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4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对中国长柄叶蝉属分类问题作了初步研究,在原有的七个已知种的基础上,又报道了我国长柄叶蝉属11种,其中7新种,4中国新记录种。  相似文献   
2.
3.
4.
本文记述4种中国脊翅叶蝉,其中包括1新种──杨氏脊翅叶蝉Paraboloponayangisp.n.,并报道了其中2个已知种的新分布地。文中还列有分种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存西北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  相似文献   
5.
6.
7.
生物源农药在苹果蠹蛾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苹果蠹蛾是世界性检疫害虫,对我国苹果优势产区构成了巨大威胁。长期依赖化学防治使该虫抗性问题变得十分严峻。为了保障食品安全,以环境友好的生物源农药替代化学农药已成为当前苹果蠹蛾防治的热点。本文对国内外现有的生物源农药,如寄生蜂、不育昆虫、颗粒体病毒、病原线虫、Bt、病原真菌、微孢子虫、性信息素、斑蝥素、多杀菌素等,在苹果蠹蛾防治中的最新应用及其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讨论了生物源农药凭借其种类多、来源广且在用药时期上选择性强等特点,在该虫综合治理中的重要地位及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8.
对陕西黄土高原洛川县和黄陵县优质苹果产区不同类型的苹果园植物多样性及其昆虫群落多样性进行调查,确定不同苹果园内果树林下的植物优势种,并利用昆虫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分析不同植物优势种群对果园昆虫多样性的影响,以探讨植物群落多样性与其昆虫群落的关系.结果显示:(1)果园野生植物种类丰富,共有24科53属62种,其中17科41属51种存在于果园树下,11种存在于果园内的生境岛屿,且菊科植物种类最多,达14种;(2)抱茎苦荬菜、狗尾草、丝毛飞廉、灰绿藜、刺儿菜、田旋花为该地区果园植物优势种,其重要值依次为0.36、0.22、0.22、0.18、0.17、0.14;(3)反枝苋为优势种的果园昆虫种类、数量最多;(4)刺儿菜和田旋花为优势种的果园益虫和害虫的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073 5、0.755 0和0.879 9、0.360 2.研究表明,在果园保留刺儿菜和田旋花有助于提高果园天敌昆虫群落的多样性,有益于果园害虫的生态控制.  相似文献   
9.
马桑内酯对粘虫体内蛋白质和消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马桑内酯分别对粘虫采用注射和饲喂处理,48 h后测定粘虫不同部位消化酶活性及蛋白质含量,以探讨马桑有效成分的作用及其杀虫机理.结果显示:(1)注射羟基马桑毒素处理后粘虫组织中蛋白质含量(与丙酮处理比较)均降低,皮组织降低幅度最大为29.47%,饲喂处理后各组织中蛋白质含量均升高,其中皮组织的升高幅度最大为56.87%;但该毒素对粘虫体内蛋白酶和羧酸酯酶的影响不明显.(2)注射与饲喂马桑亭、马桑宁,粘虫体内蛋白质含量均明显比对照处理升高,蛋白酶活性增强,其中饲喂马桑亭处理的粘虫血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升高最大为511.49%,蛋白酶活性增强幅度最大为4 640.26%.马桑亭和马桑宁均可使粘虫组织中羧酸酯酶活性降低,其中饲喂马桑宁处理降低幅度最大为82.94%.结果表明:羟基马桑毒素对粘虫体内蛋白质代谢的影响与用药方式有关,马桑亭和马桑宁处理后的粘虫体内蛋白质含量增高、蛋白酶活性增强及酯酶活性降低均达到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0.
运用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分别对中国角蝉总科18种昆虫(叶蝉17种,角蝉1种)的成虫“网粒体”进行了超微结构及合成部位研究.研究结果证实体表网粒体均合成于马氏管第三区( MT3)管壁细胞的高尔基体;这些网粒体可被分为4种类型:小球形网粒体(SB)、棒状网粒体(RB)、多室大球形网粒体( LMB)及少室大球形网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