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篇
  免费   0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巨细胞病毒(cytomegalovirus, CMV)在世界范围内均有较高的感染率,是最常见的先天性感染。先天性CMV感染可继发于母体原发性感染或非原发性感染。高达40%~50%的感染新生儿是在妊娠早期原发感染, 之后出现长期后遗症,主要包括先天性CMV感染相关听力损伤和神经后遗症。血清学检查对于确定原发性CMV感染至关重要。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胎儿异常要警惕先天性CMV感染的可能性,磁共振成像有助于发现CMV相关脑异常。羊膜穿刺术是诊断胎儿CMV感染的金标准。加强育龄妇女及孕妇的卫生健康知识教育、减少CMV感染及抗病毒治疗是目前预防先天性CMV感染的主要措施。更昔洛韦及缬更昔洛韦是目前治疗CMV感染最有效的药物。高免疫球蛋白及CMV疫苗预防先天性 CMV 感染的作用尚无明确结论。  相似文献   
2.
肺炎克雷伯菌是一种常见致病菌,根据毒力和致病特点不同,可分为毒力相对较弱的经典肺炎克雷伯菌和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目前,关于肺炎克雷伯菌分子致病机制研究较多且较清楚的主要有荚膜、脂多糖、黏附素和铁载体。这四大类毒力因子在经典肺炎克雷伯菌中也存在,但在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中存在的频率更高,并引发不同的免疫应答,从而使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具有特征性表型。本文就此进行详细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利福平耐药结核分枝杆菌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Xpert 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rifampicin,Xpert MTB/RIF)在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infection/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HIV/AIDS)患者中诊断结核病的价值,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2018年1月1日—2020年12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与免疫科收治的801例HIV/AIDS合并疑似结核病患者的临床资料。801例患者中,657例进行了Xpert MTB/RIF、外周血结核感染T细胞斑点试验(tuberculosis T cell spot test,T-SPOT.TB)、抗酸染色涂片镜检和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等检测。以液体培养及菌型鉴定结果作为结核病诊断的“金标准”,确诊结核病92例,Xpert MTB/RIF、T-SPOT.TB、抗酸染色涂片镜检在HIV/AIDS患者中诊断结核病(包括肺结核和肺外结核)的灵敏度分别为72.8%、55.4%和69.6%,特异度分别为96.8%、90.3%和84.4%,与“金标准”行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719 (P<0.01)、0.430(P<0.01)和0.424(P<0.01)。Xpert MTB/RIF检测502份呼吸道样本,结果显示其诊断肺结核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6.7%和96.0%;在痰涂片阳性和阴性的患者中,Xpert MTB/RIF诊断肺结核的灵敏度分别为77.4%和35.2%,特异度分别为87.7%和 97.8%。采用Xpert MTB/RIF检测343份肺外标本,结果显示其诊断肺外结核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63.3%和95.2%。以上结果提示,Xpert MTB/RIF在HIV/AIDS患者中诊断结核病(包括肺结核和肺外结核)具有较高的灵敏度和特异度,诊断肺结核的灵敏度高于肺外结核,因此推荐将其作为HIV/AIDS患者疑似结核病的首选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流感染碳青霉烯类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arbapenem-resistant Klebsiella pneumonia, CRKP)的耐药特点、分子分型特征和菌株同源性,为CRKP感染的临床诊治和预防控制提供理论参考。收集2015年4月至2018年3月期间就诊于上海市某三甲医院患者血标本分离的肺炎克雷伯菌(KP)非重复菌株,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仪鉴定细菌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共获得51株CRKP。对CRKP菌株使用纸片扩散法或琼脂稀释法进行15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检测碳青霉烯酶基因型;通过脉冲场凝胶电泳和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技术分析菌株同源性。结果显示,51株CRKP对检测的15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广泛耐药,对其中的哌拉西林、头孢唑啉、头孢吡肟、头孢噻肟、头孢呋辛、头孢他啶、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和环丙沙星耐药率为100%;对阿米卡星、庆大霉素和复方新诺明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6.5%、90.2%和62.8%;对替加环素耐药率较低,为3.9%。51株CRKP均检测出blaKPC基因,经测序鉴定为blaKPC-2基因,提示产KPC-2是CRKP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主要机制。MLST检测到4种ST型别,以ST11型为主,共 43株(84.3%),另有ST15型6株(11.8%),ST4845型1株及1株新分型。51株CRKP的PFGE图谱相似性系数在62.9%~100%,可分为19个簇(A-S簇),每簇分别包含1~12个菌株。其中A簇(13.7%)和G簇(23.5%)包含的菌株相对较多,且MLST分型均为ST11型,为优势簇。G簇包含7个型别,G4型为主要克隆菌株。 ST11型为CRKP的主要型别,PFGE分析表明该院存在菌株的克隆传播,应规范抗菌药物使用,同时加强细菌耐药性监测和医院内感染的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高毒力肺炎克雷伯菌(hypervirulent Klebsiella pneumoniae,HVKP)血清型和毒力基因分布特点并探索可预测高毒力的分子标志物。本研究收集侵袭综合征肺炎克雷伯菌( Klebsiella pneumoniae,KP)25株(视为高HVKP)和单纯血流感染的普通肺炎克雷伯菌(classic Klebsiella pneumoniae,cKP)28株(为cKP组)。采用DNA Kit提取菌株DNA,参照文献分别合成血清型(K1、K2、K5、K20、K54和K57)和毒力基因(wcaG, rmpA, rmpA2, magA, fimH, mrkD, uge, wabG, aero, iucB, iutA, iroNB, ybtA, kfuBC, ureA, alls)的引物序列。,通过PCR测定菌株血清型和毒力基因分布情况。运用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2组之间有显著差异的分子标志物分别计算其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和约登指数。结果显示,血清型K1在HVKP组中的阳性率为60%,高于cKP组,有显著差异。毒力基因uge检出率最高,达100%,其次是fimH,占96%,wabG和ybtA也在90%以上(92%)。总体上HVKP组的毒力基因阳性率较cKP组更高,尤其是rmpA2、magA、fimH、aero、iutA、kfuBC。根据约登指数,诊断效能由高到低排列:iutA>kfuBC>magA(K1)>aero>fimH>rmpA2。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rmpA2、magA、fimH、aero、iutA、kfuBC可作为HVKP的分子标志物,尤其是iutA,在HVKP和cKP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2)。但缺乏100%特异性的分子标志物,仍需要进一步探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