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随着物理学、计算机技术、影像学的发展,放射治疗方法在最近几十年也有了显著的进步与发展,而放疗技术是治疗癌症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主要综述了胸部肿瘤的放射治疗最新的进展,其中包括乳腺癌、肺癌、食道癌和纵膈肿瘤的放射治疗。细胞对放射线的敏感性在分裂期最高,在DNA合成期其敏感性最低。放射疗法既不损伤周围正常组织,仅仅对异常增殖的癌肿给予大量的杀伤,同时机体又再次尽可能发挥最大的调节功能。伴随胸部肿瘤放疗技术的进步,对治疗这些肿瘤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2.
李岩  刘莉莉  梁莉丽  敬素伟  方芳  陈林 《生物磁学》2013,(35):6913-6917
目的:分析在乳腺癌图像引导放射治疗(IGRT)过程中,图像引导对于放射治疗的精确度的影响;同时观察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毒性反应及放射治疗近期的治疗效果。方法:搜集2012年1月-2013年2月间,于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放疗科收治的乳腺癌患者25例。使用医科达SynergyTM锥形束CT(CBCT)进行治疗前扫描,通过图像引导放射治疗技术对25例患者进行误差纠正,调整后行调强放疗。患者在进行放疗前,用锥形柬CT对射野的偏差进行校正,其偏差利用锥形束CT图像与计划螺旋CT图像进行手动匹配,在X、Y、Z三个方向上进行调整。根据误差调整治疗床位置后治疗。对急性放射性反应采用RTOG5级评价标准进行评价:急性放射性皮肤反应、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及急性放射性心脏损伤。结果:25例乳腺癌患者治疗前经锥形束CT扫描采集的图像与计划参考图像比较在X、Y、Z方向上平均误差分别为0.429±1.683mm、0.431±1.728mm、0.583±2.041mm:摆位误差纠正后,误差值分别为:0.068±0.429、0.019±0.438、0.158±0.697,调整后摆位误差控制在1mm之内进行治疗。放疗后2周急性皮肤反应为0级23例、1级2例;4周为0级21例、1级4例。无急性放射性肺损伤及心脏损伤的病例出现。结论:目前调强放疗是乳腺癌临床放射治疗的重要手段,图像引导放射治疗的应用能够使放疗精度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3.
中医认为恶性肿瘤发展的后期需要进行活血化瘀治疗。苏木(CAE)为豆科云实属植物的干燥心材,具有行血祛瘀、消肿止痛的功效。近年来研究证实,苏木提取物不仅可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促进肿瘤细胞凋亡,而且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生成因子的信号传导途径,从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苏木提取物在多系统中发挥着不同机制的抗肿瘤作用。本文就苏木提取物在抗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