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蝇蛹金小蜂是铃木氏果蝇和黑腹果蝇的重要天敌,本研究以黑腹果蝇为寄主,测定了蝇蛹金小蜂云南种群的生长发育、繁殖及寿命。并在6个寄主密度梯度条件下研究了其寄生功能反应。结果显示蝇蛹金小蜂从卵到雌、雄成蜂的平均发育历期分别为16.10 d和14.67 d,雌蜂平均寿命为49.76 d,平均产子代数为93.28头/雌,子代雌性比为55.76%。在黑腹果蝇蛹为5、10、15、20、25和30头的密度梯度下,蝇蛹金小蜂的寄生功能反应符合Holling Ⅱ模型,其方程为Na=0.6261 No/(1+0.0632 No)。理论最高寄生量为N_a_(max)=9.0171,实际最高寄生量为7.00头(寄主密度为20头),蝇蛹金小蜂的寄生搜寻效应随寄主密度的增加而降低。综上结果,采自杨梅的蝇蛹金小蜂以黑腹果蝇作为寄主时具有较高繁殖力,较强的寄主适合度,是铃木氏果蝇和黑腹果蝇有效的生物防治作用因子。  相似文献   
2.
棉铃虫性信息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半个多世纪以来,众多学者对昆虫性信息物质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自蚕蛾醇的结构被鉴定开始,鳞翅目昆虫的性信息物质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由于危害严重倍受关注。本文综述了棉铃虫性信息物质的提取、鉴定、产生和识别机制,及各组分功能作用等研究现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全反式维甲酸(all-trans retinoic acid,atRA)诱导P19细胞向心肌分化的效力。方法细胞分成P19细胞组,2nm/L atRA诱导组,5nm/L atRA诱导组,8nm/L atRA诱导组。各组细胞经过诱导、聚集培养、聚集体贴壁培养10天后,RT-PCR检测GATA-4,α-肌球蛋白重链(α-myosin heavychain,α-MHC)的mRNA表达,免疫荧光双标检测α-sarcomeric actin和cTnT蛋白共表达,Western blot检测cTnT的蛋白表达。结果 atRA可诱导聚集P19细胞表达GA-TA-4、a-MHC mRNA;α-sarcomeric actin和cTnT的表达和共表达增加;5nm/L atRA组,8nm/L atRA组GATA-4、a-MHC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P19细胞组;5nm/L atRA组,8nm/L atRA组两种蛋白的表达和共表达量显著高于P19细胞组,以5nm/L atRA组最高,显著高于其它组。结论 atRA可诱导聚集P19细胞向心肌分化,其中5nm/L atRA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4.
混合培养体系对染料的脱色和降解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混合培养体系对染料的脱色和降解的条件,为实际应用奠定一定基础.方法:利用4株细菌和4株丝状真菌组建了一真菌细菌混合物培养体系,考察了该混合培养体系对各单一依染料的脱色与降解情况,初步研究了其对混合染料脱色与降解的工艺条件,包括接种比例、处理时间、氧气供应、接种顺序等.结果:真菌与细菌同时接种,且接种比例为2:1,振荡培养到3h就达到很高的脱色率和降解率,12h时脱色率和降解率分别达到98.36%和89.89%;而且该混合培养体系对高浓度染料有较强的耐受性,在染料浓度高达320 mg/L时,脱色率和降解率仍高达97.03%和74.03%.结论:得到了该混合培养体系对染料脱色和降解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5.
以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 occidentalis(Pergande)(Thysanoptera,Thripidae)一龄若虫为猎物组建巴氏新小绥螨Neoseiulus barkeri(Hughes)(Acari:Phytoseiidae)实验种群生命表,获得净生殖力Ro=27.37,世代平均历期T=22.17天,内禀增长率rm=0.15,周限增长率λ=1.16,种群倍增所需时间t=4.64天等参数。将获得参数值与西花蓟马的相关参数值进行比较,巴氏新小绥螨瞬间增长率大于西花蓟马的瞬间增长率(0.14),雌成螨日取食7~12头西花蓟马一龄若虫,表明巴氏新小绥螨可以作为控制西花蓟马种群数量的有效天敌。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临床鲍曼不动杆菌耐药性与耐药基因的关系,研究其耐药机制,本研究从临床标本中分离得到鲍曼不动杆菌共87株,同时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PCR方法检测鲍曼不动杆菌MSBLs及OXA等碳青霉烯类耐药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显示其主要携带blaTEM(93.1%)和blaOXA23(74.7%),说明本地区鲍曼不动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产生耐药性的主要机制与blaTEM和blaOXA23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β-石竹烯对斑翅果蝇雌成虫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斑翅果蝇Drosophila suzukii是浆果类植物的主要害虫,为了明确β-石竹烯对斑翅果蝇定向和产卵行为中的作用,本研究测定了雌虫对β-石竹烯的触角电位(EAG)反应、嗅觉行为反应及产卵选择反应。结果表明,斑翅果蝇雌虫对不同剂量的β-石竹烯(0.01,0.1,1,10,100μg)均有EAG反应,已交配雌成虫的EAG反应值随β-石竹烯剂量升高而升高(P0.05),但是各剂量间未交配雌成虫EAG反应值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斑翅果蝇在Y型嗅觉仪中对不同剂量的β-石竹烯(0.01,0.1,1,10,100μg)选择结果表明:低剂量的β-石竹烯对雌成虫具有引诱效果,高剂量的β-石竹烯具有驱避效果。斑翅果蝇对不同剂量β-石竹烯(0.1,1,10μg)的产卵选择反应表明:β-石竹烯在低剂量(0.1μg和1μg)下,对雌成虫产卵行为表现为引诱效果,高剂量(10μg)下对其表现为产卵驱避效果,且随剂量升高,单雌累积产卵量呈下降趋势。总之,β-石竹烯可用来调控斑翅果蝇的定向和产卵行为。  相似文献   
8.
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再生是神经科学中令人关注的研究领域,胚胎发育的任何障碍均可能发生畸形及疾病。因此,了解其发育过程对预防先天畸形非常重要。本研究通过对人胚发育过程中大脑皮质神经细胞及突触超微结构变化的研究,探讨神经发育,了解先天性神经系统疾病提供理论依据。本研究拟采用收集的3、4、5、6、7月不同胎龄的大脑组织标本,  相似文献   
9.
染料脱色菌与芳胺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染料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印染厂废水处理系统的曝气池中分离到17株对多种染料有较高脱色能力的细菌,其脱色率都在80%以上,但偶氮染料脱色后产生的中间产物多数为无色的芳香胺类化合物,大多数细菌不能将其进一步降解。为此,通过富集培养和梯度驯化又筛选到一株以对硝基苯胺为唯一碳、氮源的菌株J18,该菌株虽对染料脱色能力很弱,却能够降解芳香胺类化合物。将芳香胺降解菌J18与染料脱色菌H两菌株混合培养,在最适条件下,结果使染料的脱色率和芳胺降解率均到达90%和85%以上,从而达到了彻底降解染料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脱色细菌的分离和对偶氮染料的脱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印染废水中分离到8株对多种染料具有较好脱色效果的细菌,在所试验的10种染料中对其中大部分都有较好的脱色作用,尤其对三种酸性黑10B、酸性黑NG、直接湖蓝的脱色率最高;在各菌株最适条件下对这三种染料脱色率都能达到80%以上,其中有些菌株对直接湖蓝的脱色率达到100%。本实验研究了这8个菌株在不同的pH值、温度、需氧量条件下对这三种染料的脱色情况,并对有代表性的菌株脱色前后的化学需氧量(COD)值进行测定来判断染料的降解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