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1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我们对动物的分类、形态、生理、遗传等方面进行数量或定量的调查和研究时,总是免不了要用得着数理统计。原因在于在有关动物的任何一项调查或研究中,实验工作者所得出的数据毫无例外地是参差不齐的;换句话说,是有变异性的。面对着一群参差而有变异的数据,想要从中整理出一些头绪来,或者加以总结、或者加以比较、或者从而作个估计、或者从而作个推断、或者从而找出规律作预测预报之用,往往遇到不能凭肉眼就可以解决问题的时候,这时候如果应用数理统计来解决这些问题,是比较妥当的,是比较有科学根据的,是可以以一定的概率而置信的。  相似文献   
2.
(1) 以在世系間完全隔离,且在没有选擇、突变、与迁移的理想情况为依据,探討了伴性基因頻率随世代而变化的随机漂移过程。确认其为Markov鏈。(2) 立出了这个鏈的轉移概率矩陣。由于_(0,0)与Z_(2n,n)是两个吸收态,使矩陣左上与右下两角的概率为一。(3) 解出了最終固定于以上两吸收态的概率,它們取决于初始世代的两性基因頻数,固定于状态Z_(2n,n)的概率为(i_0+j_0)/3n,固定于Z_(0,0)的为1—(i_0+j_0)/3n。(4) 推导出了各世代两性基因頻率的二維概率密度以及边緣概率密度之間的递推关系。(5) 从矩母函数推导出各世代两性伴性基因頻率的平均数間的递推关系,与确定性模型的結果完全相一致。(6) 推导出了在各世代中世系間雌雄群体的方差与协方差,以及在世系內雌雄群体的方差老甸g方差随世代t而增,逐漸达于一个极限;世系內方差則在t_1以后随世代t而减,逐漸达于零。这与生物遺傳的实际規律相符:在小群体間因隔离而引起的分散性随世代而增,而在小群体內的相象性(純合体的增加)則随世系而减。(7) 从以上模型推得的理論結果,作了一些数字的計算,获得了驗証。(8) 进行了一个以果蝇为材料的实驗,在所得实驗結果与理論結果之間存在着良好的吻合性。  相似文献   
3.
亚精胺是生物体内普遍存在的生物活性小分子——多胺家族的一员,具有多种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其中最特别的是参与真核翻译起始因子5A (eukaryotic translation initiation factor 5A, EIF5A)的活化,对EIF5A上一个特定赖氨酸残基进行修饰,称为hypusine修饰。目前关于亚精胺通过EIF5A的hypusine修饰对相关生物事件影响的研究备受关注。该文总结了在人生理病理方面亚精胺相关的报道,重点关注亚精胺通过EIF5A的hypusine修饰影响生理病理功能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亚精胺在医学和营养健康方面的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土壤健康的生物学表征与调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如何有效判定土壤健康状态是实现农业绿色发展的基本问题。在现有的土壤健康评价体系中,很少考虑土壤生物在维持土壤健康方面的作用。基于此,本文论述了土壤健康的内涵,从土壤生物健康的角度,总结了土壤健康的生物学表征指标,阐述了土壤微生物、土壤酶活性、土壤微食物网及蚯蚓对土壤健康的指示作用。基于上述生物指标,从作物和土壤管理等方面探讨了不同农田管理措施对土壤健康状况的调控途径,并对土壤生物健康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本文旨在增强科学家和决策者对维护土壤生物健康的认识,充分发挥土壤生物在生态系统服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玉米花生间作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为了进一步揭示玉米花生间作体系中玉米间作产量优势的光合机理,于2010—2011年在河南科技大学试验农场研究了间作玉米功能叶的光-光响应曲线和光-CO2响应曲线特点、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与构成、干物质积累及灌浆速率。结果表明:间作提高了玉米功能叶片的叶绿素含量,改变了叶绿素构成,显著提高了净光合速率,延缓衰老;间作提高了玉米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光饱和时的最大净光合速率、表观量子效率和羧化效率,显著降低了CO2补偿点;PSⅡ的实际光化学效率、PSⅡ的最大光化学效率和光化学猝灭系数变化不明显。间作明显提高玉米生育后期单株干物质,主要在于促进了籽粒的生长,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偏土地当量(PLER-M)高于其所占面积比例的106.6%—120.3%,表现出明显的间作产量优势。这说明间作玉米产量间作优势主要来源于其生育后期净光合速率的提高,促进光合物质向籽粒的分配,净光合速率的提高是通过羧化效率和表观量子效率的提高,增强CO2的固定能力实现的,而非是光能传递、转化效率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随着移动技术的发展和网络的普及,利用移动终端进行微课程的学习将成为新的学习方式。本文尝试利用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医学微生物学微型移动课程的实践,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移动教学,以弥补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对微信公众平台在医学微生物微课程教学中的教学效果、优势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评价。阐明了基于微信公众平台的医学微生物学微型移动课程在教学领域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以地黄为材料,通过分析地黄转录组数据,设计特异性引物,克隆了地黄牻牛儿基牻牛儿基焦磷酸合酶(geranylgeranyl pyrophosphate synthase,GGPPS)基因的cDNA序列,命名为RgGGPPS1,GenBank登录号为KU258808。同时在生物信息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原核表达、纯化以及组织特异性表达分析。结果显示:(1)RgGGPPS1基因开放阅读框为987 bp,编码328个氨基酸。(2)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RgGGPPS1蛋白含有2个富含天冬氨酸的基序(DDXXXXDD和DDXXD),与芝麻等双子叶植物中的GGPPS蛋白相似性较高。(3)利用构建的原核表达载体pET 32a RgGGPPS1在大肠杆菌BL21(DE3)菌株中成功表达RgGGPPS1重组蛋白,采用Ni2+亲和层析得到了纯化的RgGGPPS1重组蛋白。(4)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RgGGPPS1基因在根中表达量最高,叶、茎中表达量较低。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RgGGPPS1基因在地黄环烯醚萜苷生物合成途径中的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新疆两盐湖可培养极端嗜盐菌组成及功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分析不同成盐类型盐湖中的极端嗜盐菌群落组成差异,探究可培养极端嗜盐菌的功能特性。【方法】采集新疆硫酸盐型盐湖七角井和碳酸盐型盐湖南湖的土壤样品,通过平板稀释涂布法分离极端嗜盐菌,经过形态学观察、特征分析获取代表菌株,通过耐盐性测定和16S rRNA基因序列测序等对代表菌株进行鉴定,并对极端嗜盐菌的蛋白酶、淀粉酶、纤维素酶和酯酶活性进行筛选,同时检测苯酚降解能力。【结果】本研究共获得1 679株极端嗜盐菌,代表菌株45株,隶属于5门14个属,古菌数量(70.58%)明显多于细菌,最优盐浓度生长范围为18.4%–20.0%。在属水平上,盐湖中优势类群为古菌的Haloterrigena属(32.94%)和Natrialba属(26.03%),以及细菌的Aquisalimonas属(9.85%)和Aliifodinibius属(8.10%)。两盐湖中,盐度较低的南湖物种丰富度高于七角井盐湖,古菌物种组成相似,均以Haloterrigena属为主;细菌群落组成有差异,南湖以Aquisalimonas属为主,而七角井以Aliifodinibius属为主。功能筛选表明,盐湖中80%的嗜盐...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辣椒根尖染色体常规镜检操作的技术规程(取材、预处理、固定、解离、染色、压片、镜检、拍照)以及制片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0.
LEA蛋白是一类跟抗逆性紧密相关的蛋白,在不同物种中都有大量发现。基于前期对小桐子叶片在干旱锻炼和干旱胁迫下的RNA-seq分析,本研究分离出一个LEA编码基因(XM_012232372.1),经序列分析可知该蛋白基因CDS序列全长为459 bp,编码蛋白由152个氨基酸组成。多重序列比对和进化分析显示该蛋白属于第四组典型亲水性LEA蛋白,暂命名为Jc LEA4。荧光定量PCR分析发现,幼苗叶片中Jc LEA4转录本的积累受到空气干旱胁迫和外源ABA处理的显著诱导。在酿酒酵母中异源表达分析显示,Jc LEA4的过表达提高了转基因酵母对PEG模拟干旱胁迫的存活率和生长速率,表现出增强的耐受性。本研究初步证实了Jc LEA4基因与抗旱性紧密相关,为以后小桐子的抗旱性遗传改良提供了良好的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