以及3’端的多腺苷酰化作用——接上一条长长的多聚腺苷酸尾链(以下简称多聚(A))才具有mRNA作用。近年还有证据表明,比mRNA大的原始转录物要经核酸内切酶裂解后,其某些片段再连接在一起才成为有功能的mRNA。本文重点讨论mRNA  相似文献   
2.
蓖麻蚕在变态期间,脑及腹神经索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脑外部形态的显著变化是体积的增大,视叶的出现及脑与食管下神经节的愈合。由幼虫上簇开始至成虫羽化,共约19天。在此期间,脑的宽度由0.93毫米增至2.48毫米。视叶出现于幼虫上簇后第四天,即化蛹前一天;发育至化蛹后第七天,食管下神经节完全与脑愈合成环状。幼虫脑组织比较简单,视叶尚未显明分化,只是在脑的两侧前方有成团的神经细胞聚合而成的“原基”,成虫视叶组织即由这些原基分化而来。蕈体尚不完整,仅蕈体柄显明。化蛹后,视觉中枢的三个纤维区——神经节层,外髓和内髓——都已出现,中心体也清楚可见。化蛹后第九天,视叶的三个纤维区之间的交叉纤维显明地出现,其它各部分如中心体、脑桥体、腹体及嗅觉中枢都完全分化出来。脑构造的复杂化也明显表现在内部组织的分化上。 腹神经索的变化主要是缩短和神经节的合并。最显著的缩短阶段是在预蛹期,整条神经索由原来的43毫来缩短为29毫米。食管下神经节与脑愈合,腹部第一二神经节并入后胸神经节,第六、七、八神经节合并成一大型的复合神经节,这样便由原来的八个腹神经节减少了一半。胸部三个神经节则因菱形区的消失而互相靠拢。 从化蛹后第九天起至成虫羽化,除了脑的体积稍有增大以外,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基本上没有多大变化。 在整个变态期间,脑ChE的活性渐进增高,酶的水解率(微克分子Ach毫克脑/30分钟)开始时为0.078微米,最后至第十八天竟增至0.485微米,总共约增长六倍左右。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细胞通讯是多细胞生物的一个基本需要。多细胞生物的细胞不是一个自主单位,而是整体系统的一部分。有机体的细胞分化,胚胎和胚后的生长发育都要求各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处于高度的协调状态,而首先要求每个细胞必须能够接受来自机体的各种信息,并对这些信息产生恰切的反应,使每个细胞的活动得  相似文献   
4.
细胞粘连是细胞表面的一个重要性质,在多细胞生物的发育、生理和病理上有着重要的意义。现已知道细胞粘连是通过细胞表面的特殊成份起作用的。这些表面分子的化学结构或构型的不同,使细胞显出不同的粘连特性。本文主要讨论高等动物细胞粘连的分子基础及其在胚胎发育和形态建造等方面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