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8篇
  免费   58篇
  国内免费   171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32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9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7年   1篇
  1966年   2篇
  1963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以[~(35)S]-Na_2SO_4为示踪物,观察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EC)合成及分泌的蛋白聚糖(PG),经DEAE-Sephacel离子交换及Sepharose6B凝胶滤柱层析分析发现细胞层及培养液均含有三种PG单体,即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HS-PG)、硫酸软骨素蛋白聚糖(CS-PG)及硫酸皮肤素蛋白聚糖(DS-PG)HS-PG又可分为大小两种,前者(HS-PG_L)位于V_o处,后者(HS-PG_s)Kd=0.53(sepharose6B);CS-PG/DS-PG分为三个峰,峰Ⅰ位于V_0处,峰Ⅱ、峰Ⅲ的Kd值分别为0.26及0.52(sepharose6B)。汇合前后细胞层及培养液中各种PG的含量不同。细胞层PG总量汇合前低于汇合后,无论是细胞层还是培养液汇合前HS-PG_L均低于汇合后,HS-PG_L与HS-PG_s比值亦为汇合前低于汇合后,而CS-PG/DS-PG含量则高于汇合后。汇合前后EC合成及分泌PG的差异与文献报道的EC损伤及正常者类似。  相似文献   
2.
扁座壳孢(Aschersonia placenta Berk.et Br.)是黑胶粉虱病原真菌,在寄主初龄幼虫期使用孢子悬浮液喷雾,个体容易感病,而且致死力较强。该菌最适生长温度24—26℃,暴发性流行季节气候条件多阴雨,相对湿度在85%以上。病原能在一般培养基上生长繁殖。在自然界以感病致死虫尸为营养载体,粘附在叶面,不断形成分生孢子,产生再次侵染,对控制害虫虫口增长作用显著,是综合防治中不可忽视的生物因素。  相似文献   
3.
球毛壳(Chaetomium globosum Kze.)系 Kunze 于1817年报道见于丹麦石竹(Dianthus carthusianorum L.)茎上的毛壳菌属(Chaetomium)的第一个种(模式种)。Cooke and Ellis 在1878年描述了见于飞蓬属(Erigeron L.)腐茎上的橄榄色毛壳(C.oliaceum C.et E.)。在 Chivers(1915)、Skolko and Groves(1953)、Udagawa(1960)、Ames(1963)和 Seth(1972)关于毛壳菌属的专著都曾指出很难划分这两个种的界限。Skolk and Groves(1953)区分此两个种时以橄榄色毛壳具有较大的子囊壳、较宽的顶附属丝和较大的子囊孢子,而 Chivers(1915)则认为橄榄色毛壳是球毛壳的异名,Udagawa(1960)区分此两个种仅根据子囊孢子的长度和宽度,他认为橄榄色毛壳的子囊孢子大于球毛壳的子囊孢子。Seth(1972)在他的专著中虽保留此两个种作为独立种,但他指出限于他镜检过的标本材料及根据 Chivers 专著中的球毛壳的特征辑要概括了橄榄色毛壳的特征,对这两个种的区分界限确实是很难划分的。最近我们在北京采集和分离了来源于不同的植物和动物材料上的毛壳菌种类,以期进行北京地区毛壳菌种类调查研究。我们分离获得许多球毛壳——橄榄色毛壳类的毛壳菌菌株。参考了不同作者对这两个种的子囊壳、顶附属丝、侧附属丝、子囊及子囊孢子的特征记载,对北京的这一类型菌株进行了细致研究,认为球毛壳与橄榄色毛壳确有形态学特征区别,表现在橄榄色毛壳的子囊壳、顶附属丝和子囊孢子较球毛壳的更为粗壮,兼之球毛壳的顶附属丝较橄榄色毛壳的为窄且有分隔和微粗糙,球毛壳的子囊孢子呈浅橄榄褐色至暗橄榄褐色,含两个折光性油滴而橄榄色毛壳的子囊孢子呈暗橄榄褐色,量度亦较大,凭依经验即可鉴别此两个不同种。  相似文献   
4.
从医护人员手带菌情况谈防止院内感染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调查我区300名医护人员手带菌情况,发现医生手的合格率为47.22%,护士手的合格率为66.46%,说明我区医护人员的污染情况是比较严重的。讨论了医护人员手的污染产生原因春对造成院内交叉感染的影响,提出用肥皂加流水洗手的方法是有效的,要求医护人员在进行每项操作前后要进行认真有效的洗手,加强医护人员的无菌观念和慎独修养,定期进行手的细菌检测,以预防院内感染。  相似文献   
5.
利用树木年轮气候学方法,根据马尾松生长对气候变量具非线性响应,尝试重建江苏暖湿地区过去116年(1874~1990)的年平均气温和降水量。温度的重建效果优于降水量,实测值与重建值两者的缩减误差(RE)分别为0.12和0.10,两者的平均偏差百分率分别为2.3%和20%。绝大部分重建结果可从观测记录和历史文献中得到验证,但在温度较高或降水量较多的若干年份,实测值与重建值有较大偏差。  相似文献   
6.
在利用血浆交换治疗病人的血浆中分离白蛋白的一种简易技术已被发展起来。 这种白蛋白可以给病人还输以维持病人体内的胶体渗透压而没有传染疾病的危险。病人血浆用单采法获得。将其在70℃下加热60分钟便自身抗体、免疫复合物和异常球蛋白变性而被去除。结果低浓度的白蛋白溶液(LCAS)保持了其自然特性。凝胶扩散的免疫学分析显示出它与人血清白蛋白完全一致的反应模式。醋酸纤维  相似文献   
7.
雷茜  胡忠文  王敬哲  张英慧  邬国锋 《生态学报》2023,43(15):6378-6391
植被是陆地生态系统不可或缺的部分,气候是影响其动态变化的重要驱动因素。因此,探究植被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有助于理解陆地生态系统的内在演化机制。目前,不同生态系统尺度下的植被动态变化与气候因子的时间响应关系仍未被完整剖析。因此,为了厘清过去30年不同生态系统植被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关系,利用GIMMS NDVI3g数据和气候资料数据,通过Theil-Sen Median趋势分析和Mann-Kendall检验分析了1985—2015年中国陆地NDVI的时空变化特征,结合时间序列相关分析探究了NDVI变化与降水、温度和饱和水汽压差的内部关联,探讨了中国不同生态系统植被与气候因子间的时间响应机制。结果表明:(1) 1985—2015年中国陆地植被呈现改善趋势,年均NDVI先减小后增加,拐点时间在1995年左右,整体变化率为0.5×10-3/a。农田、森林和草地生态系统的植被显著改善的程度最高,湿地生态系统的植被退化趋势最显著。(2)中国陆地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的相关性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且受不同生态系统分区影响。内蒙古高原中部草地生态系统NDVI与降水...  相似文献   
8.
随着计算机科学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在各个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它在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方面及文献检索方面的应用也逐渐为人们所知。但其在中文医学文献题录检索,尤其在妇产科中文文献题录检索方面的应用尚未见报导。我们利用计算机检索速度快,使用方便、准确的优点,将原来费力又费  相似文献   
9.
观赏蕨的组织培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介绍国外在观赏蕨纽培快速繁殖方面的研究结果,并讨论观赏蕨组培的影响因子、遇到的问题和工广化生产途径。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硫酸右旋糖酐粗制的VLDL和LDL混合液,再以区带超离心分离提纯的VLDL和LDL的样品,进行纯度鉴定、理化性质、免疫活性和化学组成的分析。琼脂糖和聚丙烯酰胺电泳结果证明,经脂质和蛋白染色均呈现一条带;免疫双扩散和免疫电泳只呈现一条沉淀弧;超速离心分析LDL 只有一个单一面尖锐的峰,上浮速率为6.75,与直接由人血清分离者无明显差异。证实本实验方法所得VLDL 和LDL 为较纯的制品,但从VLDL 和LDL 各管的琼脂糖电泳行为、电子显微镜中的分子颗粒大小以及VLDL 在分析超速离心中的上浮速率均提示:二者有亚类的存在,特别是VLDL。VLDL 和LDL 的化学组成分析说明LDL 与文献上报道数据一致,但VLDL 有一定差异。本方法为大量制备纯净的VLDL 和LDL 提供了一个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