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2018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
16S~23S rDNA间隔区序列在分枝杆菌分类鉴定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分枝杆菌16S ̄23S rDNA间隔区序列进行扩增,其产物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并通过计算机聚类分析,在基因水平上评价其对分枝杆菌分类与鉴定的意义。退火温度45℃时,PCR扩增的敏感性为500fg/μL,而50℃时的敏感性为5pg/μL。已通过对22种分枝杆菌和9种非分枝杆菌的特异性实验,结果表明:扩增条带多集中在300 ̄600bp之间,多数受试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2.
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亚型包涵体复性与纯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化人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B亚型(PGDF-BB)包涵体复性方法与纯化条件,获得具有较好生物活性的重组PGDF-BB蛋白。方法:对PGDF-BB包涵体以梯度尿素进行变性,选择最佳包涵体变性浓度;比较不同复性条件下的复性率,稳定PGDF-BB包涵体复性方法;参照该蛋白的理化性质,选择适合PGDF-BB重组蛋白的纯化方法。结果:原核系统内实现了PGDF-BB的高表达;通过优化包涵体复性方法,重组蛋白的包涵体复性率可达40%以上;经过多个纯化方法相结合,PGDF-BB的纯度达到95%。结论:通过实验条件的优化,提高了PGDF-BB包涵体复性率,获得高纯度、高生物活性的重组PGDF-BB蛋白。  相似文献   
3.
DNA RFLP分析在分枝杆菌鉴定中的若干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迄今报道可知,从人、动物以及自然界中分离出的分枝杆菌达100多种。其中大部分是腐生菌,一部分对人、动物有致病性,它们主要是通过呼吸道,还可以经过消化道、破损的皮肤粘膜等多种途径进人机体,侵犯多种组织器官,特别是肺脏。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结核病(肺结核),非结核分枝杆菌中有少数菌对人、对动物的致病性,其临床表现、体征与X线影像酷似结核病,但在诊断与治疗以及流行病学的意义上显然各具特点.分枝杆菌与相关的菌属又有相似性。所以菌种鉴定对于结核病的临床和流行病学是至关重要的。本文简要介绍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相似文献   
4.
应用PCR扩增对分枝杆菌分类鉴定及标本检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对结核分枝杆菌特异性很强的引物 b对 2 1种分枝杆菌和 13种非分枝杆菌进行 PCR扩增 ,并对扩增产物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表明 :受试菌种用引物 b在退火温度 6 1℃时 ,扩增的敏感性为 50 fg,且只能扩出结核分枝杆菌、胃分枝杆菌 ,且他们扩增片段的分子量也不相同。可见 ,用引物 b,必要时辅以引物a,对分枝杆菌 16 S~ 2 3S r DNA间隔区序列进行扩增 ,可以快速有效地鉴定分枝杆菌临床分离株 ,是分枝杆菌鉴定的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