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2篇
  2009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市售酸乳酪中分离到一株乳球菌SM-A菌株。该菌株产生的抑菌素能抑制或杀死芽孢杆菌、葡萄球菌、微球菌、链球菌、棒杆菌和梭菌等革兰氏阳性细菌,但对革兰氏阴性细菌、霉菌和酵母无效。SM-A菌株多为链球状,也有成对存在。革兰氏染色阳性,抗酸染色阴性,兼性厌氧生长,最适生长温度32℃,不形成芽孢,无荚膜和鞭毛,不运动;可从多种糖类产酸,但不产气;接触酶、苯丙氨酸脱氨酶和酪氨酸脱羧酶均为阴性,精氨酸双水解酶阳性;不液化明胶,还原石蕊牛奶并胨化,生长温度范围10~43℃,DNA中G+Cmol为36.4%。经鉴定,SM-A菌株为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Lactococcus lactis subsp.lactis)。  相似文献   
2.
丝孢酵母高甲硫氨酸突变株的选育及营养调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丝孢酵母(Trichosporon Behr)ST851为原始菌株,经紫外线诱变,在含乙硫氨酸的双层平板上筛选到多株抗乙硫氨酸突变株。其中ST851-10株抗乙硫氨酸浓度达到350μg/ml,其菌体蛋白质含量由40.5%提高到44.3%,菌体甲硫氨酸含量由20.45mg/g-DCW增加到29.32mg/g-DCW。在以苹果渣为碳源、尿素为氮源、硫酸镁作硫源的最适培养条件下,固态发酵24h后,蛋白质和甲硫氨酸含量较原始菌株分别提高了15.8%和44.9%。培养基中C/N值低有利于甲硫氨酸的合成,C/N值高则适合于菌体生长。在苹果渣固态发酵过程中,适当补加氮源既有利于菌体生长和甲硫氨酸的合成,又可起到调节培养基pH值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双歧杆菌培养和保藏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培养和保藏SB321方法的比较,得到了一种适合一般微生物学实验室培养和保藏双歧杆菌的简易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制备不含牛血清IgG的细胞培养基(-GFCS培养基),并研究其在杂交瘤细胞体外培养中的应用,采用蛋白G亲和层析的方法,将含有血清的细胞培养基中的牛血清IgG去除,以制备无IgG的培养基。使用该培养基体外培养杂交瘤细胞后,监测细胞生长和上清抗体浓度。对培养上清中的IgG类单克隆抗体可以采用蛋白G亲和层析进行纯化。与示去除牛血清IgG的培养基相比,-GFCS培养基培养的杂交瘤细胞的生长状况及上清抗体浓度均无明显变化;从-GFCS培养上清中成功纯化出不被血清IgG污染的IgG类单克隆抗体,本文结果表明,采用-GFCS培养基体外培养分泌IgG类单抗的杂交瘤细胞,可以简化上清抗体的纯化工艺。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在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的一个环节——重组质粒转化结果的观察和分析中,不仅指导学生分析和掌握常规的实验结果和培养特征,而且引导学生对转化试验中不同基因型菌株在麦康凯培养基平板上的不同培养特征进行认真细致的观察,对各种现象及其潜在的代谢机理进行全面的综合分析,并进一步利用常规生物学实验室中易于得到的pH试纸,酸碱溶液等,设计简便易行的实验,为分析推测提供快速直观的试验佐证。  相似文献   
6.
限制和修饰 (restrictionandmodification ,R M)系统是指由限制性内切酶和甲基化酶组成的单亚基或多亚基复合酶系统 ,两者通常成对出现 ,具有相同的DNA识别位点 ,其作用相反。R M系统在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 ,在保护细胞免遭外源病毒侵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 。作为发酵剂的乳酸乳球菌在乳制品发酵中具有重要作用 ,但这类菌株极易遭受噬菌体感染 ,导致菌株产酸力降低 ,甚至发酵失败 ,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所以在乳制品发酵过程中防止噬菌体感染就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通过自然筛选或诱变处理等手段筛选噬菌…  相似文献   
7.
限制和修饰系统LlaBⅢ在构建抗噬菌体菌株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限制和修饰(restriction and modification,R/M)系统是指由限制性内切酶和甲基化酶组成的单亚基或多亚基复合酶系统,两者通常成对出现,具有相同的DNA识别位点,其作用相反.R/M系统在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在保护细胞免遭外源病毒侵害方面具有重要作用[1].  相似文献   
8.
变溶菌素(Mutanolysin)研究历史和发展前景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变溶菌素(Mutanolysin)是由球孢链霉菌(Streptomycesglobisporus)的培养液制备的由多种不同溶菌酶组成的粗酶液。这种溶菌酶群在防治龋齿、从细菌细胞壁制取免疫活性物质等方面及一些科研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其研究越来越受到广泛?..  相似文献   
9.
从泡菜中分离到一株产乳酸力强的菌株SB900,经鉴定为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lactis)。其乳酸产量达1.73%,且耐酸性好,在pH2的盐酸溶液(0.02mol/L)中37℃保温1 h,细菌存活率为46.6℃。该菌株制剂具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可不受胃蛋白酶和胰蛋白酶的影响,对临床上治疗腹泻的常用药物有耐受性,胆汁能促进其生长。以上特性表明,SB900菌株是一株优良的生产益生素的乳链球菌。  相似文献   
10.
拟青霉酶系酶解花生酱渣二次提油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花生酱渣是花生油脂厂的下脚料,其中约含5.5%的油脂。用拟青霉酶系酶解其细胞壁可将油脂释放出胞外。以花生酱渣为底物,拟青霉酶系作用的最适pH为5.5,最适温度为55℃。提油后的酱渣中加入3倍的酶液(0.4mg粗酶粉/ml),120r/min、55℃保温振荡2h,酶解率达60%,二次提油率为4.4%。再延长酶解时间和加大酶的用量,酶解率和出油率都提高甚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